逆向教学设计的小学数学教学优化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9
/ 1

逆向教学设计的小学数学教学优化措施

申文斌

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南河小学 甘肃陇南 748500

摘要:现代教育伴随时代发展持续改革,我国小学教育中更是对学生培养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与标准,教师应在保证学生基础成绩的情况下,提升学生能力。而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十分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科目,数学教师应着重对学生逻辑思维进行培养,利用逆向教学设计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小学数学;逆向教学设计;教学策略

逆向教学设计主要是把评价前置,结合评价进行教学设计。数学教师可以结合评价指标为学生设计学习目标与教学目标等,并根据目标合理设计教学。逆向教学设计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实效性,虽然传统教学设计与教学流程更契合,但逆向教学设计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效能,其育人价值更高。

一、从应用角度进行逆向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和生活关系密切,具有很强实用性,依照逆向教学设计理念,数学教师应把理解知识和知识生活化应用做出适当调整,使应用和知识探究融合,加强数学知识的生活化应用,促使学生充分感受进行数学知识学习的作用和效果,调动与激发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

比如,教师在开展《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时,部分学生会不理解标准长方体纸盒为何摆放位置不同,其要计算的表面积也存在区别?针对学生疑问,数学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生活中比较多见的长方体,从而引导学生在实际应用该方面知识进行思考,让其理解因为物体摆放位置不同,所以有些长方体要把六个面的表面积计算出来,有些则是只需要计算五个或是四个面的表面积。在充分了解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实际掌握情况后,数学教师就可以针对其“学”作出评价,通过及时有效的评价,提高教学实效,加强“教、学、评”一体化,把问题前置,促使学生在实践中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究,再回归到实际应用中,从而在解决问题同时完成数学知识学习。

二、从学习难度角度进行逆向教学设计

数学教师教学中需引导学生以“疑”促“学”,在学生答疑中对其进行评价,深化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从而有效达成数学教学目标。另外,数学教师可以从学生学习时遇到的问题着手,着重锻炼与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让其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从学生遭遇的问题入手,促使学生直观问题,对问题进行探究与研讨,进而有效解决问题。

比如教师在教学生如何转化问题时,部分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数形转化”时,通常会出题让学生利用数形结合的方式回答。因为算式中含有的数不多,所以很多学生都会利用通分的方式解决问题,虽然这种方式有效,却不能让学生深入思考。为有效打破学生固化的思维,教师可以从学生思考时思维断裂处出发设计问题,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难度。让学生了解用通分的方式解决问题很麻烦,通过认知冲突,使学生转变思考与探究的思路,活跃学生数学思维。由于不同学生使用学习方法不同,通过交流,可以让其了解各种不同学习方式。逆向教学设计,需要数学教师从学生的学习中的“最近发展区”着手,激发学生学习中的认知冲突,提升探究学习热情。

三、从知识间关联角度进行逆向教学设计

教、学、评三者顺序不是固定的,依照逆向教学设计的理念,教师可以从数学知识间的联系着手,引导学生理解与掌握数学知识本质,有效关联知识,促使学生可以充分掌握数学教学中的重难点,进而选择合适教学措施引导学生参加到数学思考以及探究中。

比如,开展《运算定律》教学时,为促使学生有效将相关数学知识关联起来,进行整体性以及结构性思考,可以让学生掌握不同运算定律特征以及其应用条件,实际应用方式等,依照逆向教学设计的理念,数学教师需对“运算定律”开展深入研究,掌握运算定律间联系点,从而从整体角度出发进行逆向设计。不论是加法交换律或是乘法交换律,都是数字的顺序转变,但计算顺序是不变的,在进行交换的时候,需要把数字之前的符号也进行交换,而不论加法交换律或是乘法结合律,其都是数字顺序不变,变的是计算顺序。通过将数学知识进行联系,教师可以把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两者整合起来开展教学,把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结合律两者统合起来开展教学。在教学中把交换与结合作为进行逆向教学设计的基点,围绕其形式特征以及运用条件,深化学生理解,提升学生学习实效。

结束语:逆向教学设计作为一种高效数学教学设计,使用逆向教学设计的时候,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其中,让其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所以,进行逆向教学设计需要教师掌握学科知识特质,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通过“教、学、评”完成全过程学习,促使学生深入探究数学知识,提升学生思维、素质以及能力。

参考文献:

[1]钱峰.基于理解的逆向教学设计探究[J].小学教学设计(英语).2021,(7).4-7.

[2]周惠琴.小学数学学业评价须关注五个维度[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21,(2).

[3]林燕娟.逆向教学设计:打开理解学习的一扇窗[J].小学教学研究.2021,(24).37-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