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数学创新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9
/ 2

试论小学数学创新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策略

李建

内蒙古锡林浩特市第七小学   内蒙古  锡林浩特  026000

摘  要:在新时期环境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要积极应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有效性提升,对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依照数学教学的特点和小学生综合水平来加强教学方法的创新,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为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提升奠定基础。鉴于此,本文理论联系实际,综合文献资料、理论分析、经验总结等多种研究方法,给出了如下三点参考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高效课堂一直以来都是我们教师追求的理想,是每一位望子成龙家长的殷切期盼,同时也是时代赋予我们一线教师的神圣使命,我们义不容辞。而对于小学数学这门学科来说,随着年级的增长,涉及的内容变得越来越抽象,逻辑性越来越强,使得很多学生望而生畏,久而久之,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效果当然不是很理想。

一、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的意义

  在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方法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教学模式来促进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从而以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方式让学生掌握思考可学习的权利,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完善学生的数学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学生掌握知识深度和广度的提升,使其能够充分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以学生为主体,确定其主体地位,从而以主人翁的身份来参与到数学学习当中,使学生能够进一步强化自己的学习动力和信念,对此,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确定教学目标,从而为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供有效保障。

二、小学数学教育的现状

  (一)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落后。部分学校推崇应试教育,过分强调升学率和学生的考试成绩,严重制约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这种学习环境中,学生成为只会学习的机器,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思维能力的拓展。在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只注重对数学专业知识的教学,而忽略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课堂中缺少师生互动。许多教师教学观念比较传统,授课模式仅是单一的黑板板述和口述,课堂教学的中心在教师,教师一味的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缺乏与学生之间的课堂互动,这样会导致小学生对知识了解片面,数学学习过于死板。缺乏课堂互动也导致了教师无法及时掌握学生的學习情况,忽略了学生自身接受理解知识的能力,造成学生听不懂、不理解的现象发生。这样的恶性循环一旦形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会大大下降,同样,也不利于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

  (三)教学内容脱离实际。当前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存在脱离实际,与生活无联系的现状,因此,学生无法将学习与日常生活联系,导致学习兴趣的下降。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上,小学数学及计算教学仅仅局限与课本,缺乏现实生活的经验,使得学生的知识只在课本,无法做到举一反三,活学活用。学生无法将所学知识脱离课堂学以致用,这严重制约了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

三、小学数学创新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策略

  (一)创设数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有目的的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生动形象的场景,自诞生以来,得到了一线教师的广泛青睐,经实践证明,能够将呆板、无趣的文字、画面变得生动形象、活灵活现,能够让抽象的问题、难点,更加具体,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对于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数学学习效果的提升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因此,我们数学老师需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和学生的需求和状态,有目的的为学生创设一些学习情境,例如故事情境、角色扮演情境、问题情境、媒体情境、生活情境等,从而帮助学生收获更理想的数学学习效果。如,我在教学“除法运算”这一内容时,我就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超市买水果的情境,即两位同学一起去超市买水果,一共买了20个苹果和5个梨,对于这一与学生实际生活密切联系的情境,学生很熟悉,也很愿意参与。此时,我提出问题:如果将这些水果平均分成5袋,那么每个袋子里有几个苹果几个梨?如果每个袋子里有5个苹果,那么这些苹果能分装在几个袋子里呢?这样一来,将抽象的除法问题放在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上既有的生活经验,学生顺利地解决了这两个问题,也对除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達到了不错的学习效果。

  (二)导入数学故事,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高效的课堂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课堂,在此过程中,就需要我们一线教师从课堂主体的角色中转换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帮助者、引导者,以此来充分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故事一直以来都是学生比较喜欢的内容,有趣的故事内容,生动的人物形象,变化多端的形式,能够让学生更加集中精力地去听故事、讲故事。因此,我们在实际进行数学内容教学的过程中,巧妙地导入一些数学故事,让学生顺利、高效地过渡到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探索中,能够很好地发挥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从而达到更理想的学习效果。例如,在教学“分数”这一内容时,为了让学生对“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这一性质有更准确、深刻的把握,我就给学生导入了一个“猪八戒吃西瓜”的故事,故事的内容为:师徒四人在取经的过程中,有一天,天气非常的炎热,于是八戒想去找个西瓜帮大家解渴,征得师父同意之后,八戒不一会抱来了一个大西瓜,此时,聪明的悟空说道:“为了公平,我们四个人,每个人吃西瓜的四分之一。”八戒一听非常的不乐意,说道:“主意是我想的,西瓜是我辛苦搬来的,我得多吃,我要吃六分之一!”听到这,悟空哈哈大笑,迅速给八戒分了六分之一的西瓜,拿到西瓜后,八戒苦恼了,为什么比别人的都小呢?此时,让学生来回答这一问题,通过实践,学生轻松地掌握了“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这一道理,达到了印象深刻的学习效果。此时,在进入更深层次关于分数内容的学习,学生都能踊跃参与,认真听讲。

  (三)布置生活作业,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作业是学生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一环,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也是我们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而传统的让学生做更多的题,记更多公式的数学作业,很难吸引学生的兴趣,久而久之,就出现了糊弄完成、抄作业的现象,影响了数学作业应有价值的发挥。而生活化作业的布置,能够让学生有眼前一亮的感觉,有助于这一作业状态的改变,有助于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提升,因此,需要将其落到实处。  例如,我在教学“折线统计图”这一内容后,就给学生布置了一个生活作业,即要求每位学生将近五次的数学考试成绩用折线统计图的形式统计出来,以此来观察自己近几次考试成绩的变化,想一想原因,找到自己薄弱的地方,并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这样一来,不仅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了折线统计图的内容,而且旁敲侧击,让学生能够更主动、认真地去学习,可谓是一举两得。

  总之,构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而教学改革是逐步积累的,高效课堂的实现也并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坚持、不断实践的过程,本文所提出的创设数学情境、导入数学故事、布置生活作业三个策略,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逐步地达到高效课堂的教学状态,当然,不够具体和全面,在今后的教学实践和理论知识学习中我还会继续研究和探索,继续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顺利推进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尹建兰.试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情感读本,2017(2):46.

  [2]谢小玲.谈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J].甘肃教育,2015(18):104.

  [3]钟小蓉.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成功:中下,2017: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