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名师工作室“引企入教”的研究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1
/ 2

基于名师工作室“引企入教”的研究与实践

 ,陈苑芳

福建省德化职业技术学校,福建泉州 362500

摘要本文结合行业需求及学生就业需求,以名师工作室为载体,引入企业生产项目,探索“引企入教”校企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具有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名师工作室  引企入教  人才培养模式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提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引企入教"是把技术、师资、项目、研发平台等多种形式的企业元素融入专业教学过程中,是推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基于名师工作室“引企入教”主要举措

(ー)以项目教学为抓手,深化校企合作,完善项目工作室建设,实施“企业入校、项目入学”教学模式改革,实现课岗衔接“零距离”,大幅减少学生毕业上岗适应期。

(二)以校企共建的项目工作室为桥梁,将教学内容与企业真实项目结合为一体,使学生实现“学生→学徒→企业技术人员”的角色转变,提升学生对口就业率。

(三)学生在实现“作业﹣﹣作品﹣﹣产品”的良性转变中体验企业真实项目的完成过程,促进学生知识结构与企业岗位标准的融合,提高就业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单位用人满意度。

(四)通过项目工作室的运行管理及项目指导,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实践教学师资团队,充分提升师资的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

二、基于名师工作室“引企入教”的实践过程

(ー)顶岗实习、订单培养,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1.调研论证,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本专业教学团队多次深入企业调研,走访毕业生,召开专家论证会、课程改革研讨会等,修订了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顶岗实习、订单培养”等形式,与来安县华艺广告传媒有限公司、姜涛婚纱影视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共建校内实训基地,将企业的真实项目引入课堂,实现“作业﹣﹣作品﹣﹣产品”的良性转变,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学生﹣﹣学徒﹣﹣企业技术人员”的角色转变。

2.课程改革,形成模块层次递进式课程体系

根据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核心课程、调研数据分析结果对现行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形成模块层次递进式的课程体系。

(二)建设工作室,校企开展深度合作

1.构建仿真的职业训练情境

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按照生产的要求来设计,各实训室功能与企业的真实工作场景相对应实训室的布置一方面要考虑模拟生产真实环境,按照工作环境的要求配置生产设备工作保护设施环境保护措施等;另一方面也要考慮教学的需求,在一些实训室中设置教学区,配备课桌椅黑板和多媒体设备,体现教学做一体化

2.实施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

实训的教学按照完成某项生产任务的要求来设计,实训项目的选择既要考虑到真实的生产要求,可以完成一定的产品的生产加工,同时又要符合不同教学阶段的训练要求如机械产品的加工项目,从简单的手工制作,再到机器加工生产,最后是复杂的电脑程控生产,既满足生产加工的要求,又达到了由简单到综合的训练要求

3. 实施“三结合”运行方式,“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在校企深度合作的基础上,充分开展项目式课程设计与开发、专业教学组织与实施、学生实践技能训练、教师教科研能力培养、企业技术支持等专业建设环节内容,实现“专业与企业结合”、“学习与工作结合"、“模拟与实战结合”的。

“学习与工作结合”本专业在教学中,将学习内容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学生第一学年学习期间,在学校既要接受与职业相关的理论教育,又要在工作室和实训室进行相应的职业技能圳练,将课堂学习与实际工作结合在一起,从而为顺利地实现“学生﹣﹣学徒﹣﹣企业技术人员”的良性转变奠定基础。

"专业与企业结合”:本专业与几家企业在互惠共赢基础上进行深度合作,为企业提供技术人才支撑,并通过项目工作室形式帮助或参与企业技术项目开发、培训、咨询、指导。

“模拟与实战结合”:本专业在项目工作室建设上遵循“岗位+技能”原则,模仿企业实际工作环境设置,使学生在实圳过程中锻炼岗位技能,毕业后可与企业无缝对接,实现学生“作业-﹣作品﹣﹣产品”的完善通道。

4.提升基地管理职能,创建示范实训基地

在实训基地的建设上,实行统筹安排,避免低级的重复建设,选择办学基础好,具有一定区域辐射功能的专业进行重点建设,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区域共享在基地的管理上,打破实训室按专业划分归属各系部的分散管理模式,合理配置践教学资源,成立工业实训中心进行统一管理在实训基地的运作上,对内进行企业化管理,对外向社会开放,积极开展企业员工培训周边职业院校的学生和教师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并实行市场化运作方式通过多途径,加强学校与社会的沟通,不仅为学生提供良好实训条件,也为学校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

依托名师工作室这一平台,吸纳并组建中青年骨干教师,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与改革、开发特色教材、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同时,积极引导中青年教师在教育教法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实现“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的目标。建立名师与中青年教师合作互动的培养机制,增强中青年骨干教师实操技能,提高实践教学水平。结合本地陶瓷产业、电子商务、全域旅游的资源优势,引导教师到企业参与实践锻炼,有效解决实践操作能力缺乏现实问题,促进中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形成结构合理、梯次有序、理论知识扎实、技术技能过硬的“双师型”教师团队。

(四)创新管理,优化考核,企业参与对学生评分

在项目实践过程中,创新管理考核制度,对参与项目实践的学生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学生的期末终结性考评。考核评定首先由项目负责人对每一批参与项目实践的学生给团队总分,其次是由部门经理给每个学生成员评分;综合分数90分以上为优秀,80-90为良好,70-80合格,70以下为不合格,需重新参与项目实践。

总之,通过对名师工作室下“引企入教”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在教学过程中强化了专业体验,增强了学习动力,提升了教育质量,提高了教学效果。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继续深入,在校企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培养出更多胜任企业岗位需求的优秀技术人员,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的人才资源支撑。

参考文献:

[1]吴英宾.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引企入教、实境育人”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现代职业教育,2018

[2]韦玮,梁金江.职业院校实施“引企入校”之优势与可行性探析[J].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6(23)

注:此文系泉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立项课题《现代学徒制视角下“三链对接”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德化职校名师工作室为例》(课题编号:QG1451-015)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