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用训练  提升语文素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4
/ 2

基于语用训练  提升语文素养

朱嘉怡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洲小学  

摘  要:相对来说,语文素养是抽象的,但是却外化于语文要素中,潜藏在课文的字里行间。传统语文课堂虽然也注重培养语文素养,但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扎实的语用训练;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编者就注意到了,从基本的言语训练入手,通过单元运用训练进一步巩固提升,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本文联系教学实践,基于语用训练,在落实单元要素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语用训练;语文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相对来说,语文素养是抽象的,但是却外化于语文要素中,潜藏在课文的字里行间。传统语文课堂虽然也注重培养语文素养,但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扎实的语用训练;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编者就注意到了,从基本的言语训练入手,通过单元运用训练进一步巩固提升,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本文联系教学实践,基于语用训练,在落实单元要素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对话学生,借助直观化解难点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最终还要落脚在学生的言语实践。所以,对于语文教师而言,不但要研读教材,还要研读学生,从学段要求出发,聚焦教材单元语文要素,从学生的语文基础和认知特点入手,有的放矢地设计语用练习,做到有针对性地训练。对于小学生而言,特别是第一二学段的小学生,所运用的语用练习,尤其要通过多媒体或者挂图等直观形象的方式,把抽象的练习变为形象的语用,借助可视化的思维训练模式,助力学生化解学习难点。

比如,在《雾在哪里》(统编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一课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生字“梁”时,因为低段的小学生观察不够仔细,容易和形近字“粱”发生混淆。因此,教师可以从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理解水平出发,通过字理识字的教学策略,指导学生识字。其一,教师可以借助PPT课件向学生展示生字“梁”的演变过程,指导学生聚焦“梁”的金文与小篆外形。其二,教师引导学生聚焦楷书“梁”的外形特点,指导学生寻找这个生字中的偏旁,学生很容易就能发现其中的“三点水”与“木字底”,也就自然而然地了解“梁”和水、木相关,意思是指架在柱子上的长木。其三,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视频,引导学生拓展了解桥的分类以及古今中外的著名桥梁,深入感知我国桥梁的历史文化价值。

上述教学中,教师围绕单元语文要素,从学生学情入手,通过多媒体设备,聚焦生字“梁”的演化过程,然后分析生字构造,最后了解历史名桥。这样教学由具体过渡到抽象,从结构上升到文化,循序渐进,不但引导学生记住了读音,还辨别了“梁”的下面是“木字底”,和形近字进行了比较,更为重要是指导学生知晓了生字“梁”的意思。借助这种教学策略,不但让课堂教学形式更加丰富,还有效化解了教学难点。

二、对话课文,凭借特点提升表达

孤立的字词和句子,也许不能表现什么情感,可是在作者的遣词造句之下,语言就仿佛有了灵魂和活力,情感洋溢。统编语文教材选入的课文,尽管不是最好的,但是和学生的阅读品味相契合。尤其值得称道的就是课文的言语表达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潜心钻研教材,从文本的言语表达形式发现表达规律,并举一反三进行有针对性的语用训练,促进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在整体感知文本结构的同时,也为落实单元语文要素和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比如,在《舞在哪里》(统编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一课教学中,在第三小节中,有三句话分别写了雾说的话、做的事以及结果,三句话之间逻辑关系紧密,但是小学生理解这段话,有不小的难度。据于此,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段落,首先找一找这个小节共有几句话,然后思考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思考这一小节中三句话之间的关系。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读第四自然段,鼓励学生比较阅读三、四自然段的相同之处。然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尝试运用课文中的句式来迁移表达。假如教师没有打开学生的思维,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生动的画面,助力学生拓展思维。

上述教学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朗读品味,感知文本的主要内容,然后指导学生分析三个句子之间的逻辑关联,接着指导学生分析第四小节的表达特点,比较它和第三小节的相同点,最后通过多媒体展现生动的场景,鼓励学生借助想象迁移仿写。因为了教学的铺垫,学生已经深入理解了三个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仿写训练就水到渠成了,所有学生都能举一反三进行仿写。

三、对话编者,借助提示拓展学习

在统编语文教科书中,教材编者把语文要素细化在单元要素中,且分解到单元课文中。其中,在教材文本中增设了一些提示,是教材编写的亮点,往往提示了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单元语文要素出发,认真钻研教材文本提示,理解编写意图,充分发挥提示的作用,有的放矢地设计语用练习,指导学生和教材编者进行深度交流。

比如,在《秋天的雨》(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一课教学中,本课被安排在教材第二单元,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在本课第二自然段旁边,有一个温馨提示,具体内容是“读到这里,我理解了‘五彩缤纷’的意思。”这个小提示,实际上就是具体落实细化单元语文要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这个文本提示入手,从学生的学情出发,有的放矢地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指导学生理解“五彩缤纷”的意思,可以让学生各抒己见,再呈现有关词语,学生在语言积累中理解了词意“颜色不仅多,而且美”。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落实了单元语文要素,也丰富了学生的语感。

其一,教师引导学生自读文本,一边读一边用笔圈出表示颜色的相应词语。其二,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秋天的有代表性的景物,并相机呈现表示颜色的对应词语,引导学生一边赏读,一边感受秋天的多彩。其三,教师借助多媒体设备展示词语“五彩缤纷”,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理解词语的意思。经过前面铺垫,不少学生都能理解“五彩缤纷”就是“颜色非常多,而且美丽”的意思。最后,教师可以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进行拓展,引导学生用这一词语说一段话,有效巩固单元要素。

参考文献:

[1]力小雪.循文设练,提升语用训练质效[J].新作文,2022(36):91-92.

[2]谢海云.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语用训练点分析[J].家长,2022(08):174-176.

[3]张逸文.基于语文素养的语用训练策略研究[J].语文世界(小学生之窗),2022(03):58-59.

[4]陈洁.用好练习系统 落实语用训练——以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为例[J].新课程导学,2021(27):83-84.

[5]鲁晓君.关注语文要素 开展语用训练[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21(05):11-12+15.

[6]黄可椿.巧用训练点 提升学生语用能力[J].成才之路,2021(11):48-49.

[7]赵书娜.立足核心素养 精选语用策略——小学语文课堂中“语用训练”的思考和实践[J].教育界,2021(03):4-5.

[8]裴延金.阅读,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J].青海教育,2020(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