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stem教育理念指导下的班本课程的实践研究——以大班“趣味陶艺”班本课程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4
/ 3

在stem教育理念指导下的班本课程的实践研究——以大班“趣味陶艺”班本课程为例

陈洁

苏州叶圣陶实验幼儿园

【摘要】本文立足于STEM理念,论述构建幼儿园陶艺班本课程的实施策略,通过创设陶艺班本课程的情境性环境、探究陶艺班本课程的科学性疑问、制作陶艺班本课程的艺术性作品及体验陶艺班本课程的人文性氛围,培养幼儿感受和热爱家乡的陶瓷文化,提升审美情趣和创作实践能力。

【关键词】STEM理念 陶艺 班本课程

STEM教育理念是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教育内容教育互相融合互相渗透的教育理念,因此在开展STEM教育活动时,教师要从幼儿的特点和兴趣出发,提升活动的趣味性,利用能吸引幼儿的探索兴趣的事物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提高幼儿的探索能力。班本课程是以幼儿的兴趣为契机充分顺应幼儿的兴趣,挖掘和利用幼儿身边的资源和环境开展的班级特色活动。我园地处江南水乡古镇,构建富有江南水乡特色的幼儿园班本课程是有利于幼儿发展有利于教师提升的好办法。我园自2022年开展市级课题“在“STEM教育理念”下班本课程的实践研究”以来,本班基于STEM教育理念建构陶艺班本课程,通过在班级创设STEM研究所——陶艺研究所来有效整合科学、艺术、实践操作等教育内容,并坚持贯彻情境性、科学性、艺术性、人文性的原则,在班本课程的实践中深化Steam教育理念,提升幼儿综合水平的发展。

一、创设陶艺班本课程的情境性环境

蒙台梭利曾说过:“只要准备一个自由的环境来配合儿童生命的发展阶段,孩子们的精神与秘密便会自发的显现出来了。”这句话充分肯定了环境对教育的重要性。苏州是中外历史文化名城,是江南水乡文化的传承者,苏州作为园林城市一花一景、一草一木都透露这江南文化的柔和与悠长,我园的幼儿在苏州得天独厚的江南文化浸润下天真烂漫、质朴纯真,陶瓷、刺绣等传统文化有着天生的兴趣和喜爱。陶瓷历史悠久,发明后便被广泛运用于生活之中具有生活实用性,还彰显着不同时代的美学特征具有艺术欣赏性。陶艺不仅是一种美学艺术,更是一种美学创造。

目前班级中陶艺环境创设的主要途径是本班户外种植地种植盆的展示、班中幼儿创作的各种陶瓷作品展示。其中色彩最夺人眼球的就是在班级茶水铺中使用的一批幼儿彩绘陶瓷瓶。这些彩绘陶瓷瓶的故事就要从种植地一块小小的碎瓷片说起,幼儿在种植地给菜地松土时发现一块瓷器碎片,幼儿对这块青蓝色花纹的碎瓷片十分好奇,也产生了许多疑问:这块碎瓷片是哪里来的?它的花纹是什么花纹?幼儿们决定将这块碎瓷片带回班级的陶艺研究所进行各项研究,经过幼儿们对瓷片的弧度和厚薄地观察一致认为这是个水杯的碎片。紧接着幼儿们又紧锣密鼓地对碎片的花纹展开调查,通过查资料、咨询他人的方法幼儿们得知碎片叫做缠枝纹,好像很多藤蔓缠绕在一起,婉转多姿、变化无穷。除了缠枝纹幼儿还整理了另外几种瓷器常见的纹饰在陶艺研究所中展示,如婴戏纹、莲花纹、牡丹纹、山水画、花鸟纹等。

在调查过程中幼儿们都被这些美丽的花纹吸引,对传统文化惊叹不已。因此幼儿利用空余时间收集到了许多素净的陶瓷水杯,根据水杯形状利用丙烯颜料笔进行图案绘制。有的幼儿用青蓝色的彩笔勾勒出曼妙优雅的缠枝纹,有的幼儿用缤纷的色彩描绘了栩栩如生的花鸟纹,有的幼儿天马行空地创作了自己喜爱的花纹,幼儿手绘的陶瓷水杯将陶瓷文化以童趣的方式表现出来,给人以美的享受也带动了幼儿游戏的发展。一个个水杯展示在班级茶水铺使得茶水铺的生意异常火爆,许多幼儿都因为美丽的陶瓷水杯来茶水铺消费。将陶瓷作品投放到游戏中不仅增加了其功能性,也使其情境性也得到升华。班级中浓厚的陶瓷文化氛围影响幼儿、浸润幼儿,在幼儿的心中埋下了热爱瓷器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种子。

二、探究陶艺班本课程的科学性疑问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大班年龄阶段的幼儿可以能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分析,发现并描述某个事物前后的变化。班级中充分挖掘了幼儿身边的陶艺元素,巧妙地让陶艺元素进入班级、融入到幼儿的游戏中去。以陶艺元素作为地基,为幼儿搭建科学探究的平台,利用陶艺文化开展一系列科学研究活动,让幼儿感受探究的乐趣、培养幼儿科学探究的精神。在班级中的陶艺研究所中幼儿拥有宽松自由的游戏空间、感受轻松愉悦的游戏过程。在陶艺研究所中幼儿自发自主的游戏与探索是幼儿对世界感知、了解、热爱的过程也是幼儿自我意识觉醒,自我能力提升的过程。

为了将陶艺更好地融入本班stem研究所中,本班充分利用家庭中潜在的丰富陶瓷资源,架起家园合作的桥梁,让家长参与到收集身边的陶瓷资源以便更好地开展陶艺班本课程。在收集材料时注意要照顾到幼儿的发展认知水平的不同,多层次、有递进地投放陶艺材料。如在研究所中有幼儿提出疑问:所有的泥土都可以做成陶瓷吗?一定要烧才可以做成陶器吗?到底有哪些泥土呢?它们都可以做成陶器吗?针对这一疑问,幼儿首先利用调查表《泥土大调查》展开了资料收集,通过影像、书籍与询问他人的方法了解到有许多种类的泥土,所有的泥土只要水土的比例适当都可以干燥成型,但不同的泥土烧制的温度也不同。但是泥土的种类繁多,对操作水平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幼儿们选取了三种中具有代表性的泥土:陶土、石塑粘土、菜地里的普通泥土进行研究。幼儿们首先对泥土的吸水性进行了探究,用电子秤称量了相同重量的三种土,利用量杯多次定量加水进行混合的方法探索这三种泥土的吸水性。通过几天的实验幼儿们发现吸水性最强的是菜地里的泥土而吸水性最差的是石塑粘土。在这个吸水性小实验中的操作过程中发孩子们还发现了另一个秘密那就是这三种泥土的延展性也各不相同,菜地里的泥土延展性最差很容易干燥开裂,也很难做出好看的造型。而石塑粘土的延展性是最好的,不需要加水就可以任意造型也不容易干燥开裂,更有利于将幼儿的作品保存下来。

在幼儿对泥土产生兴趣、提出疑问并解决的这一过程中幼儿观察能力、探索能力都得到了提高。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和探究能力能力,教师的引导从一点到多点,引领幼儿们感知泥土的吸水性和延展性。在探究泥土的吸水性时引导幼儿需要控制变量,教会幼儿基本的进行科学实验的原则,慢慢在研究吸水性的过程中观察、感受同样重量的不同泥土加了同样重量的水产生的变化也不同,通过不断地探索操作和实践,最后得到不同的泥土延展性也不同这个结论。幼儿通过动手、动脑,再加上教师的提问与引导,初步了泥土有吸水性、延展性、可塑性等特征。在班级陶艺研究所中幼儿通过细致观察、讨论研究、自主探索等途径,能幼儿总结归纳泥土的特点,在科学探究中培养孩子不懈追求的科学精神。

三、制作陶艺班本课程的艺术性作品

通过陶艺研究所来开展例如彩绘、泥塑、手工等各种美术活动,既能丰富美术活动内涵提高美术活动的艺术价值,还能激发孩子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本班在陶艺研究所中准备了陶瓷创作的必需工具,有陶土、石塑黏土、转盘,还有刀具及竹片等,幼儿们在探索使用工具的同时对陶瓷的兴趣愈加浓厚,幼儿们愈发想知道陶瓷到底是怎么来的?最早的陶瓷到底是什么样的?江浙地区的陶瓷文化可以追溯到良渚文化时期,那时候还不是陶瓷而是陶器,良渚陶器因在浙江省杭州市良渚地区被首次发现发现而得名,良渚文化主要分布区域是在太湖流域,因此苏州也是良渚文化的重要分布区域,苏州博物馆展出了许多良渚陶器。

本班也有幸线上参加了苏博的良渚陶艺制作课程,在观摩活动中幼儿们先是欣赏良渚时期的陶器,了解古老的制陶工艺,接着自己动手用盘泥条的方式制作做陶器,利用刀具、刻刀及竹片等尖锐的物品在陶器表面刻划的方式进行装饰,最后将经过晾干烧制后在班级中的陶艺研究所中进行展示。

看着研究所中摆放各种各样造型各异的良渚文化陶瓷作品,让幼儿一走进班级,就沉浸在浓厚的古朴陶艺氛围中,也进一步提高幼儿了解陶艺的兴趣,培养对陶艺热爱的情感。幼儿们对盘泥条法已经熟练掌握,另外还了解、尝试了泥板成型法,手捏法,拉坯成型法,印模成型法。在指导幼儿学习陶艺技法时,教师应针对幼儿的发展水平悉心指导,结合幼儿实际发展水平因材施教。当陶土塑造成型后,可以进一步精雕细琢,就如幼儿平时手工活动时用笔添画一般,用竹片、刻刀雕刻出一些美观的图案。教师要引导幼儿充分利用幼儿身边的自然物作为辅助材料创新想象,让创作出来的陶瓷作品更具儿童太真烂漫的气息。如幼儿可以用利用落叶、树枝、贝壳等自然物品装饰自己的陶艺作品,幼儿也可以在陶艺作品上进行彩绘,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让陶艺作品更能凸显幼儿的个性,表达幼儿自己对美的看法。

四、体验陶艺班本课程的人文性氛围

陶艺活动适合大班幼儿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也为幼儿表达艺术、创造艺术提供了优渥的土壤,更是启发科学探究的研究精神,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孩子艺术美感和科学精神。本班建陶艺班本课程,立足本班幼儿的实际水平,活动的开展与推进都以幼儿的兴趣为准绳。是在了解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础上开展的陶艺活动,构建趣味性、艺术性与科学性都很强的班本课程,传承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陶瓷艺术和博大精深的陶瓷文化,提高幼儿感受、欣赏美、表达美的能力,更好地促进幼儿的个性地发展。

深化陶艺本班课程所带来的人文性氛围需要两手抓,一方面是走出幼儿园,将陶艺带进班级,带进研究所里,丰富陶艺班本课程。另一方面更要走出幼儿园,近距离感受陶瓷的美,切身融入在陶瓷文化中。本班通过挖掘家长资源,利用幼儿园秋游的机会来到江南文化园的“张省博物馆”开展走进陶瓷文化博物馆的活动。博物馆里精美的瓷器马上吸引住了幼儿的目光,幼儿在参观的过程中感受到了陶瓷艺术的美丽与精湛,提高了他们欣赏美的能力。博物馆的阿姨还用浅显的语言讲述了瓷器的产生形式、瓷器的生产技艺等专业知识。这不仅丰富了幼儿的经验与见识更是激发了幼儿创造美的兴趣,这将更有利于本班班本课程的深入开展与实施。此次博物馆之行通过欣赏大师陶瓷作品、现代陶瓷、民间陶艺和原始陶艺作品,丰富了创作灵感,培养了审美能力、审美情趣,促进了身心和谐发展。

陶艺创作对幼儿来说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创作过程,能让幼儿在平凡朴素的泥土中发现不同以往的美,是艺术能力与劳动能力互相融合、互相影响的过程。幼儿通过将泥土塑造成具体形象,再进行富有创造力的创作,不仅有帮助幼儿开发大脑的敏感性和创造性,同时可以锻炼幼儿手部精细动作的灵活性,使富有个性得全面提升和发展。本班大胆地在stem教育理念指导下将陶艺活动生成为班本活动,在STEM理念引领下创设陶艺研究所,在研究所内幼儿可以自由探索自由创作。陶艺班本课程是集趣味性、情境性、科学性、艺术性的综合性活动课程通过创设stem陶艺研究所,鼓励幼儿能够在活动中自主发现、自由探索、自主解决,为幼儿个性化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任永泽. 我们现代需要样的儿童观[J]. 现代教育论丛,2010,(04) .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徐琳 ,郑蓓;蒙台梭利教育模式简介[J];早期教育(教师版);2005年08期

[4]苏婷;为儿童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N];中国教育报;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