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中的运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4
/ 2

微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中的运用分析

王一

山东泉港辐射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山东省济南市2501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食品的种类日益丰富,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虽然我国已经研制出了许多新的检测技术,使检测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部分食品检测涉及的工作烦琐,环节较多,仍需要进一步探索行之有效的检测技术保障食品安全。因此,食品检测部门越来越注重检测方法的创新,分析当前食品安全的形势和检测工作的现状,采取相应的创新发展措施,不断提高食品检测工作的质量,从而使食品检测工作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为我国食品行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微生物检测;食品安全;运用分析

引言

结合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现状,食品污染种类较为丰富,其中以微生物污染为代表,影响范围最广,影响危害最大。综合我国近些年食品疾病报告数据信息显示,由微生物和生物毒素所带来的食品安全事故占比达到了60%。因此,在食品安全检测中,微生物检测成为其中的重点内容。在传统的食品安全检测中,用到的计数方法以重置平板计数为主,需要2~3d才可获得检测结果,同时检测过程较为烦琐,无法满足新时期微生物食品检测的安全标准及要求。伴随着微电子技术和生物技术的广泛运用,越来越多的新型检测技术被应用在微生物检测工作中,可以节省检测时间,减少人力资源投入,并获得更为精准的检测结果。

1.微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重要性

近年来,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以黑龙江鞍达事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奶粉为例,经国家检测发现其中所含有的菌落总数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二十二碳六烯酸与总脂肪酸比、二十碳四烯酸与总脂肪酸比检测值不符合产品标签标示要求,已经受到了市场监管局的通报和处罚。为了避免这类事故发生,相关部门根据当前市场情况优化了检测条例与制度,但仍存在如下问题:检测时间过长、准确率不高、期间使用人工数量较多等。基于此,应当提升食品安全检测效率与质量。微生物检测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检验技术,可用于药物与食品检测,可缩短检测时间,检查食品是否符合国家安全标准。该技术在预防、监管以及事后问责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相关部门应当增加该技术的应用范围,促使技术人员更加深入了解该技术,从而熟练操作,提升食品安全检验的质量,减少不必要的工作时间。魏建萍研究显示,将微生物技术应用于食品安全监管中有着良好的效果。与本文研究一致,说明微生物检测技术的重要意义。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多是因为食物中存在不符合标准的病原微生物,从而导致食物变质。以2021年河南新乡市一中学举例,多名学生在吃过营养餐后发生集体呕吐,检测结果显示,引发这些症状的原因在于食源性疾病,主要是由于大米与面条菌群严重超标。因此,对于病原微生物的检测尤为重要,可以短时间内对食品中的病原微生物进行判断,阻止有害食品进入市场引发各类安全事故。微生物检测技术可以及时发现食品中超标的微生物菌落,找到问题源头,避免后续类似问题发生。食品安全事故不仅会影响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还会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不利于社会安定发展。加强食品安全领域的检测工作,对于社会有着重要作用。

2.微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中的运用

2.1免疫技术

2.1.1酶联免疫吸附技术

20世纪70年代,酶联免疫吸附技术广泛运用于我国各行业的检测工作中。作为一类较为特殊的试验分析办法,酶联免疫吸附技术是基于免疫酶技术的基础上所产生的一种创新型免疫测定技术。酶联免疫吸附技术是利用抗原和酶复合物质进行染色,从而实现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微生物及分析。

2.1.2免疫层析技术

免疫层析技术主要是将特异抗体固定在硝酸纤维素膜的某区带,干燥硝酸纤维素进入检测区域后,在毛细管的作用下,样品将沿着该膜向前移动,移动至固定有抗体的区域。样本中的抗原会与该抗体产生作用,进行特异性反应[3]。若是在测试时使用了胶体金,或者经过染色,则可以让抗体的颜色发生变化,从而达到对细菌的特异性免疫测定,被广泛应用在对布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霍乱弧菌等疾病的检测中。

2.1.3免疫磁珠分离技术

免疫磁珠分离技术主要是通过运用免疫学理论,实现磁珠和高度特异性之间的深度融合,以获得检测结果。免疫磁珠分离技术通过将抗体之间的磁珠进行连接,捕捉菌液中的目的微生物菌群。最后在平板中进行观察和分析,明确目标菌落总量。该检测技术有着较强的特异性,敏感程度较高,同时检测过程较为快速,操作过程较为简单,可运用于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检测工作中。

2.2检测有害微生物

在食品生产制造的整个过程中,可能会受到许多外界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有害微生物滋生。在食品安全检测中有多种检测方法,以往通常采用传统物理法与化学法,检测时间较长,工作效率不高,微生物检测技术可以弥补传统检测方法的缺点,整体应用价值要明显优于传统检测方法。以牛奶举例,牛奶作为市场上销售量较高的食品,食用人群范围较广,正常健康的牛奶当中不含有细菌,但是如果奶牛自身存在疾病,将会导致牛奶中产生多种细菌,比如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在对牛奶检测当中,可以采用食源性病原菌免疫学检测技术进行检测。与传统检测技术相对比,检测过程要更加简单、快速,特异性与敏感度较高,有效保障了食品质量安全。

2.3代谢技术

ATP生物发光法是近些年来我国发展速度较快的一类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ATP生物发光技术的使用过程较为便捷,无需事先进行微生物培养,同时有着较高的灵敏度,在几分钟之内即可完成对微生物病菌的快速检测,是现阶段我国在食品微生物检测工作中检测数目最多、检测最快捷的一类技术[5]。将ATP生物发光作为基础条件,融合我国的国家标准平板计数法,可检测枯草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大肠埃希氏菌和乳酸片球菌等不同菌群,明确其中的ATP含量。此外,通过建立食品菌落总数测定的ATP生物发光反应体系,还可提高样品的加标回收率。

2.4基因探针技术

基因探针技术的原理主要是利用一段带有检测标记、顺序已知、与目的基因互补的核酸序列,通过分子杂交与目的基因结合,产生杂交信号,完整显示食物中的目的基因。该技术具有准确性高、特异性好等优势,可以检测出食品中的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但是这种技术仍然存在着一些缺点:①在检测期间会付出高昂的成本;②对实验室环境与设备要求较高;③同位素标记会发生放射性污染,极易对检验人员产生一定程度的伤害;④同位素核算探针半衰期较短,因此在防护措施方面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增加了成本。基于以上几点,该技术还未得到广泛应用,存在局限性,但是由于其具有灵敏度高、准确率高以及效率高等特点,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仍会使用该技术。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食品生产过程中,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病原微生物,是展开食品安全检测、推动食品行业走向高质量发展之路的重要保障。在微生物检测技术出现并获得广泛运用之后,可以突破传统检测办法存在的局限和不足,检测灵敏度更高,成本投入更少,检测所需时间更短,同时操作过程较为简单。将微生物检测技术运用在食品安全检测中,既可以满足我国当前食品行业快速发展的阶段需求,也可以确保检测结果的精准有效,使用价值十分突出。因此,需相关技术人员掌握微生物检测技术中不同技术的使用要点,包括免疫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代谢技术、生物传感器技术,以确保生物检测工作的完善性,发挥出微生物检测技术的最大价值。

参考文献

[1]孙树兵.微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J].化工管理,2020(28):161-162.

[2]孟庆辉,唐桂华.PCR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作用分析[J].食品界,2022(6):97-99.

[3]李文娟.微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食品,2022(3):11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