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民歌在初中音乐中的传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05
/ 2

地域民歌在初中音乐中的传承

徐慧

广州市天河区暨南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广东广州  510632

摘要:众所周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国国土广袤,物产丰富,56个民族分布在各个区域,并具备不同的文化特点,每一个区域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民间艺术,而音乐艺术是其中非常关键的一部分,能反映出地域特色,与有关的艺术形式、艺术传承等都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学的时过程中,要对教材进行充分挖掘,并将传统的文化内容和艺术融入到课堂之中,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推动对民族音乐艺术的有效传承,从而实现音乐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地域民歌;初中音乐;传承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地域民歌的传承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师要以课程改革为契机,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有效的音乐课堂教学来激发学生学习地域民歌的兴趣,并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空间,引导学生掌握地域民歌中所蕴含的音乐知识与文化内涵。地理位置与文化多样性是地域民歌得以传承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促进地域民歌传承与发展的有效途径。初中音乐教师要想充分发挥地域民歌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价值,首先就要从教材入手,充分挖掘地方传统音乐文化资源。其次,要积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最后还要注重开展多样化实践活动。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地域民歌传承与发展成为初中音乐教师需要关注和思考的重要课题。

一、民族艺术传承的重要意义

我国作为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发展的智慧结晶,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性格、精神,同时也蕴涵着丰厚的传统文化。但如今,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民歌与社会发展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广大人民群众对它的兴趣也越来越少,这也就导致民歌艺术的传承受到极大的阻碍,更别说将其发扬光大,因此,民歌艺术的传承就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民歌是一种很有艺术价值的东西,其表现方式大都具有一定规律性,因此,我们必须对民歌进行多种表现方式的记载和保护,才能更好地继承不同地域的民歌艺术。而初中音乐教学中地域民歌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认识,还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等。初中音乐教师应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将地域民歌作为重要教学内容融入课堂教学中。对此,在初中音乐课堂中,教师可以将民歌引入到其中,有效地拓宽民歌的传承途径,让学生对歌曲的学习产生浓厚兴趣,让他们对歌曲的艺术有更深刻的认识,并在民歌的影响下,建立起自己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和民族素养,从而让民歌艺术能更好地被传承和弘扬。

二、地域民歌在初中音乐中的传承

(一)通过理论实践结合,促进民歌的传承

在完成所有课程教学的工作和提高教学效率方面,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一个很好教学方式,在初中音乐教学也应如此。然而,纵观目前初中音乐教学学生的学习特点,在学习过程中,他们不但愿意在课堂上跟随教师学习理论知识,还可以进行简单的朗诵。但如果教师不进行引导,对理论知识的研究不深入,实践能力缺乏,就会导致学生的音乐教学效果不佳。从民歌的教育角度来说,歌曲的种类繁多,在不同的地区,它呈现出的表现方式也各不相同。如果学生的视角只限于教室中,那么他们就会缺少关于民歌传承的必备知识储备,同时在实际操作中的欠缺也会造成民歌传承的难度。只有将其与实际相结合,才能推广到更高层次。例如,民歌《绣荷包》,《绣荷包》在全国各地均有流行,不同地域的民歌风格不同,荷包所代表的意义不同,歌手所抒发的情绪也不相同,从而形成不同的旋律。在上课时,教师首先让学生欣赏一首山西歌曲《绣荷包》,然后再从歌曲的意义和西北民间歌曲的特色等几个角度,让学生分析和体会这首歌曲所蕴含的深厚感情。在此基础上,再将学生分为几组,在四川、云南、山东、陕北、陕南等地方,在网上搜索《绣荷包》歌曲,并将这首民歌的由来、内涵等知识进行整理,通过实际的方式,让学生对这首民歌有更好的认识和理解,并进行传承。

(二)通过初中音乐课堂,学习民歌知识

民歌艺术既有丰富的音乐曲目,也有丰富的民歌知识,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需强化对民歌知识的学习,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时代背景和发展历程,从而更好地传承地域民歌,这不仅是学生进行知识学习的重要场所,又是完成对民歌艺术继承和发展的重要舞台,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其优点,进行有效的民歌艺术教育。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该地区的民间音乐进行深入挖掘,让学生以一种崭新的角度去看待当地的民间音乐,并成为民间音乐的继承者。其次,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成长特征和教学需求,将他们所掌握的歌曲内容与教学要求相融合,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歌曲,帮助他们提高音乐素质。而通过这种方式,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又能加强学生地域对民族歌曲的认识,从而达到对民族歌曲进行传承的目的。

(三)合理挖掘利用资源,发挥地域民歌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由于地域民歌的表现形式多样,音乐元素丰富,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艺术享受。但是,目前我国初中音乐教育仍以应试教育为主,忽视对地域民歌的教学价值。同时,初中音乐教师对地域民歌传承存在一定的误区,导致学生对地域民歌没有兴趣。由于初中音乐教材中对地域民歌的内容介绍比较少,导致学生无法深入了解和学习地域民歌,从而导致学生对地域民歌缺乏兴趣。由于初中音乐教师没有充分挖掘和利用地方传统文化资源,导致学生缺乏对地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怀和文化意识,充分发挥地域民歌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价值。

结束语:

总之,地域民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音乐教师要结合学生发展实际需求和地域民歌特点来选择音乐课程内容,并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来促进学生对地域民歌的学习与了解。除此之外,初中音乐教师还要注重对地域民歌进行传承与发展,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对地域民歌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姜玲.论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民歌传承策略[J].北方音乐,2018(8):217-217.

[2]沈德鹏,姜楠.传承地域音乐文化  服务地方文化建设——谈东北民歌在民族声乐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音乐创作,2018(11):175-177.

[3]湛玲.地域文化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传承探讨[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2021(9):0081-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