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品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06
/ 2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品质

熊利 

眉山市彭山区第四小学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会的进步,教育体系不断完善。科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当前的科学教学中,一些教师经常会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并且学生也会受到升学和其他各种各样的压力,导致教师过于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没有正确认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目标,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并且教师会运用练习大量习题的方式来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虽然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生学习的压力逐渐缓解,但还是存在一定的学习压力,长此以往,就会导致教学陷入了死循环的模式,影响到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这对学生日后的发展来说是不利的。科学是一门能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学科,因此,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感受到科学本身的价值,做到学以致用。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学生品质;科学思维

引言

小学阶段是学生综合素质和思维品质发展的重要时期,做好科学教育是培养学生科学理性思维的前提和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寓教于乐、活跃积极的科学课堂发挥着关键作用,潜移默化地在学生心中播下了科学的种子。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具备科学精神和理性思维,使小学科学的教学质量得以提高。而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推动者,有必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有效的探索与创新,在课堂上搭建有效支架,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1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意义

小学科学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小学科学教学,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引导学生逐步去认识科学的本质,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科学思考习惯,投入到科学实践当中,并在此过程形成严谨的科学学习方法。调查结果显示,很多学生认为想要掌握更多的知识就应当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由此可见,思维能力的提升加快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迁移,使学生在科学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举一反三。不仅如此,在学习中还可以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培养,帮助学生学习更多的数学知识,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通过思维能力的有效提升,深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发挥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日后科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教师在科学教学中运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去促进学生理论知识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升,激发学生善于分析的能力,认真专研学习内容,使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积极思考,这就是创新思维能力对学生的要求。促进学生思维能力提升的根本意义在于学生可以独立自主地解决科学难题,使学生产生对知识的求知欲,灵活运用科学知识和创新思维能力解决生活当中遇到问题,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2小学科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教育越来越被人们重视。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科学认识和科学意识的培养。对孩子从小进行培养,为其日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但是现在,有些小学的自然科学课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是我国地区发展不均衡,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各区域之间的教学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从而对科学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现阶段,由于小学科学的教学方式规范化程度不够,从而影响到小学科学的协调发展。由于教师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学生对小学科学的学习不感兴趣,甚至出现厌学的情绪,这严重影响了小学科学的教学效果。所以,小学科学教学要认清具体问题,并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逐步提升学生对小学科学的兴趣,促使小学科学的教学效率提高。

3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创新发展的措施

3.1营造宽松氛围,改变教学思路

轻快和谐、自由灵活的课堂气氛,有益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索兴趣,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摒弃“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活跃气氛,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发言机会和思考空间,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

(1)创设问题情境

受所学知识的难易程度、教师课堂教学风格以及班集体氛围等因素影响,很多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高,不愿主动发言。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该将科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为学生创设相关的问题情境。于课堂开头,教师就要改变传统授课方式,让学生置身于生活情境中学习科学知识。

(2)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由参与者变为引导者,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科学课堂理应紧跟时代,与时俱进,教师除了精心备课,还要借助现代科技手段,使得科学课堂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寓教于乐,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习科学知识,提升思维品质。

3.2坚持知行合一,贯彻科学思维

在科学教育中,要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关系。实践是科学理论的前提,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积极意义,二者紧密结合,不可分离。教师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要将理论与实践,做到知行合一。在这一过程中,还要始终贯彻科学思想和理性思维。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认知习惯,提升思维品质。

(1)注重科学理论实效性

科学理论源于实践生活,又高于实践生活。从哲学角度看,科学本质就是实用主义。纵观人类历史,推动社会变革的除了思想进步,就是科技发展。在小学科学教育过程中,要注重科学知识的实用性,深入浅出,在教学过程中将科学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

(2)用科学思维对待事物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在小学科学教育中,除了讲授课本内容和科学知识,还要传播理性思维和科学精神,用理性思维看待事物,用科学精神对待人与自然。自然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多样环境,人类离不开自然。因此,要用理性的方式对待自然万物,用科学的思维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敬畏自然,保护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要深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坚持科学思维。

3.3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科学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提升科学学科教学有效性的基础,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品质的根本所在,对科学教学效率和质量有着最直接的影响。因此,科学教师一定要具备专业学科素养,并且对科学教育观念和科学知识有深层次的理解和掌握,能够熟练地运用科学知识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首先,需要加强现有科学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培训,定期组织科学教师学习相关科学知识和新的教学理念,培养教师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的意识。其次,整合兼职的科学教师,组建专业的师资队伍,明确科学教师的招聘标准。最后,对目前的科学教师的教师水平和教学资格进行检测,防止出现教师教学内容、目标、方法不明确的情况,为科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保障。

结语

小学生的科学思维品质的培养需要教师使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教学情况,积极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营造一个活跃有趣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为学生今后的理科学习奠定基础,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首春.初中科学课堂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2020(8):17—18.

[2]毛玲娇.让课堂成为学生的“渔场”——浅谈科学课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6(37):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