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如何提高学生的课堂实验效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07
/ 2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提高学生的课堂实验效率

杨茜媛

昆山市城北中心小学校

摘要:为了提升小学科学学生课堂实验探究实践效率,在结合个人工作经验、有关学术观点基础上,分析了小学科学新课标对小学科学教学的影响;讨论了课堂实验探究实践效率的内涵;结合真实案例方式分析了提升学生课堂实验探究实践效率的方案。结果认为遵循探究教学规律,以主题式任务为指引,可以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探究、自我实践等综合能力。

关键词: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课堂实验

一、小学科学新课标对小学科学教学的影响

小学科学新课标当中明确指出,科学学习必须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同时也是科学学习的方式。这就决定了小学科学教学要有以下改变:

1.以人为本

要认真了解学情,根据学生所处阶段以及个体情况,结合教材内容以及科学教学目标来制定合理的探究实践主题,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现场探究实践,保证知识的及时转化。在2018教科版四年级上册《声音》的教学里,需要教师通过简单有效的学前调查来明晰学生在声音领域的基础,例如学生能否结合自身经验判断出声音产生的机制、传播途径等。教师结合调查结果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堂实验主题来引导学生现场动手实践。笔者便是经过学情分析之后,采用了班得瑞音乐形式,来让学生体验声音,感受和谐声音之美;播放一些关于声音研究的视频片段,引发学生兴趣去仔细观察;然后再引导学生通过通过敲打物体、拍击手掌、观察音箱震动等来理解“震动是产生声音的条件”。

2.丰富资源

小学科学课堂实验需要大量的资源,包括视频、图片、器材等。教师需要在课堂开始前反复认真检查资源,要确保探究实践活动拥有丰富的资源支持。要尽量避免因为准备不足导致的课堂临时终止的情况发生,务必要保证学生始终处在探究实践的兴奋状态。在《做一个生态瓶》的课堂实验当中,需要教师发动学校资源(网络视频、图片)、家庭资源(废旧瓶体、植物、昆虫、鱼类),带领学生展开生态瓶设计、制作以及在人为地改变生态瓶环境,观察其中生态表现,并总结出生态瓶中之所以生态平衡的原因。

3.提高师资

主要是需要科学教师专业化,尽可能避免其他学科教师兼职的情况。一般通过专业化培训的科学教师具有一定的课程设计、课堂实验能力。不仅如此,还能够对接双减政策,在课后服务当中对接科学探索等活动,保证科学探究实践向生活当中延伸。

二、小学科学学生课堂实验的内涵

所谓效率指的是在投入相应技术、资源条件下,能够有效利用技术和资源达成设定的目标的一种评价指标。小学科学学生课堂实验效率相对而言就是,小学生在科学利用课堂资源以及相应技术的背景下,形成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并且保证知识转化为能力,可以做到科学学习生活化的评价指标。

1.探究精神

学生对未知事物具有浓烈的探究心理,并且在探究过程中屡败不馁,最终能够解开事物的真相。在《雨水对土地的侵蚀》当中,有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开始思考为什么会发生水土流失?水土流失该如何预防?哪些预防方案最科学有效?这种学生能够自问、思索的精神便是探究精神。当然,学生的探究精神也不是天生具有的,而是在强烈好奇心驱使下通过一次次实践而最终形成的。所以,探究精神和课堂氛围、教学条件、学生自身素养都有着紧密关系。不可否认,一些学生天生好奇心强,在探究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2.实践能力

在《雨水对土地的侵蚀》教学中,学生自问一些问题,并且在实践过程中能够动手设定山脉模型,通过水土流失的模拟去分析具体的防治方案。这就是典型的实践能力。它是保证学生学好科学灵活利用科学知识的关键。以笔者的一位学生为例,他利用洗衣板作为基层,在上边铺上了土壤,然后种植了一些小草,之后用喷壶模拟降雨,通过实验他认为雨量大小、植被厚度等影响到了水土流失水平。从这一点来看,该同学就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

3.知识转化

并非是死记硬背地学习知识,而是将学到的知识用到实践当中,以知识指导实践,并以实践验证知识,在这个过程中达成升华,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果在探究实践当中学生形成了探究精神、改善了实践能力、保证了知识的有效转化,那么这一堂课中学生的探究实践效率也是较高的。

三、提升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课堂实验探究实践效率的方案

在这里以《土壤中有什么》为案例具体分析提升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课堂实验探究实践效率的方案。笔者主要是按照探究式学习规律形成明确主题、推出任务群、现场探究实践、实践结果展示、组间经验分享、教师自我评价等环节。并结合了学生课堂实验探究实践实施情况,形成了以下内容:

1.提前制定探究实践的主题

小学科学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故而要将“能否培养出创新人才”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评价指标[1]。“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需要让学生对课程拥有兴趣,这是根本前提。在学生课堂实验探究实践当中,要求教师联系学生共同拟定具有探索价值、具有趣味性的主题,在主题的激励下让学生进行深层分析、动手尝试并最终获得相应的结论。《土壤中有什么》这一章节名称可以作为主题,但是鉴于激趣,笔者认为可以将《探秘神秘的土壤》等作为主题,这样更容易吸引学生使其形成探究欲望。

2.形成翻转课堂推出任务群

新课标当中指出,小学科学是一门基础性,实践性、综合性课程[2]。笔者考虑到小学科学这一特征,认为制定出合理的任务群,才能让学生在任务驱动下自动地结合知识展开探索和实践。还需要注意的是,《土壤中有什么》必须要对接后续的水土流失以及相应的防治等课程内容。最终,笔者形成了以下任务群:

第一,土壤中有哪些东西?(学生通过课堂观察、实践便可以基本确认土壤的成分)

第二,土壤中为什么会有这些东西?(通过这一问题让学生将土壤和生物关联起来,使得学生认识到土壤的宝贵性)

需要说明的是,任务群的任务用特别字体显示,便于学生关注到任务群,保证学生提前去思考如何完成任务,避免临时抱佛脚的现象发生。

3.课程反思

《探秘神秘的土壤》这一探究实践活动中,笔者认为:在日常课程教学中,不断地结合学生学情,引导学生形成浓厚的探究与实践兴趣是提高学生探究与实践效率的第一因素;打好提前量,要让学生知道即将开展的实践活动的内容并形成具体的计划,是提升学生探究实践能力的第二要素;通过小组对比,激发学生比赛意识,让他们学到对方的闪光点,这是保证学生探究与实践效率提升的第三要素。当然,教师的综合能力包括课程设计能力、信息技术能力、沟通能力、观察能力、引导能力、总结评价能力等都是学生探究与实践效率提升的根本前提。

小学科学课当中提升学生的课堂实验探究实践效率,涉及到了学生探究精神、实践能力、知识转化能力的具体培养。这需要教师结合新课程标准、学生的具体学情、教材内容来做到合理的探究主题以及实践活动。通过对实际案例分析,最终发现培养学生科学学习兴趣、明确探究实践目标、引领学生形成实践方案、进行课堂实验探究实践并进行组间经验交流、教师自我查缺补漏成为了提升学生课堂实验探究实践效率的几个关键点,最终保证整个班级学生科学能力不断上升。

参考文献:

[1]唐皓,陈丽娟,刘键.从创客教育到教育“创课”:小学科学课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探究[J].教育科学论坛,2022(08):39-42.

[2]卢伟平.深度学习视域下的小学科学探究活动策略探析[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2(01):152-154.

[3]张正岗.略谈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J].求学,2021(27):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