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背景下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09
/ 3

网络舆情背景下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研究

李楚楚

(西南民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41)

摘要:网络舆情,即舆情的一种新型表现形式,是民众社会政治观点在网络平台上的反映。网络作为大学生学习交流等活动的重要平台,不仅发挥着强大的工具性功能,其传递的网络舆情,更影响着大学生对社会的认知。新时代网络舆情背景下,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既面临新机遇,又充满新挑战,应当充分发挥不同主体间的强大合力,形成良好的网络舆情环境,增强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

关键词:网络舆情;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突出强调“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1]。互联网作为人们工作、学习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也成为反映各类社情民意等舆情的重要场所。为此,在复杂多样的网络舆情环境下,引导大学生作出正确的政治判断,深化其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尤为重要。

一、网络舆情背景下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机遇

(一)网络内容的全面性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认知

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人们可以借助网络轻松获取各类信息,这为提高大学生的政治认知提供了途径。网络舆情涵盖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所有领域,经济、政治、文化、外交等,从国际时事到民生百态,海量的信息深化了大学生对国家制度、社会政策等政治的了解与认知,同时也拓宽了他们的政治视野。从网络舆情所包含的内容来看,“网络舆论场”作为不同政治立场、价值观念话语权博弈的新场地,其涵盖信息内容庞大,既有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表达,又有西方非主流意识形态价值渗透,其中以主流意识形态为主导的网络舆情占据制高点,发挥正面导向作用,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价值判断,引导他们自觉地辨别与抵制各种非主流意识形态,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

(二)网络交流的及时性有助于增进大学生的情感表达

互联网跨越时空的交互方式,使网络舆情传播具备较高的实时性,大学生的情感交流也更加顺畅。从横向的维度来看,网络舆情的传播态势呈现出由点到面、由散到集的特点,信息传递实现了基本上的零时差。大学生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等客户端,能够第一时间了解社会的热点,传播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或传递社会正能量的舆情信息如果加大宣传,对于观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来说,有利于深化他们对党和国家的情感认同,自觉地增强对党和国家的信念、信任。例如新冠疫情防控的政策安排、实时进度、各地成效迅速在网络传播与转发,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更加坚定党的领导。从空间维度来看,网络舆情传播打破空间跨度的限制,呈现出立体交叉式的传播模式。一个网络热点话题从一个媒体报道转向多媒体报道,从网络媒体转向传统媒体,从小范围转向大范围扩散式传播,拓宽了信息的覆盖面与影响力,适应网络分众化的传播趋势,满足不同受众需求的差异性、多元化的网络需求,为增强不同层次需求的大学生情感表达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网络交流的互动性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主体意识

网络话语赋权的舆情环境生成了全民联动的参与效应,为激发大学生政治主体意识营造了良好氛围。从网络舆情传播主体多元化来看,自媒体的发展打破了传统媒体拥有绝对话语权的局面,实现了公众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网络舆情传播主体既可以是民众、官方媒体,也可以是介于两者之间的网络意见领袖。生活在“后真相”时代的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强烈,但是非辨别能力弱,容易受不权威信息误导。而网络意见领袖以理性的分析、正确方向的引导,能够架起与网民信息互动的桥梁,引起全社会的同频共振,特别是涉及国家主权、民族利益等重要事件或重大灾害面前,通过网络意见领袖的正向引导,有利于聚合社会的整体声音,激发大学生主体意识,增强民族认同感。从网络舆情传播的主体来看,自媒体的发展衍生了“全民麦克风”时代,普通网民充分扮演各种政治认同事件的参与者,利用便捷的媒体平台参与“参政议政、舆论监督”等政治活动。虚拟社会的政治认同群体的互动性,在网络空间营造出“人人都可议政、人人都可参政、人人都可知政”的民主政治氛围,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参与意识、主体意识强烈,网络舆情的全民联动性增强着大家的社会主义主人翁意识,也提升了参与政治活动的意愿。

二、网络舆情背景下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挑战

(一)多元化的价值选择削弱了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

当代大学生生活在21世纪以来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思想呈现出开放性与多元性,同时也表现出盲目性、从众性的心理,既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又容易盲目跟风。一些以非主流价值观为输出内容的网络舆情主体,为将信息的吸引力转化为信息生产力,让“泛自由化”的非主流意识形态占据网络话语场域权力主架构,造成信息的真实性让位信息的经济性、商业性,主流价值观边的乱象,致使大学生陷入政治价值迷茫和政治认知迷失的困境。同时西方话语霸权试图主导网络舆情方向,利用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尚未成熟定型的特点,借助网络话语场域,片面解读中国社会的现实矛盾,恶意制造具有煽动性的政治谣言,扭曲、诋毁、抹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并披着娱乐外衣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将解决中国社会矛盾的方法归结于“宪政民主”“三权分立”“普世价值”等西方方案,试图引起大学生的“情感共鸣”。谣言与意识形态渗透,很容易造成思想迷茫期的大学生出现“主流价值观边缘化危机”,致使他们国家民族观念弱化和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产生质疑。

(二)非理性的舆情信息消解了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

在虚拟社会中,网民可以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性别、国籍等信息,利用网络不受时空场域限制的特性展现与现实生活中不同的自我,通过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使网民自发抱团,网络舆情呈现分化的特点。特别是一些非理性化的观点表达很容易将一些偶发性、局部性、敏感性话题变成公众围观讨论的热点,引起“群体极化”现象。当前中国处在快速发展与矛盾凸显的叠加时期,一些网民因为利益需求不能及时得到满足,对社会现实产生不满,网络空间成为他们发泄情绪的宣泄口,这容易促成网络舆情危机,激化社会矛盾。出现非理性、情绪化甚至试图丑化党和国家形象的网络言论,如果处理不及时不得当,会在短时间内形成强大的舆情危机,对于自我意识较强且尚未树立正确政治观的大学生来说,会消解他们政治理性与辨别能力,削弱对党和国家的信任与情感,特别是使一些缺乏坚定政治信仰的大学生陷入价值选择的困境。

(三)模糊化的舆情信源降低了大学生对媒体信息的信任

相较于传统媒体,网络媒体具有打破时空限制的特性,实现了网络信息的全方位流向,给人们带来海量信息的同时,网络信源也呈现模糊的发展趋势,表现为发布的信息内容没有明确的信息来源,编造现实不存在的信息内容等。特别是一些引用“据说”“网传”等模糊性的信息,肆意在微博、微信、微博等多媒体呈病毒式传播,给出于不良动机制造谣言和发布虚假信息的人创造了条件,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生活在“后真相”时代的大学生,猎奇心较重,易相信一些碎片化、模糊性的网络信息,进而导致政治价值判断标准被模糊,极大增加了他们对网络政治信息的甄别难度。同时,网络舆情呈现泛娱乐化的传播倾向,挑战着政治话语的严肃性和理论性,导致主流权威被恶搞,容易降低主流意识形态思想的权威,消解大学生的责任意识,甚至出现冷漠的情绪。

三、网络舆情背景下增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路径

(一)国家牢牢掌握主流意识形态的领导权

政府有关部门应增强主动引领网络思想舆论意识的能力,进一步完善网络立法,加强网络监管,规范公民网络参与秩序。首先,要加快网络立法建立网络法治秩序,通过“依法治网”,营造公平、正义的网络环境;实行网民注册实名制,对网络造谣者给予严厉惩罚。通过明确网络空间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对网民的网络行为进行一定约束,使其自觉地承担净化网络舆论的社会责任,只有这样才能净化网络空间环境,将负面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侵蚀降到最低。其次,面对重大网络舆情事件,依据不同影响程度划分等级并采取对应的举措。坚持早发现、及时制止的办法,对突发网络舆情迅速按预案,对于具有煽动性、攻击性的政治言论和渗透西方政治色彩的意识形态进行屏蔽或删除,让真正正面的网络信息内容占据主阵地,源头上反对西方国家的网络霸权。

)媒体打造风清气正的网络舆情环境

网络媒体不仅为网络舆情的产生、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便利的平台和渠道,而且扮演着推手的重要角色,主导着网络舆情的价值判断和发展方向。为此,网络媒体自律意识的强化、自治能力的提升,都将有助于净化网络社会环境。第一,网络媒体人应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积极开展正面的宣传工作,传递社会的正能量、好故事、好声音,觉抵制“标题党”造谣传恶等行为,提高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权威性、准确性。第二,网络媒体公司应加强内部管理,形成良好的公司氛围,引导员工树立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不能一味追求流量而丧失道德底线,为大学生及网民提供健康和谐的网络社会。第三,媒体应坚持“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创新,制作满足新时代大学生精神文化需求的内容,以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道路、理论、文化的认同感,提升对我国优秀文化的兴趣。

(三)高校创新大学生价值引导机制

高校作为立德树人的主阵地,要充分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借助学校官方网页、公众号、视频号等多样的传递方式与科学权威的解释,加强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政治认知,通过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解析现实问题,帮助大学生深入认清各种社会思潮的本质。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把培养承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当作政治责任与任务,加强和学生间的互动与联系,了解他们关注的时事热点、政治议题,并给予分析和正确引导。另一方面,针对在网络存在的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趋向,学校要及时研判,在批判与引导中使非主流意识形态失去可信度,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价值判断,增强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王霞.高校网络舆情视角下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2,(05).

[3]吴琼.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困境及提升路径[J].科学社主义,2017(01).

[4]韩继伟,李治勇.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24).

[5]张家冀.试论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侵蚀与重塑[J].现代交际,2017(04).

[6]王凯丽,陈树文.网络舆情环境下大学生政治认同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20(02).

本项目得到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型科研项目(项目编号:YB2022556)资助


①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43-4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