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读本》教学之我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16
/ 2

小学高年级《读本》教学之我见

曾庆会

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城西学校

内容摘要:本文阐述了小学高段《读本》进课堂的教学实践过程。《读本》进课程是思政课建设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作为一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我们应在深入研究教材内容,准确把握教材结构的基础上,精心设计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活动,如开展社会调查,了解国家在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方面做出的努力。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如与信息技术进行融合,丰富课堂呈现的形式,降低学习的难度,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加深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   读本    教学

2021年秋期开始,全国各地大中小学校开始使用《读本》这套教材。我也有幸成为学校第一批教学该教材的教师。作为实践者,没有太多前人的经验可借鉴,在这一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摸索着前行,不断反思总结,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对小学高段《读本》教学产生了一些自己的思考。

作为一名思想教育工作者,我们首先应该明确一点,我们的教育是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答案显而易见,当然是为国家培养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学须先立志。志既立,则学问可次第着力。立志不定,终不济事。”小学阶段是立志的启蒙阶段,是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离不开对他们思想的正确引领。《读本》浓缩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学习它,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我们的祖国,了解我们的时代,我们的生活,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

一、深入研究教材,把握教材结构

作为道德与法治课老师,我们必须要认识到自己所承担课程的重要作用: 将承载着祖国未来、民族希望的青少年引上思想的“正路”。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学习,在积累知识的同时加强自身思想政治修养,用自己扎实的知识教育学生,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影响学生。教学之前,我们要深入研究教材,把握教材的结构和体系,对所要教学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并分析、对比、思考,将《读本》的教学与《道德法治》的教学有机结合,提高课堂的容量和效率。

小学高年级《读本》一共安排了14讲内容,每讲由两到三个小节组成。每一节的标题,都是“金句”,都饱含深意,其中的道理值得细细品味。每一讲都从一个相关的故事或案例导入,拉近了学生与教材的距离,让学生在情景中自然进入新课的学习。每一讲里面的内容都有很高的政治站位,理论性很强,教材在阐述该讲主题时又做了小的分解,变成以小节为单位的内容,体现了说理的层层递进与深入。而且在讲述时用小学生能理解的比较通俗的语言,列举他们熟悉的事例,循序渐进地阐述。

二、优化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

小学生感性思维强,理性思维弱。像《读本》这样理论性比较强的课程,学生自身学习兴趣不足,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教学方式的选择和教学内容的设计。将教材内容设计成有趣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一个个的学习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学习知识。如第8讲“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的教学。教材以中国女排的故事导入课题,由于学生对女排的了解有限,我就将教材中的文字叙述改为视频来呈现:学生观看《风雨彩虹,铿锵玫瑰》作为背景音乐的中国女排精彩集锦,将教材中文字讲述的女排“五连冠”历程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同学们面前。在《风雨彩虹,铿锵玫瑰》这首让人热血沸腾的歌曲烘托下,学生很容易就感受到了女排那种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接着让学生谈谈观后感受,顺势引入主题,我们每个人、每个组织要想完成一件大事,都不能没有精神,作为一个国家,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同样需要精神的力量。在第二小节心有榜样部分,教材提到心有榜样,就是要学习英雄人物、先进人物、美好事物,在学习中养成好的思想品德追求。然后列举了各行各业的榜样。这些榜样只有一个统称,如航天英雄、劳动模范、青年志愿者......这样的介绍还是离学生比较远,知识面窄的学生对有些行业可能连一个代表人物也不知道,更别说了解他们的具体事迹了。其实除了书中列举的榜样人物,我们的周边也有很多榜样,他们有的或许是代表地方参加上级比赛获得较高关注的行业精英,也可能是“退休不褪色、越老越先进”的退休干部,甚至可以是学校内部涌现出来的优秀师生......如果能打开学生的思路,让他们课前分类收集榜样的事迹,教材中、生活中一个个冷冰冰的名字一定会变得有血有肉,具体可感。于是我设计了让每位学生课前搜集1-2个榜样的事迹,课堂上设置“感动中国”颁奖礼的情景,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选1位榜样为他们写颁奖词。在全班展示环节,让学生深情朗读为榜样们所写的颁奖词,感受榜样的力量。像这样,通过课前资料的收集,课中情境的创设,学生对教材中的内容理解得更深入,学习也就更有效了。

三、围绕《读本》,注重学科融合

小学阶段学习《读本》,重在启蒙引导,我们的思想教育要如春风化雨般滋润学生心田,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埋下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种子。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知识的融汇,学科的融合,注意和生活相结合,多管齐下,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指南》明确指出,小学道德与法治作为思政课程,是落实思想进课程教材的主渠道。所以《读本》的学习一定要与《道德与法治》的学习结合起来,互为补充。如第2讲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这一讲介绍了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人民的“主心骨”,它的作用就好比“定海神针”,它将坚定不移地带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梦。而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百年追梦,复兴中华。”详细介绍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背景,在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过程中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以及新中国成立后领导国家逐渐走向繁荣富强。你看,这两套教材中有如此多重合的内容,我们完全可以进行有机的整合,让两者互相补充。

此外,生活中处处都有教育的素材,《读本》中的很多内容在生活中就有很好的体现。如第9讲“蛋糕”做大了同时要分好讲到,目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到了一定高度,但在教育、医疗、居住等方面发展不均的情况仍比较严重。使人们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是国家一直想努力达成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些目标,这些年国家积极推进“精准扶贫”,“教育均衡”,“医疗改革”等举措。我们在生活中也真实看到了这一些举措带给人们的实惠。有些学生自家就是精准扶贫户,不仅看到了各级扶贫干部对他们家庭的关心和帮扶,还直接享受到了减免课后服务费、获得生活补助等经济实惠。在学习这些内容时,我们让学生走进社会,通过询问大人,网络查找,实地考察等方式,能真实感受到社会面貌的变化,人们生活的变化,国家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改善人民生活方面所做出的不懈努力。

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思想教育工作者一项长期而重要的任务。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遵循少年儿童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灵活选择教学方式,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注重反思与总结,扎扎实实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国家教材委员会关于印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指南》的通识   360A26-99-2021-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