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策略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18
/ 2

“双减”政策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策略探究

陈汉川

湖北省洪湖市戴家场镇中心学校433204

摘要:现阶段,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仍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小学数学作业的作用难以发挥,对学生的能力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对此,本文基于“双减”背景,对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原则、作业设计策略进行探讨,并对作业批改的有效方法进行分析,旨在提升小学数学作业实效,发挥数学作业的作用,为学生的知识能力发展提供助力。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引言

当数学课堂教学工作结束之后,数学教师为了检查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需要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为了让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升,教师应针对过去比较单一化的作业设计方式进行改革,大胆创新,让作业设计更加具有针对性,这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本文主要针对双减政策下如何有效提升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展开探究。

1、“双减”教育政策的主要内涵

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受到了应试教育思想的深刻影响,更加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在数学课堂上,教师不注意分析学生的具体学习状况,盲目地把理论知识灌输给他们。随着教师对数学知识的长期灌输,学生就会容易产生负面的情感,而个体的学习动力也会下降。在这种情况下,为进一步改善数学教学效果,减少课后作业负荷对学生造成的压力,我国出台了“双减”的教育方针,强调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分析,为学生提供有目标的学习策略,并科学设计课后作业,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现阶段小学数学作业布置存在的问题

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业在夯实学生知识基础、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现阶段,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仍存在一定问题。具体而言,数学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在数学作业设计过程中,部分教师未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思维能力发展目标,对作业进行整体性和细致性设计,仍以计算为主要形式来机械化训练学生的思维。这种数学作业形式,难以达到高效应用作业的效果,甚至会对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及思维能力发展产生不利影响。(2)数学作业设计的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及数学知识应用能力,但在数学作业设计过程中,部分教师缺乏生活性思考,多设计解题式作业以夯实学生知识基础。这种数学作业形式,难以有效激发学生的知识学习兴趣和提升其知识应用能力和思维能力。(3)从数学作业设计目的来看,大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单纯以提高学生考试成绩为目标设置数学作业,未注重作业内容的实用性,难以启发学生思考、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

3、“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策略

3.1控制作业数量,提升作业质量

学习应该是一种劳动与娱乐相结合的活动,如果教师强制要求学生完成数学作业,则会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反感。因此,老师在给学生布置作业的时候,要注意控制作业的总体数量,提高作业的整体质量。在课堂上,我们可以选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能够激发学生思考能力的习题,通过这种习题练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的好奇心,节省他们的学习时间和发展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在身体和精神上得到宽慰。同时,作业的数目也会降低,教师会有足够的空闲来对每个同学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然后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学习是一种不断提升自己的过程,作业设计要有趣味。但是,现在许多学生一提起数学,就会想到困难、复杂的练习,从而使他们对数学的学习提不起兴趣。要改变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探索,必须在课堂上进行创造性的教学,同时还要给他们布置一些有趣的课外作业。比如,为了培养孩子的运算能力,老师可以让孩子跟着妈妈去买菜,然后帮妈妈算帐,这样就可以增加他们的运算能力。同时,在向学生介绍有关统计图表的课程时,老师也会给学生安排一些日常的统计资料,例如:路口的汽车、学生的平均分数等等。同时,在安排作业的时候,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做不同层次的作业。例如,对于高水平的学生,老师可以为他们提供有一定难度的计算题目,而对于学习较差的学生可以为他们不知一些基本的计算题目,以便找出学生存在的问题。

3.2关注兴趣设计游戏作业,增强自主学习情感

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教师应着眼于学生的天性,顺应学生的学习意愿,满足学生的课后学习要求,设计形式新颖、趣味性强的游戏作业,让学生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回顾、复习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形成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以“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一课的作业布置为例,为了使学生充分掌握9加几和相应的几加9的进位加法计算方法,使学生产生主动进行课后探究的学习意识,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兴趣设计游戏作业:①气球游戏。在不同气球上写数字1~9,随机将气球发给学生,让学生手持气球与另一个气球组成一个小组,并回答这个小组代表9加几,比如气球1和气球5组成一个小组,可说成这个小组代表9+6。这样,让学生在随意组合的过程中主动探索9加几的相关问题,增强学习趣味性;②闯关游戏。以小组为单位组成闯关小队,将1+9、2+9、3+9、4+9依次作为关卡,让学生在闯关过程中口算,答对即为闯关成功,答错重新闯关,通过闯关游戏训练学生的临场反应能力,促使学生快速掌握进位加法知识。

3.3设计分层化作业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特点,对于不同学习进度的学生而言,如果布置统一的数学作业,就容易出现与教师预期相反的检验效果。难度过低的作业,会使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产生厌烦心理;难度过高的作业,会使学习进度比较慢的学生产生畏惧心理。所以,在“双减”背景下,为了有效地促进小学数学作业发挥实际效用,教师要设计分层化作业,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具有针对性的作业。比如,教师在教授完“运算定律”这一节内容之后,就可以为学生设计分层化的作业来让学生探究并发现加法交换率和结合率,掌握加法运算定律的意义,初步感知代数思想,并合理运用,正确地分析题目,用正确的算式表达并解答问题,养成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教师可以适当地借助信息技术来设计分层化作业,增强作业的科学性。比如,通过网络学习平台布置作业。在学习平台上,教师可以先结合课程主要内容以及设定的课程目标布置统一的作业,通过让学生完成这些作业区分出不同学生的学习层次,初步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调整分层化作业的设计。接着,教师可在数据平台上利用信息技术,结合大数据分析生成学生的个人学习数据,使作业设计和课程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教师结合数据以及自己平常所观察的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形成分层化作业设计的标准。教师可根据三种不同的标准将学生分组,为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对于学习进度比较快的学生,教师要布置具有挑战性的作业,设计新颖的作业形式;对于学习水平中等的学生,教师要布置基于基础知识的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作业;对于学习进度比较慢的学生,作业设计要聚焦于基础知识的巩固提升上。给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分层化的作业,能够确保每一个学生在完成符合自己能力的作业的基础上获得能力的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让“双减”政策真正落地,保障作业的整体质量是相当必要的。具体而言,教师需要充分结合信息技术、学科综合等手段,布置趣味化、个性化、实践性的作业。教师通过多种方法优化作业形式,能够更好地做好作业的减负提质工作,在“双减”限制作业量的情况下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和素养。

参考文献

[1]赵世强.“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策略探究[J].学周刊,2022(33):60—62.

[2]张惠华.“双减”背景下农村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探究——以《圆柱与圆锥》为例[J].试题与研究,2022(32):43—45.

[3]李海燕.绿色作业:“双减”政策下的数学作业变革[J].江西教育,2022(36):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