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如何进行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4
/ 2

探讨如何进行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教学

陈军

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第三完全小学    565300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阅读水平,已成为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对小学生进行阅读教育,既能提升其文化素养,又能为其今后的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从几方面分析了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五年级;阅读

引言:

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具有着一种启蒙的作用,语文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语文阅读技能的培养。尽管与刚刚开始学习语言的时候相比,五年级的孩子的知识接受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年龄的关系,他们的性格仍然比较爱玩爱闹,而且很可能会分心。在进行课堂的阅读教育时,要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制定出适合他们的教育方案。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学生进行高效的教学的前提和依据。所以,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语文老师要将孩子们的读书积极性进行充分地调动,这就要求老师们运用一些科学的教育策略和方式,提高孩子们的读书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1]。比如,在《落花生》一节课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设计一些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比如:“母亲为什么要在茅草亭过收获节?”教师通过强调这句话,让学生进行自主地思考,让他们感受到在收获的季节,只有室外劳动环境中才能感受到收获的喜悦。比如,在《牧场之国》和《鸟的天堂》这两篇写风景的作文中,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把风景名胜的风景呈现给学生,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二、开展互动式教学

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运用多种方法,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目前,语文阅读课主要采取的是授课和问题相结合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一个简单的引子,使学生的思想有所散开,但没有完全散开。然后就是对生字的解释,对课文的解读,这个过程都是老师在主导,而同学在一种被动的情况下进行。最后,老师给了一个全文的小结,但这个小结并没有引起同学们的深思,更谈不上什么提升。在课堂上,老师要转变课堂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要适时地加入情境等新的教学方式。“情境”的创造要求老师为学生营造出与课文的高度吻合的“情境”。在教学中,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思考[3]

比如,在开展《牛郎织女》教学时,我们可以设置一些情景,比如七夕习俗,比如中国的传说,然后把情景设置的方式应用于整个文本的解释。要使课堂生动活泼,使学生由纯粹的听众变成积极的参与者。

三、关注语言特色

在《祖父的园子》教学中,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对园中情景进行联系,为了更好地加深学生的阅读经验,可以对作者的创作特征进行剖析,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一些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启发意义的问题:“作者在第13自然段中描绘园中美景时,常用了哪些连接词?以激活和发散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地进行知识的学习,并将“愿意……就……”的核心句型牢牢地把握住。然后,老师可让孩子们对这一句型进行变形,把文章里的句型替换为其它句子来进行模仿,比较文章里的句型和自己所写的句子之间的差异,感受到作家的创作技巧。这种方式既可以推动阅读与写作的融合,又可以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加深对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的体会,从而达到情感的升华。在此过程中,老师要充分地起到自己的教育指导效果,为学生们归纳出作者的语言特点,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效果,增强他们的阅读自信和成就感。比如,老师可以对“平淡叙事写景中蕴藏着强烈的抒情”的创作特征进行归纳,并指导学生对作者的创作技巧展开分析,并激励他们将自己的体会与想法表达出来,最大限度地将他们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之后再与学生对作者作品的评价相融合,从而深化对作者语言特色的了解与把握。

四、把握作者情感

萧红的《祖父的园子》是对自己儿时的一种回忆,同时也是对自己儿时的一种怀念,一种对无忧无虑的童年的一种怀念。文章的语言简单而又生动,直率而又不失深意。因为五年级的学生的认识和思考能力还不够完善,所以一些学生在读这段课文的时候,往往只会对文本中的一些浅显的词语产生兴趣,难以达到对文本中隐藏的情感和思想的深层感受。针对这种情况,在让学生对文章的关键句式、对作者语言特征有所了解的前提下,根据他们的现实生活经历,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充满感情地展开对文章的欣赏,最终达到对文章情感进行更仔细、更深刻的体悟的目的。比如,当同学们对这段文字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老师可以根据这段文字的写作环境提出问题:“《祖父的园子》是在作者爷爷去世多年之后写的。作家在那几年里一直思念着这个花园。有些学生说,他们永远也忘不了幼儿园生活,在那儿他们认识了许多朋友;一些同学说他们永远忘不了老屋旁边的一片树林,由于在那儿可以自由自在;还有一些学生说,自己永远也忘不了家乡附近的那个池塘,在每年的夏天,自己就能跟家乡的小朋友一起钓鱼、抓虾,这让他们感到非常满足。在回忆中,学生的情绪与思维都会被完全激发出来。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再次引领学生去读《祖父的园子》,这样,学生就会在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中去读课文,让学生联想画面,感知环境,享受到作者所描绘的美景,更可以让学生从文本中感受到作者的独特的文字风格和借景表达的写作手法,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并使他们的情绪和思维得到更深层次的升华。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可以进行更多的自主阅读,或者在阅读中进行更多的思考,从而达到掌握阅读的目的。通过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阅读能力,学生能够夯实基础,将更多精力投入到阅读中,不断积累语文知识。

参考文献:

[1] 沈筱艳.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科普童话,2023(5):43-45.

[2] 龚辉芳.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优化策略的研究[J]. 科普童话,2023(9):130-132.

[3] 李晖. 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融合[J]. 科普童话,2023(10):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