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期父职教育的重要性及实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4
/ 2

幼儿期父职教育的重要性及实施

周正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刘海粟幼儿园,江苏 常州 213100

摘要: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认为父亲不参与孩子的教育是正常的,而父亲们自己也没有意识到不利影响。其实,“父亲”这一角色,是孩子成长过程一股特别的力量,父职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积极而又重要的作用。我们听到最多的是爸爸上班太忙了,他要赚钱养家,爸爸就应该在外面工作,教育孩子那是妈妈的事,爸爸可以不用参与……殊不知这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

关键词:父亲;幼儿;父职教育;重要性

引言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与示范作用无法代替,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父母在幼儿教育中的参与度或比例处于失衡状态,“父亲缺位”的现象成为常态。无论幼儿园家长会、各种家园互动的亲子活动,还是幼儿园开放日、教育讲座,我们看到的总是妈妈的身影,爸爸很难现身。长久以来,多数家庭甚至母亲也接受并习惯了这样的家庭分工,虽然对父亲参与幼儿教养的责任和重要性有所认识,但没有更好地改变现状,促进父亲进行教育输出和互动平台的构建。

1幼儿父职教育的内涵剖析

目前,学术界对于“父职教育”主要存在两种解释:一种将其理解为“父性教育”,即由父亲实施,给孩子提供具有父亲角色特点的教育,这一解释侧重于父亲应该履行的教养责任和义务;另一种解释则是从“家长教育”或“亲职教育”的内涵中引申出来,认为父职教育是家长教育或父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教育最早由美国教育倡导者马思·高顿提出,引入中国台湾地区后被译为亲职教育,21世纪初中国大陆学者开始沿用这一概念。其理念是:做父母是一份职业,需要通过职前和在职培训不断提高父母的育儿水平,以帮助其与孩子形成积极的亲子关系,促进孩子的成长与发展。因此,亲职教育是对父母的一种教育,父母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学习获取教养子女的方法,不断提升其教养能力和水平,从而更有效地担当父母角色。基于亲职教育的内涵,本研究将幼儿父职教育定义为:以3—6岁幼儿的父亲为教育对象,专门针对父亲这一角色开展有关学习与教育的活动,通过制订相应的教育方案与课程实施,为父亲提供受教育的机会,旨在提升父亲的教养素质,从而更好地胜任父亲这一角色。

2幼儿父职教育实施面临的困境

2.1社会资源利用率低

《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统筹协调各类社会资源单位,积极引导多元社会主体参与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利用各类社会资源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实践活动。《家庭教育促进法》中也对社区、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早期教育服务机构、医疗保健机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新闻媒体、家庭教育服务机构等各类社会资源协同推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进行了相关规定。由此可见,家庭教育指导的有效开展需要社会各界资源的参与,父职教育的开展同样离不开各类社会资源的共同努力。而当前各类社会资源在幼儿父职教育中的参与度都比较低,社会上专门提供父职教育服务的机构几乎为零,社区内针对幼儿父亲开展的讲座和报告较少,其他社会资源单位指导父职教育的作用微乎其微。此外,新闻媒体也没有发挥强大的宣传作用,父亲们无法获取父职教育活动开展的有关信息。

2.2尚未形成专业的指导人员队伍

《家庭教育促进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组织建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专业队伍,加强对专业人员的培养,鼓励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参与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显然,家庭教育指导工作需要大量懂家庭教育指导的专业人员参与,这是其高质量开展的重要保障。而目前,我国幼儿父职教育的开展尚未形成专业的指导人员队伍。一方面,现阶段参与幼儿父职教育指导人员的数量较少,主要以幼儿教师和部分专家学者为主,这不利于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风潮,因此父职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都难以得到保障,更谈不上质量的提升;另一方面,没有形成完备的培训机制和持续性的评价与质量提升系统,父职教育指导人员缺少获取专业知识的渠道,也缺乏不断改进自身服务的动力,从而导致其专业性较差。

3幼儿期父职教育实施的对策

3.1爸爸助教活动

爸爸助教活动是丰富并创新幼儿园教学方式,增强幼儿教育感受和体验,发挥爸爸们不同岗位的专业优势,同时引领更多爸爸了解孩子的学习与生活,走进孩子成长的最有效的一种形式。从活动准备到活动进行,爸爸们做足“功课”,个个“有备而来”,在活动中展现着专属于“爸爸”的超能量。每位爸爸都用孩子们浅显易懂的语言讲解着,用直观的教具演示着,孩子们也专注地倾听着“爸爸老师”的讲课。在好奇和兴奋中,愉快地学到了新的生活常识和本领。通过爸爸助教活动的参与体验,爸爸们能够深度参与并感知孩子们的幼儿园学习生活,同时认识到幼儿教师的不易和专业性,从而强化幼儿教育意识与父职责任意识,积极配合教师做好家园共育工作,提高家庭教育质量。

3.2构建专业化的指导人员队伍,统筹推进指导工作

幼儿父职教育指导人员的数量和专业性直接影响幼儿父职教育开展的进度和质量,因此,应依据“边普及边提高”的原则,在增加父职教育指导人员数量的同时,给予定期的科学培训,提高指导人员的服务质量,构建更具专业性的指导人员队伍,统筹推进父职教育工作。一方面,应拓宽父职教育指导人员的来源渠道,可与当地高校、科研机构、幼儿园、社区等建立合作关系,吸纳行业专家、学者、大学生、幼儿教师、社区志愿者等积极参与进来,构建多层次的服务梯队。另一方面,在开展父职指导教育活动前采取集体教学或小范围观摩学习的方式进行职前培训,包括指导理念、专业知识、沟通能力、相关课程的实施等;在指导过程中,定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针对过程中的问题展开交流,互相学习。此外,成立专业的督导队伍,收集阶段性评估信息,定期对每一位指导人员的服务质量进行评估与指导,为服务质量的改进提供参考依据,对个别能力比较弱的指导人员给予单独培训,从而提升团队指导人员的专业性。

3.3出台专门性的法律法规,提供制度保障

法律法规具有权威性与公信力,是有效推进幼儿父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国家应从法律层面制定父职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父职教育指导方面的制度制定,通过制度配置资源,为父职教育提供支持。一方面,从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角度,对经费投入、机构和站点建设等政府职责进行规定,如厘清父职教育牵头部门与责任主体,建立有效的父职教育工作监督评价机制,完善对各政府、各部门的绩效评价考核制度,设立专门的第三方考评部门评估父职教育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经费使用等情况,以确保父职教育服务工作落到实处;另一方面,为保障父职教育指导服务的专业性和有效性,国家需出台专门性的法律文件,制定父职教育指导师从业标准,明确从业人员的资格要求,列明其应具备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例如,我国台湾地区规定家庭教育专业人员须向教育行政部门申请认定;美国的家庭教育指导师制度也对家庭教育指导师的申请资格做出了基本规定,这些都可以为我国幼儿父职教育法律法规的制定提供借鉴。

结束语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职教育是不可或缺的,希望每个爸爸都能认识到自己的重要性,做优秀的爸爸,陪伴孩子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吴航,朱嫚嫚,刘雯.幼儿父亲参与父职教育的意愿及其阻碍因素[J].学前教育研究,2012(11):34-40

.[2]范洁琼.国际早期儿童家庭亲职教育项目的经验与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2016(1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