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出血的内科保守治疗 56 例临床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31
/ 3

高血压脑出血的内科保守治疗 56 例临床疗效分析

莫鹏

定西市第二人民医院, 甘肃  定西 743000

【摘要】目的:分析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内科保守治疗效果。方法:选取 2021 年 1 月—2023年 2 月高血压脑出血患者 56 例,将其按住院病历编号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 28 例与对照组 28 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脑蛋白水解物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 2 周后疗效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缺损评分相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值无明显差异 P>0. 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 P<0. 05。结论:将脑蛋白水解物应用于高血脑出血患者治疗中,其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对改善患者预后效果及减轻社会与家庭负担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常规治疗;脑蛋白水解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由高血压所致脑出血在临床上是较常见疾病类型,其是由于机体长期处于高血压状态,致使脑底小动脉出现病理性改变,局部形成小动脉瘤,在外界因素影响机体血压水平值剧烈升高情况下,小动脉瘤破裂,导致血管出血[1]。高血压性脑出血具有发病急骤、病情发展快速等特点,临床致残率与致死率均较高。目前,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血压性脑出血死亡率已得到有效控制,但多数患者治愈后常会遗留程度不同的后遗症状,影响患者正常生活与工作。为了探讨改善患者预后效果有效方法,本文选取高血压脑出血患者 28 例,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脑蛋白水解物治疗,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 2021 年 1 月—2023 年 2 月高血压脑出血患者 56 例, 其中:男 31 例,女 25 例;年龄在 42—81 岁,平均年龄为 60.4±8.3 岁;患者高血压病程在 2—27 年,平均病程为 7.9±2.4 年。患者出血部位分为:基底节区 43 例;丘脑出血 9 例;小脑出血 2 例;脑室出血2 例。入选标准:脑出血量低于 30ml 患者;不宜采用手术方法治疗患者。排除标准:原发性脑出血患者;呼吸衰竭患者;心、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将其按住院病历编号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有患者 28 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程、出血部位等方

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其相关资料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治疗:采用 20%甘露醇 125ml 静脉滴注 Q8h 或 Q12h; 甘油果糖 250ml 静脉滴注 Q12h,两种药物交替使用行脱水,降脑压治疗(对于肾功能不全患者只采用甘油果糖脱水,降脑压治疗) ;采用奥美拉唑 40mg 静脉滴注,以保护胃粘膜;对于有感染症状患者,采用头孢噻肟钠 2-6g 静脉滴注行抗感染治疗;对于意识不清患者,采用醒脑静 10-20ml 静脉滴注,以促进患者清醒。同时根据患者病情,给予患者吸氧、加强临床护理,以保证呼吸道通畅及预防并发症发生。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脑蛋白水解物治疗: (1)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由吉林津升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20051032。 (2)应用方法: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给予 0.9%氯化钠注射液 250ml+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 120mg 静脉滴注,日 1 次,连续治疗 2 周。

1. 3 评价指标

采用 NHISS 量表对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2]:从患者意识、凝视、视野、面瘫、上肢运动、下肢运动、共济失调、感觉、语言、构音障碍、忽视症、说明等方面表现情况对其进行评分。总评分值 36 分,评分值越高表明患者整体功能越差。

1. 4 统计学处理

使用 SPSS 13.0 软件对两组数据行统计学分析,以均数±标准差为计量资料表示方法,采用 t 检验;以百分率为计数资料表示方法,采用卡方检验,P<0.05 时显示两组数据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相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值无明显差异 P>0.05;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详见表一。

表一: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分)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

28

19.4±5.2

11.6±2.5

对照组

28

19.1±4.8

15.7±2.9

T值

0.000

8.17

P值

P>0.05

P<0.05

3 讨 论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改变及老龄人口数量增加,高血压性脑出血在临床上也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据相关资料统计[3]:高血压引发脑出血发病率约占脑出血患者总数的 60%左右,其是高血压严重并发症之一。近些年来,随着医疗技术不断发展,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经临床积极治疗,有效提高了救治率,但多数患者治愈后均会遗留程度不同的后遗症状,不仅影响患者正常生活与工作,而且还会给社会及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在提高临床救治成功率同时,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是降低患者残疾程度的关键。

脑蛋白水解物属肽能神经营养类药物,其是从猪脑组织中提取的衍生物,主要含有核苷酸、多肽基因、神经营养因子、神经递质等生物活性成分,能够对中枢神经直接产生作用,改善和调节神经元代谢,诱导神经元分化,具有保护神经细胞功能。另外,脑蛋白水解物还可提高脑内蛋白质合成率,改善脑组织能量代谢,从而达到促进脑神经细胞恢复的效果。

从本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治疗 2 周后神经功能恢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与李爱兰等人研究结果相符[4],这一结果提示出:对于高血压性脑出血采用脑蛋白水解物辅助治疗,疗效确切,对改善患者预后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另外,保守治疗费用低、损伤小、简便易行,更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红梅.奥拉西坦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评价[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 07(17): 113-114.

[2] 苏永峰.奥拉西坦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认知和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效果观察[J]. 中国医药科学, 2013, 03(9): 93-94.

[3] 朱崇惠.高血压脑出血的致病因素及临床救治措施[J].中外医疗, 2014, 33(6): 74-75.

[4] 李爱兰.奥拉西坦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评价[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 16(19): 94-94.

[5]  姚娟,曾宪涛,高悦,等.川芎嗪与硫酸镁用于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疗效的 Meta 分析[J]. 微循环学杂志. 2011,21(03) :49-53

[6]  王红丽.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治疗中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疗效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06(19) :173-174

[7]  郝利霞,尚莉莉,茹渤.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疗效分析[J]. 社区医学杂志. 2014,12(06) :162163

[8]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Spontaneous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A Guideline for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J]. Hemphill J Claude;;Greenberg Steven M;;Anderson Craig S;;Becker Kyra;;Bendok Bernard R;;Cushman Mary;;Fung Gordon L;;Goldstein Joshua N;;Macdonald R Loch;;Mitchell Pamela H;;Scott Phillip A;;Selim Magdy H;;Woo Daniel.Stroke,2015(7)

[9] Intensive blood pressure control during the hyperacute phase of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n patients at risk for resistant hypertension: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J]. Kerry M. Mohrien;;Lucas Elijovich;;Garrett T. Venable;;Douglas R. Taylor;;G. Morgan Jones.Journal of Critical Care,2015(2)

[10] The Clinical Association of the 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 with the Target Organ Damage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 with Chronic Kidney Disease[J]. .Journal of Korean Medical Science,2014(7)

[11] Safety and efficacy of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plus alteplase in intracerebral haemorrhage evacuation (MISTIE):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open-label, phase 2 trial[J]. Daniel F Hanley;;Richard E Thompson;;John Muschelli;;Michael Rosenblum;;Nichol McBee;;Karen Lane;;Amanda J Bistran-Hall;;Steven W Mayo;;Penelope Keyl;;Dheeraj Gandhi;;Tim C Morgan;;Natalie Ullman;;W Andrew Mould;;J Ricardo Carhuapoma;;Carlos Kase;;Wendy Ziai;;Carol B Thompson;;Gayane Yenokyan;;Emily Huang;;William C Broaddus;;R Scott Graham;;E Francois Aldrich;;Robert Dodd;;Cristanne Wijman;;Jean-Louis Caron;;Judy Huang;;Paul Camarata;;A David Mendelow;;Barbara Gregson;;Scott Janis;;Paul Vespa;;Neil Martin.The Lancet Neurology,2016(12)

[12] The Role Oxidative Stress in the Pathogenesis of Eye Diseases: Current Status and a Dual Role of Physical Activity.[J]. Kruk Joanna;;Kubasik-Kladna Katarzyna;;Aboul-Enein Hassan Y.Mini reviews in medicinal chemistry,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