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游戏化中幼儿教师的深度观察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31
/ 2

课程游戏化中幼儿教师的深度观察探讨

李梦梦

宁波市宁海县黄坛镇中心幼儿园 315608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幼儿教育要以游戏活动为基本,将游戏寓于教育中的各项活动中。游戏是幼儿教育的基本活动,幼儿可以通过游戏健全人格的养成,所以课程游戏化对幼儿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对课程游戏化进行介绍,再通过幼儿教师对课程游戏化过程中对组织策略、角色定位和教师专业成长的观察进行了全方位的探讨。

关键词:课程游戏化;幼儿教师;深度观察

前言:德国著名幼儿教育家福禄贝尔是第一个阐明了游戏教育价值的人,他认为幼儿可以通过游戏表现其内在的精神活动,他把游戏和教育的价值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游戏是课程中的重要内容,没有游戏参与的幼儿课程并不能称为典型的幼儿课程,游戏内容的设计和幼儿的兴趣是高度关联的,幼儿的学习兴趣的养成是需要在游戏中形成的,游戏是幼儿教育的手段之一。

一、什么是课程游戏化

游戏作为幼儿的基本活动,对幼儿的成长是具有非常高的价值的。人在幼儿时期最重要的是通过感兴趣的活动进行习惯的养成,游戏是一种活动,更是一种形式。游戏所涉及的内容是与教育相关联的,也是与幼儿行为相关联的,游戏是幼儿参与课程的设计的一种方式。

课程的游戏化可以是幼儿自发的,也可以是教师引发的,但是幼儿对教育中游戏的兴趣不是教师强加的,真正好的游戏内容是幼儿主动的、积极的进行投入的,幼儿可以在游戏中可以享受、创造,进而让教学成为对游戏的服务。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是指幼儿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具有游戏化的特征和形式,游戏化是指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游戏的形式对教学目标进行发展,以幼儿的自身情况为基础,适当的将游戏作为评价方法和发展工具。课程的游戏化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来说可以让教学中的各个板块进行更直接、更方便的结合,因为游戏具有连贯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可以让幼儿在教学中更好地进行感受。

游戏化的幼儿课程关注课程的游戏性,通过充分利用游戏因素,把环境中的教学设备作为幼儿游戏的道具。主体性是幼儿在具体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游戏是一种主体性的活动,在游戏活动中,幼儿的主体意识可以得到最大程度上的体现,游戏化的课程让幼儿不再对教师的教学知识机械的接受,而是积极地、主动地选择和决定。

二、课程游戏化中幼儿教师的深度观察

(一)幼儿教师在课程游戏化中的组织策略的观察

在课程游戏化中要注意营造良好的游戏环境以满足幼儿的游戏心理、为了充分展现幼儿课程中的游戏化特征,教师需要在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时将游戏内容融入到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在教学过程中,为幼儿营造合适的游戏环境。游戏的设计和实施都要以满足幼儿的游戏需求为目标,一方面要充分考虑现实因素,比如教学环境中现有的器材和场地的条件,另一方面要对幼儿的教学兴趣进行充分考量。在此基础上,要考虑游戏的普适性,使不同性格、不同类型的幼儿都能在游戏中获得应有的满足感。

游戏内容要注意结合日常的教学活动,进而提升教学游戏在教学活动中的渗透性。游戏化课程的教学活动要充分对幼儿的实际年龄进行考量,进行游戏资源的整合,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获得应有的知识和经验。教师要注意在游戏活动中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让幼儿自发的融入教学内容[1]

教育的游戏化是针对目前社会上幼儿教育偏向小学化的情况而提出的,所以游戏的设计一定要注意课程的轻松感,使枯燥的课程变得有趣,从而使幼儿获得游戏化的课程体验。课程的游戏化要对幼教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加大力度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游戏元素。幼儿课程的设计具有复杂性的特点,这也导致了教学课程中对游戏内容的融入具有挑战性,所以教师在游戏元素的挖掘中要充分考虑不同种类课程的特点,只有这样,幼儿教学的课程游戏化才能进行充分的激发。

(二)幼儿教师在课程游戏化中的角色定位的观察

在当今社会对幼儿教育的要求中,幼儿教师应该以游戏的精神来进行教学,重新定位自己在课堂中的角色。

教师应该是教学活动中的支持者,而不是支配者。课程的游戏化要求了教学活动中幼儿才是游戏的主体,游戏的执行者应该是幼儿而不是教师。幼儿的潜力都是在自主的游戏学习中被激发的,所以在课程游戏化的要求中,教师只能作为支持者,而不是支配者。幼儿园提供充足的道具和器材支持后就要让幼儿在场地范围内自由地进行游戏,在此期间教师的工作应该是观察和保护,而不要进行过多的限制,这样才能让课程游戏化的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教师应该是幼儿的合作者,不是干预者。幼儿教师在参与幼儿的教学时要成为一个好的倾听者,在倾听的过程中了解幼儿的需求和想法,在需要的情况下与幼儿进行合作,而不是进行鲁莽的干预[2]。如果教师进行过多的干预,会影响幼儿自主性的发挥,反而形成依赖性,这并不利于儿童的发展。

教师在游戏过程中应该是引导者而不是决定者。在游戏前期,教师要通过引导的方式告诉幼儿应该如何进行游戏,而不是直接的、机械的进行灌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幼儿有足够的信任,幼儿具有一定的能力完成教学任务和游戏任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要注重方法的养成而不是单纯知识的传授,只有这样才能让幼儿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三)幼儿教师在课程游戏化中的专业成长的观察

课程游戏化的提出代表对幼儿教师的要求也在进一步的提高,课程游戏化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心理学上的造诣,这样才能对幼儿进行适时的引导。教师要善于整合现有的教育资源,才能让课程游戏化得到在现有程度上的高水平发挥。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自主创作,让课程的游戏化具有教师本人的独特风格。除此之外,驾驶还要对游戏具有较强的驾驭能力,这样幼儿在游戏中才能获得足够的安全感。

教师要在教学中注重自身的成长,以课程的游戏化为契机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在教学游戏的设计中,教师要深入了解教学目标,这样才能设计出合适的教学游戏,教师还要了解教材知识一个基础,教师要通过对教材的扩展设计多方位的游戏。游戏的目的是教学,教师必须将教学目标融入最深层次的思想,在游戏中养成幼儿的良好习惯。

将课程设计结合教师成长,这样可以相互进行促进,让教学和提升相得益彰,实现学以致用,让教师水平适应教学要求,有效进行教学活动。

结论:总而言之,幼儿的发展是游戏与教育形成内在联系的目标和纽带,游戏与教育不是同一类的活动,却起着相同的作用。课程游戏化对幼儿教育有着重要的教学价值,游戏与教学相结合虽然不是以获得知识的多少来作为参考价值的,但是对教学活动的进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让学习变得有趣,培养幼儿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需要游戏与教育的结合。

参考文献:

[1]王茜.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音乐教学策略研究[J]. 基础教育论坛,2023,(07):91-92.

[2]陈忠宇.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数学活动优化策略[J].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2023,(0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