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课程化实施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3
/ 2

整本书阅读课程化实施初探

李彤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第三小学 017100

摘要:整本书阅读课程化教学可从三个方面入手,即名著教材化、阅读课程化、评价活动化。名著教材化,即名著不再只是课外读物,而是选入教材,和课本一样进入课堂;阅读课程化,即把名著阅读纳入教学计划,统筹规划课时,实施单元主题大阅读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评价活动化,即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对学生的阅读进行评价,激发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效果。

关键词:课程化 教材 课时 大阅读 评价

读书决定着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着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只有爱读书的民族才有光明的未来。可是调查显示,我国人均图书消费量20年来几乎没有变化。这与中国悠久的文明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很不相符,因何当前国人陷入阅读危机?我想主要还是我们教育的缺失,改变这一现状是当前中国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

因此,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更为了改变国民阅读现状的那份责任,我们对整本书阅读课程化实施做了初步的探索。

一、名著教材化

名著教材化,即名著不再只是课外读物,而是选入教材,和课本一样进入课堂。根据语文教材单元主题,从各年级课标推荐和古今中外经典名著中选择适合本单元主题学习的书籍。每个单元配备一本或两本名著,与教材单元篇章整合,进行阅读教学。如一年级上第一单元教材内容是由家到学校,角色的转变,配备的书目是《米小圈上学记》;二年级下第七单元是动物故事,配备的书目是《我的野生动物朋友》;四年级上第四单元的内容是神话,配备的书籍是《中国神话故事》;五年级下第一单元主题是童年,根据课文林海音的《童年 冬阳 骆驼队》和萧红的《祖父的院子》,配备了他们的代表作《城南旧事》和《呼兰河传》.......

二、阅读课程化

名著阅读课程化,即把名著阅读纳入教学计划,构建阅读教学模式,统筹规划课时,精心设计课型,潜心研究教法,实施单元主题大阅读教学,实现并深化理解教学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一)创建模式

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我们根据统编教材“教读、自读、课外阅读”的“三位一体”阅读教学体系,创建与之对应的“单篇精读、多篇群读、整本书阅读”的“三位一体”阅读教学模式。

(二)课型落实

为实现“三位一体”阅读教学模式,我们确立了八种课型:精读赏析引领课、组文阅读实践课、自主阅读汇报课、诗词诵读鉴赏课、以读促写习作课、午间师生共读课、名著阅读指导课、名著交流分享课,以此实现单元主题教学。

精读赏析引领课落实“单篇精读”;组文阅读实践课、自主阅读汇报课、诗文诵读鉴赏课落实“多篇群读”;午间师生共读课、名著阅读指导课、名著交流分享课主要落实“整本书阅读”。

(三)教法研究

对于中小学生的整本书阅读,没有正确的指导、认真的阅读和深入的交流,阅读效果可想而知,因此上好整本书阅读课尤为重要,那么怎样提高整本书阅读课的效果?我们采取了如下尝试:

1.名著阅读指导课

遵循“一书一法”原则,在学生阅读整本书之前上阅读指导课,目的是激发阅读兴趣,学习阅读方法,明确阅读方向,克服浅阅读、碎片化阅读和伪阅读的弊病。教学环节一般为:激趣导入—以例学法—问题导读。

(1)以例学法

如果兴趣是阅读的基石,那么阅读方法就是开启每本书的钥匙。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不同,每本名著的内容和体裁不同,因此阅读每本书的方法也不同。遵循“一书一法”原则,根据单元篇章的阅读方法,通过片段阅读实践的指导,总结整本书阅读方法,让学生明确读什么,怎么读,这是阅读指导课的重中之重。

如在《昆虫记》指导课上,在赏析描写昆虫的生动语言的片段后,总结出阅读本书的方法——“品趣语,识昆虫”。

(2)问题导读

朱熹说“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边读边思,才能更深入地理解书的内容。思什么?当然不能漫无目的的思,不能什么都思,可遵循“一书一得”原则,根据教学重点,找到阅读的方向,设计恰当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思考、批注,才是最有效的阅读方式。

如《昆虫记》用“( )”画出文中既精彩又有趣的句子,并在旁边做好批注:看到了一只什么的昆虫?这样,每本书阅读之前,通过一节阅读指导课,学生对这本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又明确了读书方法和阅读方向,一定比拿过来就盲目阅读收获更多。

2.名著交流分享课

名著交流分享课的主要教学目标在于引领学生对整本书内容进行全面回顾、总结和提升,让它与学生的生命发生碰撞,引发学生思考,触及学生的心灵,带给学生启迪。但一本书给我们的收获是丰富的,由于时间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的交流分享,我们还是遵循“一书一得”原则,设计一到两个最重要的议题,指导学生进行主题探讨,分享阅读收获。因此教学环节可以设计为:内容梳理—议题探讨—分享感悟。

(1)内容梳理

阅读一本书,首先应该把握整本书的内容,这也是深入探讨的前提。可根据不同的书籍,从不同的方面设计恰当的问题,指导学生梳理回顾,使所有学生对整本书的基本内容都有一个正确的把握。

如《鼹鼠的月亮河》,这样引导学生梳理:

a.书中出现了好多人物,他们都是谁呢?(教师课件出示关于每个人物的概括描述,学生猜)

b.书中共讲了27个故事,不知哪个故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简单讲给大家听。

(2)议题探讨通过“内容梳理”环节,每个学生对整本书的内容有了完整的回顾和正确的把握,然后就要落实“一书一得”。采取“一书一议”的方法,提出议题,引领学生交流。探讨议题的设计尤为重要,可以是阅读指导课“问题导读”中的问题,或者是它的深化。总之要围绕整本书的核心内容,设计具有思辨性,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指导学生深刻理解书的内涵。学生根据阅读过程中对“问题导读”的思考和批注,发表见解,深入探讨交流。

如《西游记》交流分享课,确定的学习重点是:指导刚升入初中的孩子从《西游记》中学习成功的秘诀。因此设计的探讨议题是:你认为他们能够成功取回真经的原因有哪些?

三、评价活动化

教学评价是让学习者充满活力和动力的源泉。针对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特点,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对学生的阅读进行评价,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了阅读效果。

(一)过程评价活动

对每一本书的日常阅读,我们开展了“一书一星”评比活动。根据学生每天的读书表现、读书笔记、批注、思维导图(一书一图)、读书小测(一书一测)、交流表现等各个方面,评选“书香星”,期末汇总,授予“读书状元”、“读书榜眼”和“读书探花”称号,学校统一表彰奖励。这一活动可以促进学生认认真真阅读每一本书。

(二)成果评价活动

每学期学校定期开展读书汇报会、推介会、短剧表演等活动。要求以班级为单位,学生全员参与,创新形式,汇报展示读书成果。这不仅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更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在活动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书籍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每一个孩子,让孩子们开拓了眼界,获得了丰富的知识,也明白了许多人生哲理。读书,正在使我们的学生成为一个底蕴丰厚、思想崇高且自信大气的人。

整本书阅读课程化的实施,在系统的统筹安排下得以有条不紊的进行,不仅提升了学生整本书阅读的数量,更提高了学生阅读的质量。笔者将会在接下来继续深入研究,让整本书阅读扎实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

参考文献:

1.网络资料

2.叶圣陶《论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的修订》

3.《语文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