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情景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3
/ 2

生活情景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潘洪媛

富川瑶族自治县第三小学  广西贺州 542700

摘要:知识源于生活,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紧密衔接,可拉近数学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感知学习数学的乐趣和魅力。新课标明确指出,需进一步促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衔接的密切性,促使学生可初步利用自身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寻找数学实际素材,促使教学内容更具趣味性,凸显学生自身主体地位,增强课堂教学有趣性。因此,本文对巧借生活情境,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展开探究。

关键词:生活情景教学;小学数学教学;运用

1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教学理念过于落后,无法满足学生获取知识的需求。新课改明确强调,教师要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能力,进而实现小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产生数学兴趣的目的。为了促使学生在思考中,加强自身数学学习观念,提高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要加强学生思想转化能力,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快形成数学核心素养,也能让学生建立良好的数学思维。但据笔者不完整统计,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师开展课堂教学中,教学理念过于陈旧,依然停留在传统的教育层面,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灌输,导致学生思维存在一定局限性。(2)教学措施单一,无法推动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取了主导的教学方式,仅靠单一的讲解方式构建教学课堂,虽然可以控制课程进度,但缺乏一定的开放性、交互性,导致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没有有效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生活化情景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也能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实现思想转化,推动其思维发展,加快学生综合发展,构建良好教学课堂,推动其综合发展。

2生活情景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数学问题多源于实际生活,最终着力点为用于实践活动中。小学生自身拥有较强的好奇心,若激发其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需充分引领其深入实际生活,不断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感知数学的魅力和精彩。

2.1导入生活情景,激发自学意识

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教师要正确认识生活与教学之间的关系,明确生活素材对数学教学产生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通过导入生活情景的方式将现实生活中实际发生的事件、真实存在的场景等引入数学课堂,在生活事件和场景中融入数学问题、建构数学模型,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经历中提炼数学知识,促使他们摸清数学知识的规律以及解决数学问题的具体方法,激发他们的自学意识。在选择生活情景元素时,教师要综合考虑小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环境等不同要素,经过对比和全面分析后,衡量生活情景是否与小学生的真实经历相契合,以此做出正确的抉择,使得数学课堂上的生活情景能够启发学生的主动思考意识以及自主学习思维。另外,在导入生活情景的方式上,教师可以娓娓道来地讲述生活情景带给学生身临其境之感,引导学生从生活案例中获取有效信息,让他们在教师的谆谆引导下体会生活中蕴含的数学奥秘,并在与教师互动的过程中了解深藏在现实生活中的多种生活元素,进而延伸学生的探索范围,使他们树立起“生活处处是数学”的理念。如此,小学生的探索意识、解读数学知识的能力等都能得到有效提升。

2.2与现实紧密联系,以生活事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小学数学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实施以人为本的教学方法,采取切实的措施,实现体验式的教学,以日常生活为中心,从学生所拥有的生活开始,让学生运用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尝试着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并且学会将知识进行迁移,加深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领悟,从而发掘自己的潜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举例来说,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口算课上,举出一个9+3的例子:首先展示9个苹果,然后再准备3个,让学生想一想:“我们要怎么摆放才能一眼看出一共有几个?”不久,同学们就说:“把另一个篮子里的三个苹果中的一个放到9个苹果里,筐里有10个,筐里还有两个,一共十二个。”在对该同学进行夸奖的时候,将这种方法称为“凑十法”,以此作为口数的基本知识。通过创造生活的事例,使教学手段更加丰富。

2.3强化生活情景化作业巩固

生活情景化的小学数学作业首先要完善作业设计的形式,教师要改变大量习题化的作业,而是设计出贴近学生生活,并且真正能让学生把所学应用到解决生活难题上。例如学习了时钟认识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写作业的时候,把每一项作业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用画图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在每个图的下方标注时间点,然后计算出完成此项作业所需时间。通过这样的作业形式,既让学生把数学知识内化为生活能力,还让学生有了珍惜时间的意识。其次,挖掘生活中的数学作业资源。课堂教学时间很短,于小学生来讲很难把所学知识理解透,这就需要课下练习。生活情景化的作业巩固,是教师利用学生常见的生活中的实物内化知识。例如,学习了度量单位后,课后作业可以使让学生测量一下自己的卧室的长和宽,利用厨房秤称量一下够全家食用的米饭需要多少米等等。这样的课后作业巩固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动手操作也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得到提升。最后,生活情景化的作业要有趣,只有有趣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学习了正方体表面积后,学生经常看到亲人之间护送礼品时的包装纸,这于他们是一个感兴趣的点。借助这个点,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包装实验,把整个过程记录下来,并提出一两个问题。在动手实践以后,学生既巩固了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又理解了在包装物体时,包装纸的面积要大于物体的表面积这一生活常识。

2.4注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最终需为实际生活提供服务。对小学生而言,将课堂所学数学知识用于实际生活中,核心目得不在于应用,最终着力点仍是学习数学。小学数学实际教学过程中需积极扩展学生学习空间,强调实践活动,不断做好第二课堂教学活动,体现大数学教育观念。教师应引导学生走出教室,直接接触社会,提出专项调查任务目标,为课堂教学知识强化巩固和延伸提供支持,促使学生通过对生活观察和反思,进一步感知数学存在的广泛性及客观性,同时为学生实践应用数学创设机会。例如,苏教版《扇形统计图》,教学目标为学生掌握扇形统计图中圆和扇形表示内涵,学生可明晰认识扇形统计图自身特征和作用,并可简单掌握分析扇形统计图呈现实际状况。教师可充分为学生布设相应的任务目标,促使学生在实践中感知扇形统计图的优势。例如,“同学们,元旦即将来临,我们班准备举办一个小型运动会庆祝元旦,需了解班级同学最喜欢的运动项目,将其进行制作为扇形统计图。”在老师的号召下,学生积极展开调查,通过观察分析绘制相应的扇形统计图,亲身经历知识形成过程,培养了解决问题能力,体现了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地位,体会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结束语

总而言之,为了全面提升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构建生活化情景教学,引导学生从生活角度出发思考问题,不仅可以提高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推动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为学生日后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奠定良好的基础,实现新课改理念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参考文献

[1]靳媛媛.基于问题学习的小学数学情景教学模式探究[D].天水师范学院,2021.

[2]姜欢.小学数学情景教学的行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20.

[3]卢晓霞.浅谈小学数学情景教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4):246.

[4]高荣军.浅析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9(08):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