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与杜威的德育思想比较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4
/ 2

孔子与杜威的德育思想比较探析

高迪1   ,丛适诚2

     1;长春工程学院  130000  吉林 长春  2;延边大学      133002  吉林 延吉

摘要孔子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套以“仁”为核心,以“仁人君子”为德育目标,以“因材施教”,为主要德育方式的德育理论体系,对提高中华民族的道德水平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杜威的德育思想由培养“良好公民”注重知识、情感、能力”,做到“从做中学”,三个维度组成的德育思想理论体系,同时为当今世界的德育体系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本文将对两者的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式进行归纳整理、比较探析,并总结经验,为当代高校德育工作的完善和提升提供启示。

关键:孔子;杜威;德育思想;比较

一、孔子与杜威的德育教育的比较

孔子的德育目标是培养“仁人君子”,而杜威的德育目标在于培养“良好公民”。两者均试图从个体角度出发,解决社会问题。并通过德育与教育的结合,赋予德育新的政治含义,指出了道德教育在政治层面对社会的重要推动作用。但在不同的时代、社会背景下,孔子与杜威对德育目标的侧重点有着不同见解。孔子身处于社会动荡连年混战,物质资源匮乏的时代。大部分的教育资源都掌握在统治阶级手中,因此要想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需要加强对管理阶级的道德束缚。所以孔子的德育目标,更偏向于培养具有高尚品德的知识分子和为政以德的仁人君子。反观杜威,他生活在物质资源丰富,学校教育普遍化、民主化时代,社会需要持续稳定的发展,所以杜威更注重培养与社会并肩发展的良好公民。由此可见,两者的德育目标还是存在一定差异的。

其次在德育内容体系方面,孔子和杜威均强调了知识对道德的重要作用。子曰:“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孔子认为,学习知识的过程就是提高道德素质的过程,学习各种知识和培养良好品德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杜威同样认为知识在道德的形成过程中起到基础性作用。但同时,孔子与杜威在德育内容的侧重点和道德价值的评判标准上,存在一定差异。孔子认为,春秋时期之所以连年混战不休,主要原因就在于统治阶级缺乏高尚的道德修养,所以解决春秋时代的动乱问题,需要依靠统治阶级的道德品质。因此,孔子的德育内容侧重点在于教人能够明人伦的伦理教育。而杜威的德育内容的侧重点与孔子不同,他认为一切对个体产生积极影响的意识或实践,都符合其主张的德育内容的范畴。在道德价值标准上,孔子认为善与恶有明确的界限,善与恶的标准可以通过道德规范来区分。而杜威却否定善与恶的客观评价标准,用实用性代替了善与恶,并提出了“有用即真理”的观点。

二、孔子与杜威的德育教育方法比较

孔子的德育方法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指的是孔子会根据不同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采取灵活的施教手段。例如,孟鼓子问孔子何为孝,孔子回答:“无违”。而子游问何为孝,孔子则答:“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由此可见,在关于何为孝的问题上,孔子给予孟鼓子和子游的答复是不同的。同样是孝,孔子认为孟鼓子应遵从“无违”的原则,而子游应遵从“敬”的原则。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意思是,针对具有中等以上学问水平的学生,可以为其讲授高深的问题,中等以下水平的学生,不可以告诉他高深的学问。孔子认为他每个学生的性格、资质都各不相同,所以应该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找到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这也充分印证了孔子所倡导的,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教育的施教主张。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指的就是在教育过程中要先让学生积极思考,在适当的时候再进行启发。

杜威的德育方法从做中学从做中学指的是学生应从道德经验中获取道德准则。杜威认为道德源于经验,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方法忽视了经验的重要性,学生在书本或课程中学到的知识无法真正引发学生的道德认同。只有实践带来的道德经验会引发学生感悟道德的价值。因此杜威提出了“从做中学”的德育方法。

尤其可见在比较孔子与杜威的德育方式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因材施教”、“从做中学”、都充分表明孔子与杜威对发挥受教育者主观能动性的重视。并且二者在引导学生德育实践的过程中,都遵循知行统一的基本原则。孔子通过整编《诗》、《书》、《礼》、《易》、《春秋》等书籍,培养学生道德意识,分清善恶是非,形成道德观念,再进一步通过“因材施教”的德育方法使学生的道德准则内化于道德实践中,所以,孔子的德育方式具有“先知后行的特点。而杜威的德育方式更倾向于学生从道德实践中间接产生道德意识,所以,杜威的德育方式具有“先行后知”的特点。这也是孔子与杜威在德育方式上的不同之处。

三、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启示

(一)重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

以人为本是中国古代德育思想的精髓,孔子也被认为是人本教育思想的鼻祖。所谓“非天之道,非地之道,人之所以道也。”就是指中国古代德育思想始终遵循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教育原则,并在教育方式上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自觉形成道德认识的内在潜能,最终实现德育目的。杜威的德育思想在实用主义哲学的指引下,同样将以人为本摆放在其德育思想体系中的突出位置。杜威非常重视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创造性,认为人不仅要适应社会环境,而且要创造和改造环境。也就是说,社会的发展取决于个人的发展,因此德育必须要重视人的需要、人的发展。通过结合二者的观点,可以得出结论,教育者必须要重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把受教育者看做是和教育者具备同样思考和实践能力的人

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个人偏好等差异对学生进行道德引导,并加强培养学生独立判断道德准则的能力。

(二)培养受教育者的道德判断能力

加强培养受教育者的主观判断能力是孔子与杜威的德育思想体系中值得学习与借鉴的地方。孔子的启发诱导和杜威的间接引导都有利于推动受教育者的道德认知水平的发展。受教育者在道德矛盾和冲突的情境中解决问题,往往依赖于自身的道德判断能力。在这一方面,杜威的“间接引导”方式值得借鉴,“间接引导”主要是指以共同讨论、各抒己见的方式,提升受教育者的道德认知水平。因此,教育者可以在道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中合理运用具有代表性的道德冲突问题,引发受教育者的积极讨论,最大限度的激发受教育者的道德判断意识,使判断力超越传统知识的局限并且运用多元化的思维方式,分享对该道德问题的看法,在各种思维的碰撞中得出最优结论这种教育方法对于我国德育发展具有积极的教育启迪和意义。

(三)增强德育实践性

倡导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德育原则是孔子和杜威共通的德育智慧。这一德育原则对我国当代德育思想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实践性是德育的本质属性,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指导实践,养成道德自觉性,进而内化为道德品格。所以现阶段我国学校德育方法的更新与完善,必须要克服说教为主和形式主义的弊端,把德育的重心转移到对学生道德实践的指导上来,把学生的自觉实践作为道德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学生从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中培养自我形成,自我发展,自我创新的推理能力和自立能力的现代化德育发展方式,完善德育和自我的认知体系。进而加强德育实践的实效性。

参  考  文  献

[1]刘春梅. 孔子因材施教思想探微[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1)

[2]吴翊. 启发式教学再认识[J]. 中国大学教学,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