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创意的中职主题班会活动设计策略与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4
/ 2

基于微创意的中职主题班会活动设计策略与实践研究

叶楠

河源市职业技术学校  广东河源  517000

摘要:中职主题班会是中等职业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它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平与职业素质。本文基于微创意进行中职主题班会,能够使其更加规范化、科学化,根据中职道德教育大纲,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人文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主题班会;中职学校;微创意

中职主题班会活动是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一个关键形式,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关键途径。它是围绕着一个具体的主题来进行的,这个主题往往一针见血、特点鲜明、收效明显[1],这对于主管老师的工作有着非常大的帮助。但是,目前在中等职业学校开展主题班会时,却出现了一些问题,如缺乏系统性,缺乏学生的主体性,有的还流于形式,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也大大降低了教育的效果。因此,对中职主题班会进行创造性的设计与实施,使其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中更好地发挥应有的功能,就成为了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

1.中职主题班会现状分析

1.1主题缺位,流于形式化

目前,中职主题班会是中职学校课堂德育活动的拓展,它也是中职德育教育的一部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中职主题班会大多演变成了日常的班级杂务工作的解决和执行,一周只举行一次的中职主题班会,极易变成班主任对班级情况的总结和安排,导致中职主题班会在实际中出现主题缺位——只有中职主题班会的名头,却没有中职主题班会的意义。

1.2选题随意,缺乏系统性

中职主题班会的策划与实施以班主任为主,其喜欢的类型对其活动的选题、内容与形式以及实施的成效有直接的影响。此外,中职学校在开展主题班会时,往往是为应对校内检查而进行的,而在课余时间,则是为同学们进行的一次“预习”。目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主题班会存在着选题随意、没有系统等问题,影响了其道德教育作用的发挥[2]

1.3主体缺失,挫伤积极性

学生是所有教育的主要对象。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并从心底里热爱主题教育活动,是提高学生道德品质的有效途径。但是,许多中职的主题班会,都是由班主任一手操办的,这就导致了主题教育的主体性不足,影响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使他们的特长、爱好和创造性不能充分地发挥出来。

2.中职主题班会的活动设计策略与实践研究

2.1切实重视中职主题班会,规范课程化管理

目前,中职主题班会存在主题缺位、内容薄弱以及应付检查的形式主义等问题。为了让中职主题班会在素质教育和班级建设中发挥出巨大作用,学校应该对中职主题班会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中职主题班会进行课程化管理,对中职主题班会课程化教学的基本架构进行规范。

强化中职主题班会课程化的监管与教学评价,将班会课程化,使之充分、不拥挤、不占用;要每周检查各班中职主题班会的策划情况,并且对班级情况进行巡视,对中职主题班会进行听、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指导、纠正问题;要从多个角度对中职主题班会进行量化评价,发挥其优势,避免其不足,使其逐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3]

2.2加强班会主题研究,主题科学系统化

为了防止中职主题班会的题目太过零散,学校道德教育和班主任要加强对中职主题班会的题目研究,科学选择题目——对一个学期或者一个学年的中职主题班会题目进行科学的编排,做到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吻合,既要系统又要有层次,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特点,在各个年级都有自己的侧重,比如职一侧重于文明礼仪和行为习惯,职二侧重于心理健康,职三侧重于理想前景的教育。

2.3教师立足主导引领,强化学生主体性

在中等职业学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保证中职主题班会取得实效的关键。这就需要与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并与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对中职主题班会的内容和开展方式进行优化,将多种班会的开展方式进行整合,对班会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深化和创新。它的核心内容就是要把“学生作为主体,老师作为主导”,要将老师的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地提高,让他们对中职主题班会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才能让中职主题班会真正地发挥出它的现实意义和功能。[4]

2.4中职主题班会走向生活,实践知行合

“眼见为实胜于耳听为虚。你的行为,就是明证。”因此,中职主题班会不应该仅限于教室,还可以进行一些社会调查活动,让学生们更多地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最好是运用现有材料,向生活要教育素材。这种素材来自于生活,很容易直接进入人的内心,往往能起到出其不意的作用。课外主题班会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进行了强调,要求学生在课外主题活动中培养合作意识、民主意识、科学意识、环境意识,并学会与他人一起生活。课外主题班会能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自立自强的意志,适用于理想前途教育及感恩教育等主题。

比如,在正值秋收时,开展感恩教育主题班会,班主任与距离学校较近的家长取得联系,带着全班同学一起“割禾”,在主题活动中,让同学们感受家长的辛劳,从而达到感恩教育的目的。

3.实践效果分析

本人所在的班级处于中游水平,自一年级下学期开始,就对中职校的主题班会十分关注,并把研究结果付诸实施,收到了很好的成效,班风和学风得到了极大的改进。同时,有家长表示,孩子们在周末回家后,会更加主动地学习,并帮助完成一些家务活。这表明,在中职主题班会通过系统的设计与有效的执行,可以显著地促进学生的道德品质,同时也会对学生的学科教学起到积极的作用。

4.结语

要使中职主题班会在教学实践中有更大的发展与创新,就必须充分认识到对教师队伍的培养与提高对教师自身素质的促进作用。在新课程改革全面展开的大背景之下,学校一定要拓宽自己的思维,进行积极的探索,对中职主题班会给予足够的关注,对其进行全方位的推动,使之达到一个科学、规范、系统化的程度,同时还要充分发挥班主任的领导和引导作用,始终坚持把学生放在第一位,让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地发挥,让他们能够在上课前、课堂中、上课后进行丰富多彩的活动。只有把学习和实践结合起来,中职主题班会才能更好地展现其独特的魅力,更好地发挥其德育功能。

参考文献:

[1]潘正辉.创新高校主题班会教育活动模式试探[J].南方农机,2018,49(12):13-14.

[2]郝修丽.主题班会在高校班级管理中的作用及其实现[J].学周刊,2019(18).

[3]熊代厚.构建高中主题班会精品课程[J].课程教育研究,2012(4):88-89.

[4]何楠.提高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的几点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0(9):34,98.

备注:本文系河源市2022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学研究课题《基于微创意的中职主题班会活动设计与实践研究》(课题编号hy220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