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中几何图形教学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5
/ 2

浅谈小学数学中几何图形教学探究

吴畏

邻水县石永镇中心小学

摘要:由于小学数学空间包括了许多几何图形以及数值的变换与组合,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形结合是相当困难的问题,在教育小学数学空间图形时,老师要针对他们的年龄特征,进行个性化教学方式。由于小学生认识图形的能力远比认识汉字的能力要强,因此怎样运用这一优点进行小学数学空间图形的教育,是老师们必须考虑的问题。但随着新课标改革的持续深入,对于小学数学空间图形教育,教师依然面临着许多问题。如部分老师只会照本宣科地介绍,疏忽了各个篇章间的紧密联系;有的老师仅仅机械地提出,疏忽了中小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在国家重视素质教育的今天,数学教育已经不仅是一个基础学科,更是一个能力培养课程,培育国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思维能力,是每个国小数学教师都应该肩负的责任。对空间与图形课程的重视让学校能够更重视运用空间想象力,从而培养的创造性思想和创造力。不仅能够开发学生脑力,而且对吸引学生兴趣也有着非常大的帮助。教师在几何图形教学的道路上一直都在探索实践,至今得到了不错的成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几何图形教学;探索

和小学代数的数学内容一样,小学空间图形课程虽然内容比较直观、感性,但同样也要求学生分析空间图像所带来的有效数据,所以几何图形课程也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和难点。笔者剖析了小学数学空间图形教学过程的问题,并指出了改善小学数学空间图形课堂教学质量的可行办法。

一、数学几何图形教学常见问题探究:

1.对于几何图形教学的逻辑性不强

当下,国内的教育体制改革仍然处在非常重要的时候,教育方案的制定仍然是一项非常复杂的任务,传统的教学方法根深蒂固,对待考试的观念很难短期内有所转变,也是影响国内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原因。数理课程最大的优势便是逻辑严谨,这一点在小学数理几何图形教育过程中已有反映。小学生的心智还不成熟,比较贪玩,对数学知识很难形成系统的认知。很多老师在进行几何学教育的过程中,还是在用死记硬背的方法来引导学生记住几何公式去套用,而并未探索总结出几何图形的基本特点或共性,尤其对于那些不规则的形状,就无从下手处于迷茫的状态。如《多边形的建筑面积》这一篇章,包括了平行四边形的容积、三角的容积、梯形的容积、组合形状的容积等多个基本知识点,但学生并不能将所学的基本知识点和即将掌握的基本知识点联系起来,形成一整体的逻辑关系,如果没有灵活处理,将达到不成理想的教学效果。

2.忽略了培养学生的经济独立能力

几何教育的重要目的是为培养的发展逻辑思考,并开发学生的大脑。《新课程标准》还需要教师训练学习者的创造力。尽管每道数学题的答案都是固定的,而解法的方式也是很多样的,但在实际的教学中仍然存在着教师授课,学习者死记硬背的状况,因此学习者的发散思维,以及主动创新没能获得显著提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并不是要学员采取最简单的解题方法,而是要指导学生从各种角度、用各种方式解题。比如在《长方形与正方形》的一个章节中就有这么一个练习:"如果一座长方形花坛的边长是五米,而宽是三米。这个花坛的边长又是几米?"学生们选择了不同的方式。方法一:5+5+3+3=16(米);方案二:(5+3) X2=16(米)。各个阶段的学生会有不同的解题习惯,但老师并不会要求学生规定最好的答题方法,而是因为随着学年的继续提高,做的练习也越多,学生就自然地能辨别出解题方式的好坏。

二、与小学数学几何及图形教学的发展有关措施

1.解读图形

小学低年级学生认识的都是单一形状,于是中小学生就能够很迅速地辨认出形状,而当小学高年级学生刚刚开始认识混合形状,教师也应训练中小学生的识图能力。针对中小学生低年级段的知识特征,随着学年的逐步增加,认识难度也要层层递进,老师可以根据学生进行通过观察、动手实验、测量和运算这样的过程来理解图画,但需要给每个学生足够的时间来消化和掌握图画,让学生经过数学问题是怎样产生的、数学概念是怎样产生的、数学图表是如何形成和运用的、对于数学问题,应该用哪些方法去处理这四大阶段。

图一和图二是六年级上册数学课本中的二幅图画,这二幅图画极其相像,但其实却暗藏了玄机:图一是长方形在外边,圆形在内部;图二是圆形在外边,长方形在内部。在教学中,老师要指导学生详细地理解几何图形,在学员看到二幅图的大小不同后,老师就可指导学生从纸上画出二个图,并同时计算圆形与正方形所重叠的体积。这样,学员就需要同时记得长方形体积与圆形面积的比例公式,然后再在二个圆的直径相同为一米的前提下,算出完全不同的答案。

2.联系生活

多姿多彩的现实生活也是学好几何画板的重要资料库,在生活实践中常出现了大量生动有趣的几何素材。在教学与几何画板有关的基础知识时,老师要引导学生更多地仔细观察实际生活,并要求他们将图画和具体的日常生活物体联系起来,并以此调动学生对练习几何画板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三角状》时,老师可先让他们说出自己常用的三角状,如晾衣架、小红旗、三明治、三角铁块、粽子、风筝、小山、煤堆、切开的越来越多等等。接着,再由老师在纸上画出它们形状并裁剪一下,由他们分类欣赏、总结它们与三角状截然不同的特征,并对三角形加以归类、处理。最后,由老师检阅各班级的分类成果,并告知每个孩子:"小红旗、三明治等隶属于锐角三角形,晾衣架隶属于钝角三角形等"。取于日常生活,又应用于日常生活,即将在几何与图形课程中探索的知识点,运用于日常生活中去处理现实问题。这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学生意识到教学的真正意义就是运用于实际生活。

3.动手实践

爱玩是小朋友的本性,将把玩带到几何学绘图的教学中,是一个行之高效的教学方法。据心理学调查证明,促使孩子个性自由发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最主要手段,是让孩子亲身参加实际活动。例如在课堂教学《形状的运动》时,当孩子读完了书中关于形状的运动内容后,老师就应该让孩子将废旧报纸剪裁为人物、汽车等,接着再将纸张作前后、上下移动,最后学生会看到纸片的方位和尺寸并不会改变,因此得出了结论"平移后形状的方位和大小不会改变,只不过方位产生了改变";再如在课堂教学《轴对称图形》时,老师就应该让学生动手剪出当时人类在婚礼中经常使用到的方式将一张纸片对折,然后再根据老师所给出的方式加以剪纸。翻开纸张后,学生会很惊奇地发觉刚刚折过的痕迹其实正是对称轴。通过动手实验之后,学生会更好地总结出了轴对称图像的特点。"几何图形"是个很有趣的知识点,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们能够结合上教材,绘声绘色地在讲台上解说几何图形,而避开了机器地解释教材。另外,老师也要注重于几何图形与不同知识点间的逻辑关系,以培育学生的整体能力。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规定,中小学生也是上课教学的主体,教师应让他们更多发言权,也应该让他们说明自己对某一知识点的掌握。而空间图形的教学方式也是多元的,是指几何图形的多样化,老师只有充分调动他们对学习的主体积极性,才能切实解决在国小数学空间图形教材中出现的困难,以便达到更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汪玉龙。浅谈小学数学几何图形教学的弊端于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1):187-187.

[2]吴国新。小学数学几何图形教学过程中的数学问题与对策[J]。考试周刊,2014(35):70.

[3]田福燕。小学数学几何图形教学中如何凸显学生主体意识[J]。新课程小学,2013,(10):7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