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有效利用时政资源的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5
/ 2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有效利用时政资源的策略研究

马亚丽

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第二小学     033300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变得越来越重要,而小学是培养学生健康的价值观和教育观的黄金时期,所以,有必要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从而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法治观念,教师要以时政资源为主要载体,以国内外各领域时政信息为教学素材,从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整体教学质量,在这一背景下,针对如何有效地利用时政资源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广大中小学德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时政资源;教学策略

引言

道德与法治是小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引导学生的品德和法治意识,过去,老师多是通过口头方式来进行授课,这种方式会使课堂变得沉闷,从而影响到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因此,老师需要改变教学观念,发掘生活中的时政素材,打破课本中的限制。因为时政资源是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所以可以明显地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思考和探究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如何在中学德育教学中运用时政资源的策略。

1.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引入时政资源的意义

1.1.实现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基本要求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来自教材,教师与学生都要依照教材开展教学活动。但尽管现在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材不断更新,与时代贴合得更紧密,仍难免滞后于社会的发展,在教学活动中如果只使用教材,无法满足学生联系实际生活的要求。因此,教师要合理运用时政资源,不断筛选相关信息并进行整合,将新鲜元素融入课程教学中,借助现实中的具体素材,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中较为抽象的概念。可以说,时政资源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必然内容,教师必须提高运用时政资源的意识。

1.2.拓展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小学阶段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是学生获取时政信息的一个重要渠道。与小学阶段的其他课程相比,道德与法治课程与社会实际问题的联系更紧密,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联系所学内容,分析现实社会中的各种现象。利用时政资源开展教学活动,不仅能丰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内容,而且能引导学生对社会现象或问题进行全方位地思考,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1.3.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达到教育目的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更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地辨析、认识社会中的各种现象,并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成实际行动,树立责任意识,包括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国家负责。这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让学生将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提高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将时政资源融入道德与法治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现实问题的敏锐观察力和是非判断能力,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2.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有效利用时政资源的策略

2.1.以小组合作为方法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交流能力等。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引入时政资源,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在课前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时政信息,并进行讨论和交流,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全面分析,然后在课堂上展示小组的研究成果,通过这样的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例如,在学习《新年的收获》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提前布置任务,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名小组成员都承担一定的职责,收集汇总与新年收获有关的时事新闻,然后在课堂上向全班学生展示。课堂上每个小组轮流汇报,汇报者和倾听者转换角色,让学生形成分享信息的意识,同时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

2.2.以课堂辩论为手段

利用时政资源进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时,针对现实中的种种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展开辩论,鼓励每位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并提出相关论据,通过辩论最终形成共识。例如,在学习《美好生活哪里来》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播放有关食物浪费的一些新闻,针对新闻中的采访报道,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回想日常生活中是否见到过浪费食物的现象,并思考遇到这种情况时应该怎么办。有的学生会表达不能浪费食物的观点,也有学生可能提出:有些剩下的食物吃了对人体健康不利,应当如何处理?经过激烈的辩论,教师再将讨论的焦点引到“美好生活应当怎样珍惜”这一主题上来,使学生形成共识。

2.3.以合理问题为引导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引入时政资源时要精心设计一些合理、有效的问题,引导学生对实际案例进行积极的思考,将课本中的理论知识与时政新闻相结合,对现实进行深层次的解读,同时提出自己的见解。在设置问题时,教师要合理把握问题的深度,层层递进,如果问题缺乏深度,就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不能促进学生对于问题的深入理解。例如,在讲解有关“情绪”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入由于种种情绪引发的各类民事纠纷案例,并提出问题:情绪能够影响人的哪些行为?会带来什么后果?在发生矛盾时,应当怎样化解?通过这样层层递进的问题,一步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最终获得对情绪这一概念的理解,并学会有效地调整、应对不良情绪。

2.4.以充分准备为前提

要有效利用时政资源进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在备课阶段,教师就要多方搜集整理时政信息,用这些信息充实课堂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教师在选取时政资源时,要注意所选取的资源要符合学生的发展水平和心理认知特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还不完全,思想体系仍处于初步构建阶段,对许多事不能很好地分析与理解,没有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所以,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以及接受能力,努力寻找符合小学生认知水平的时政资源,引入富含正能量的新闻资料,促使学生健康发展。

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家长对学生的影响。对于社会中的一些热点问题,不同家长可能会有不同的观点,家长的立场常常会影响学生的观念。因此,开发利用时政资源时,教师要在课前做足功课,尽量全面地了解不同人对同一事件的看法,以便在课堂上展开多角度、多层次的讨论;可能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邀请家长参与讨论,从而更好地形成共识,达成最终的教育目标。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时政资源有着很大的运用价值。所以,在目前的情况下,通过建立对时政资源进行有效利用的教学理念、科学地选择时政资源的教学方法、完善时政资源保障体系等方法,保证教学的有效性,进而有效地提升整个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金钊.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爱国主义教育[J].中小学教学研究,2021,22(06):94-96.

[2]李翠翠.探究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育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1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