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师幼互动,从表征读懂孩子内心 ——以中班“与你蟹逅”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3
/ 2

有效师幼互动,从表征读懂孩子内心 ——以中班“与你蟹逅”为例

占沁媛

绍兴上虞区爱弥儿幼儿园 312300

摘要在幼儿教育教学活动中,自然课程中的表征行为,是幼儿在课程进行过程中经验的呈现。随着教师观念的转变,教师以幼儿为教学主体,但了解幼儿的兴趣形式比较单一,中班孩子的总体表征能力也比较薄弱。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开展了从多元表征解读幼儿,主要探讨如何利用表征识别幼儿的内心所需,促进有效的师幼互动。

关键词  课程故事 自然表征  能力 

   一、课程实施中师幼互动存在的问题

在新课改背景下,随着幼儿教育思想的不断发展及幼儿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们在幼儿教学过程中,以幼儿为教学主体,关注幼儿的兴趣,通过丰富的教学组织形式和内容来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但在真正的课程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教师识别幼儿兴趣形式“单一”

在了解幼儿兴趣的过程中教师通常会采用访谈法、调查法等常见的方法了解幼儿的兴趣,实际在访谈的过程中幼儿的回答也容易出现一定的跟从性,缺少幼儿经验的真正体现。因此教师应利用多种途径识别幼儿的兴趣点,为解读幼儿的兴趣做准备。

2.幼儿经验呈现难以“识别”

中班幼儿学习以具体形象为主,在课程的推进过程中,我们一般比较重视幼儿的显现的语言表征,知识经验的获取,而忽视幼儿真正的兴趣所需,事实上从孩子自发的表征中可以解读出幼儿的原点经验,以及给教师教学活动开展提供支架。

二、课程实施中教师指导的有效策略

(一)多途径,兴趣

在课程实施中除了教师预设的内容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方式来了解幼儿的兴趣,如观察幼儿的表征绘画、动作行为、语言描述等等,从中获取幼儿的学习的经验。

1.实物表征,激发观察兴趣

中班幼儿也已经开始学习用表征来表达自己的语言,所以这时教师提供幼儿喜欢、感兴趣的实物材料,在观察中鼓励幼儿以个体或同伴合作的方式记录下自己的发现,帮助教师识别幼儿的最初经验,有依据的制定下一步的教学计划。

例如:十一月我们开启了《秋天来了》主题活动,在周末的时候家长为孩子们收集到了很多的螃蟹资源,我们在自然角为每位孩子提供了一本日记本,通过汇总幼儿的观察表征,我们以幼儿的原有经验结合中班相关发展的关键经验进行了主题目标的制定。

通过梳理幼儿的表征,我们发现幼儿有以下经验

关于螃蟹的已有经验

关于螃蟹新的问题

中班相关发展关键经验

外部特征

螃蟹有八条腿、壳很硬、外表是青色的...

螃蟹煮熟后为什么会变色?

为什么有的螃蟹肚子尖尖的,有的圆圆的?

初步感知动物的外形特征、 习性与生存环境是相互适应的。

生活习性

会吐泡泡、横着走路

螃蟹为什么会吐泡泡?

内部特征

螃蟹里面有黄、身体上有肉

螃蟹身体里为什么有脏脏的东西?

初步了解生命体个体的行为会受到内、外部提示影响

2.照片表征,促进幼儿发展

活动开展中有幼儿拍摄的螃蟹的精彩瞬间,照片是一种能够捕捉游戏的空灵时刻的表征形式。给儿童拍照是另一种认可其行为的方式,可以鼓励儿童继续这一行为,保持幼儿记忆的方式,甚至还有助于儿童未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例如:在课程开展中我们有很多与螃蟹的活动中,选取孩子感兴趣、有意义的活动瞬间,将照片印刷设置专属展示墙,这样不仅提供了儿童在课程中的温馨瞬间,记录了儿童照顾螃蟹的过程,也便于与老师、同伴、家长交流儿童的发现和成就。

1653621365759.jpg1653626073614.jpg1653621290860.jpg
图2 记录与螃蟹赛跑           图3 陪螃蟹晒太阳            图4 螃蟹见面会

(二)多方式, 表征

 “表征”作为书画表征形式的一种,不仅使我们的课程充满着儿童的思考,还让幼儿进行了各种各样的互动交流。由此可见,表征让我们的课程“活”起来了,使幼儿“动”起来,也让幼儿懂得了保护自己的螃蟹。

1.细心观察,关注表征的过程

在表征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关注孩子的作品画的好不好,容易忽视其创作的过程。如果我们细心观察孩子绘画时的动作、语言,我们就能完整清楚的了解幼儿思考的过程,同时读懂很多的画面以外的信息内容。

2.仔细倾听,关注幼儿表达诉说

美国学者斯蒂尔曾说过:“成人在绘画过程中的作用是鼓励儿童画出自己的经验,讲出自己的故事。在孩子画表征的时候每个孩子的表现都是不同的,有的幼儿喜欢边画边说,对待每种孩子我们都要耐心倾听,这样会捕捉到很多画面外和画面内的信息,能帮助我们更准确的分析幼儿的绘画。

倾听幼儿绘画过程中的对话

例如:

琨琨的螃蟹是有一个自己的“别墅”,琨琨来告诉我:“老师老师,我的螃蟹一直一个人住在家里,它每天都在吐泡泡,而且我碰它一动也不动的,它是不是快要死掉了呀?”马霖说:“它可能是一个人没有朋友和它做游戏呢!旁边的米粒听见了立马说:“那我把它放入箱子里吧,看这样它就有朋友了”


67d84585fdb94e4939027da5ed01c26
图5   琨琨的孤独螃蟹                    图6 米粒的螃蟹伙伴

如果仅看琨琨的作品(图5),他绘画的并不像螃蟹,但结合对话再来分析,就会发现琨琨对孤零零螃蟹的同理心,他觉得自己小螃蟹每天在这样一个狭小的空间里,没有同伴是非常孤单的,我想到有一本《孤独的小螃蟹》,孩子们也很爱听这个故事,听完后孩子们把琨琨的螃蟹搬家到了大桶里

倾听孩子画完以后的说画

教师还必须通过让幼儿相互交流来读懂对方的画,这样的欣赏才能真正有效。

例如:我们的螃蟹在一个周末的早上走丢了,小朋友们在幼儿园里四处寻找螃蟹的踪迹,进行及时的记录绘画。

bb68b5b2e56734bb247050c5b424478晟琨说:沙子上面有一个个洞洞,可能它跑到沙子里藏起来了。

4dff7962e80bcc57bb7ff6dd7619f1b延植说螃蟹喜欢到小小的缝里去

ce8414664462e9560bddfd9af9c922d皓婷说小螃蟹可能躲在小石头下面啦!

2f6127eccf9f5864ccbd41f06dada72玥怡说有可能躲去土里了,土上面有块石头可能是小螃蟹变的“壳”。

(图2)

三、结语

表征在幼儿心理发展中具有内化与过渡两种作用,是引导幼儿从感知过渡到思维的重要中间环节。同时,利用多种绘画途径解读孩子画面后隐藏的经验,使幼儿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我们教师也能根据孩子们的想法进行更加精准的回应与互动。

参考文献:

[1]王小为.幼儿绘画再认识:儿童的特殊“语言”[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6,32(8):27-30.

[2]吴念阳,陈纤纤,吴燕,等.5—7岁儿童绘画中社会地位的“大/小”隐喻表征[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6,14(1):50-56.

[3]王盼美惠.5—6岁幼儿绘画表征特征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