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教育中激励策略的应用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3
/ 2

小学德育教育中激励策略的应用探析

管慧

南京市江宁百家湖小学

摘要: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教师们除了传授给学生相关知识外,对学生展开相应的德育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众所周知,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其思想发展还不成熟,尚未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班主任作为学生们日常学习生活中接触最为频繁的人,其应当积极肩负起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激励策略

引言

众所周知,立德树人是我国当下教育教学的第一要务。在小学德育教育中,重视实施激励策略,不但符合学生情感需求和心理期待,而且能促进学生道德品质、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师在德育教育中科学实施激励策略,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自律意识、道德观念和进取精神,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1小学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实施激励策略的必要性

1.1社会的发展需要在小学班级德育教育中增设激励策略。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的发达,现代社会中的小学生身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已然不是之前我们眼中的“什么也不懂”的孩童,而是有着一定的自我认知、较强的辨别能力,思维能力强于之前任何一个时代的同年龄段的孩子,同时由于社会、家庭、学校等各种综合性的因素,现代社会中的孩子普遍存在着敏感且脆弱的心理。面对新一代的学生,作为班主任,在班级的管理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认识到现代社会中小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每一位学生的特点从正面开展德育教育。因为如果一味地进行批评、指出缺点和不足,学生的自尊心会受到伤害,尤其是对于比较敏感或者好胜的小学生来说,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不但听不进去教师的教导,反而会对已经存在的缺点偏执的保留,形成一种恶性循环的不良后果。

1.2德育教育中的激励策略有助于引导小学生进行心理上的自我调节。

心理的自我调节是每一个现代社会人都应该具备的生存能力,现代社会下学生的学习压力相对以前较大,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挫折、批评,也应该尝试着去学习如何调节自我的心理。当然,这种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需要的是班主任的引导和家长的帮助。小学生在德育教育中面对自己错误的行为或者言语,班主任使用激励策略有助于小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够让学生在接受教育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强化正确的行为或者语言,在保持健康身心的基础上以更加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和学习。

1.3德育教育中的激励策略有助于正面引导作用的发挥。

对小学生来说,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对自己的看法、评价深深影响着他们的成长,德育教育的开展如果过多地使用负面的语言或者行动,不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建立。而如果以榜样引领或者正面鼓励、奖励的方法进行,学生在教师的情感影响下能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而且教师的鼓励对小学生内心的触动也是巨大的,他们内心要做好、要向班主任证明“我可以”的天性会得到充分的释放,带来的是更为明显的德育教育效果。

1.4德育教育中的激励策略有助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新课改下的素质教育强调教育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励策略无论是从行为语言上还是精神上表达出的是一种正向的外界评价和反应,对于正处于认知体系初步建立阶段的小学生来说,外界的评价对他们产生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他们的成长也依靠其他人的反应,从这些反应中判断自身行为的好与坏,并且在这种经常性、长期性的认识中形成一种习惯。比如一个小学生可能一次、两次偶尔的助人为乐的行为,得到了师生的肯定,也有可能会经常性地听到外界对自己的评价:这位小学生心地特别善良,平时非常乐于帮助其他同学。那么这种良好的评价对这位学生来说是莫大的认可和鼓励,会以外界对其特有的评价为行为准则和标准,在生活和学习中也常以这种优良品德要求自己,久而久之形成自身一种特有的品质。德育教育中的激励策略有助于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养成优秀的道德品质。

2小学德育教育中激励策略的应用探析

2.1因材施教

由于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彼此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此,班主任除了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秉持因材施教的理念外,其在德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也应当遵循这一原则。简单来讲,对于日常行为表现较好的同学和行为较为散漫的学生,班主任应当采取不同的衡量标准以及激励策略。对于前者,班主任应当给其布置一些难度较大的任务,如班级秩序的维持、班级学习氛围的营造等,从而不断提升其实践能力。在学生们较为优秀的完成了相应任务后,班主任可对其进行充分的激励与鼓励,以肯定其为班集体做出的贡献。而针对后者,班主任可为其指定一些较易完成的目标。如上课时积极发言、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相关作业等。只要其完成了此类指定任务,班主任便需对其予以表扬,从而肯定学生的进步,激发其努力向上的热情与决心。

2.2加大激励策略的执行力度

针对上文中提到的部分学校缺乏德育教育制度以及激励策略这一现象,我们应当在完善其制度的基础之上加大激励策略的执行力度。简单来讲,物质的奖励在很多时候是有其必要性的。在学生表现极为优异的情况下,班主任可结合具体情况对其进行一定的物质奖励,如奖状、学习用品等。但通常情况下,精神上的激励会比物质奖励取得更好的效果。举例来说,针对那些做事积极认真且负责的学生,班主任可选拔其做班干部,对其进行鼓励。一方面,该举措在无形中充分肯定了学生的优秀品质,从而使其坚定延续这种优良行为的决心。另一方面,该同学的行为也为其它学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从而激励其他同学向其学习,进而营造出了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

2.3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德育教育的开展并非只是在课堂之上。相反,各小学班主任应当将激励策略运用到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举例来说,当学生清晨主动与教师打招呼问好时,除了积极的口头回应之外,教师还可对其进行眼神的肯定与赞许。同样的,在看到学生积极主动帮助别人时,班主任也应当对其予以及时的表扬与肯定。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种种优秀表现都应当成为班主任对其进行表扬的契机。即使此类激励极为简单,其却可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德育的效果,帮助学生们辨别生活中的是非。使其认识到哪类行为可取,哪类不可取。

2.4借助激励教育,培养爱国精神

在当前的小学素质教育目标中,做好对学生的爱国精神培养是关键内容。但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使得他们很难真正完成对爱国教育价值的理解和感知,这让爱国教育遇到了困境。考虑到爱国教育的必要性,笔者在以班级管理为模式的德育工作中,着重强调爱国主义精神,这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历史,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了提升。如每个月笔者都会在班级中进行一次以爱国教育为核心的主题班会,如三月的“学习雷锋好榜样”、五月学唱红色经典歌曲、十月的“祖国妈妈,我爱您”等。

2.5实施班级管理轮岗制度,激励学生自律意识的养成

自律意识是小学德育教育的培养重点,以往教师在开展德育教育时,通常会反复向学生灌输什么该做和什么不该做,学生往往在情感上产生抵触,很难形成良好的自律意识和规则意识。所以,在德育教育中实施激励策略,教师应该着眼于学生自律意识的养成,将传统的班级管理制度替换为轮岗制度,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参与、体验班级管理的机会。教师在其间要引导学生了解班级管理的内容,激励学生形成维护班级秩序的责任感及自我管理能力,从而发挥激励策略的实际功用,实现德育教育的目标。

结语

总之,经过实践证明在德育教育中恰当的实施德育策略有助于进一步规范小学生的各种习惯,在更加自律中相互监督、相互鼓励、共同进步。而且合理的激励策略也是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向善、向好发展的目标,是现代教育下进一步实施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体现,有效促进了学生的综合性发展。

参考文献

[1]乔焕.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学苑教育,2021(08):9-10.

[2]王恒.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小学生(下旬刊),2020(0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