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1
/ 2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讨

张丽颖,薄荷,赵雄伟

单位:唐山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邮编:063000

摘要:随着教育的改革,“三全育人”的教学理念伴随着改革走进每一所学校。针对高职而言,要想保证课程思政教学在三全育人理念下发挥应有价值和效能,便要以三全育人和课程思政的内涵实质为背景,明确三全育人理念下课程思政教学困境,而后构建有效教育模式,这对推动学生发展成长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三全育人”;高职;课程思政教学

引言

课程思政是实现“三全育人”的重要途径,是高职思政工作的有效补充。针对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探索适合高职特色的课程思政改革方案显得尤为重要。结合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提出了课程思政建设的相关举措。研究成果在相关课程中实施成效显著,对其他专业课程建设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1“三全育人”视域下课程思政教学优化意义

在“三全育人”视域下推动课程思政教学优化,有利于健全“三全育人”理念,也能以思想政治理论为指导推动专业课程改革,确保专业课程发挥育人功效,高职院校为推动课程思政深入发展,会以“三全育人”理念为指导,促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模式的展开,并以此形成教育合力,构建中国特色化高职教育。例如,高职院校会基于不同课程针对性融入相关思想政治内容,针对性融入能明确课程的功能定位,更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与此同时,在“三全育人”视域下推动课程思政教学发展也有利于大思政教育格局的构建。课程思政拉近了学生与思政教育之间的距离,也使学生可切实感受思政教育的魅力。课程思政的不断优化,推动了思政理论与实践教学比例的创新,也为资源整合和协同育人奠定了良好基础。基于“三全育人”理念推动大思政教育格局构建,在专业教育与意识形态教育之间搭建桥梁有利于二者协同发展,也能实现教育的新生,推动高等教育迈入新的发展阶段。

2“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策略

2.1优化保障体系,强化全方位育人

从本质角度来讲,教育保障即学校开展的科学谋划与顶层设计,亦是课程思政教学和建设有序推进的政治保障。为此,高职党委与相关组织要将课程思政建设与教学作为长期性政治任务,以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确定建设原则、教学目标和方案,在校园内部构建系统化建设框架,将其同人才培育、科学研究和文化传承等职能相融合。然则,在开展顶层设计时,学校各级组织要强调明确分工与有机配合,防止出现多重管理及真空地带情况。通过差异化、针对性建设思路,分类指导文科、理科和工科等课程,确定规范科学的专业发展方向,挖掘不同课程隐藏的精神与伦理道德,提高课程思政元素整体含量,彰显育人特色。

2.3强化教育衔接,实现全方位育人

强化教育衔接可有效实现育人的科学性,加强系统性教学。“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的传统课程思政教学模式需要变革,应以课程思政发展需要打破课堂教学局限,将育人工作贯穿于学生成长全过程,根据学生个性特点展开针对性教育,才能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共同发展与进步。课程思政的发展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方位普及,实现全过程育人。将思政元素贯穿于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全过程,做好相应衔接工作,可真正实现育人工作的全方位普及。例如,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会在学校内部展开,假期阶段会出现育人空白。针对此现象,高职院校可加强对互联网与学校社团的多元化利用,利用网络打破时间与空间限制,促进思想政治内容普及,有效提升学生自控力实现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帮助学生在快乐度过假期的基础上,自主了解与探究思想政治内容。学校还可组织学生在假期自愿参与相关实践活动,可利用多媒体厅播放经典红色电影,也可引导学生在假期展开社会实践,力求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方位普及。为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热情,可将课程思政考核与奖学金及入党机会挂钩,以此增强学生主观能动性和思想政治教育力度,促进课程思政全方位发展,实现“三全育人”理念的全方位普及。素质教育的发展推动了课程思政模式的普及,但即将毕业的学生由于忙于实训、实习与就业,所以很难兼顾育人与实训,这一阶段学校可积极利用多元化的企业文化,引导学生了解不同专业的发展方向,并将思想政治内容与就业规划进行有机融合,确保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完善就业规划。

2.4基于专业群建设,构建“岗课赛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

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整改,突出专业知识的系统性、专业技能的综合性、思政育人的成效性。在产业转型升级、数字化、信息化发展的时代,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必经之路。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与多个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在机电专业群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修订中,充分尊重企业意见,开发体现职业核心素养的“岗课赛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岗课赛证”融合的课程体系,以学生职业能力发展为主线,整合课程内容,构建模块化课程系统。优化后的课程体系融合了岗位所需的职业核心素养和行业标准,既兼顾到学生的学习成长规律和专业体系的完整性,又铺垫了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

2.4构建科学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一方面从评价的内容上,以教学评价与思政标准充分融合为基础,以实现“德智体美劳”五育发展为目标,构建专业教学与德育教育一体化评价体系,在考核专业教学效果的同时,对德育教育效果和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向变动也加以考核。另一方面从参与评价的主体上,构建企业、教师、学生三方参与的评价体系。高职院校面向企业培养人才,同时学生有较多时间在合作企业上课、顶岗实习,重视企业对人才的考核,将企业对人才的考核纳入评价体系是对“三全育人”的积极响应,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有力支撑。

结语

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产业转型升级,无论专业技能还是思政内容都需动态调整,及时更新。作为职业院校的专业课教师,要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高自身专业和政治素养,结合时政,重构多元育人的教育教学及评价体系,为社会培养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高技能复合型人才。

项目基金:本论文为河北省职业教育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项目《新时代高职院校在“三全育人”视域下“课程思政”的建设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JZY23331。

参考文献

[1]周勤.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融合路径研究[J].知识经济,2019(3):137-138.

[2]薛伟明.“课程思政”融入高职课程探究[J].成才之路,2019(1):132-133.

[3]许喜红,胡德堂.课程思政融入高职的路径探讨[J].蚌埠学院学报,2019,11(1):7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