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社会实践基地建设路径的实践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8
/ 2

学前教育专业社会实践基地建设路径的实践探索

李秋敏

红河职业技术学院   邮编:661100

摘要:社会实践基地是高校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对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高校不断加大对学生社会实践的支持力度,但由于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缺乏长效机制和专业指导等原因,一些社会实践基地作用难以发挥,无法满足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和创新精神培养的需要。因此,如何从制度层面上建立长效机制、加强专业指导、规范基地管理,是高校需要深入思考并加以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社会实践基地;建设路径

引言:

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的颁布实施,吉林省内各高校纷纷开展了学前教育专业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工作。学前教育专业的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有利于促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了解工作内容,学到更多课本无法传递的社会经验,也有利于提高学生自身的专业素养。那么,如何有效地建设好学前教育专业社会实践基地?这是一项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经验,分析了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的具体路径,以期为同类院校提供参考。

一、政府主导,搭建实践基地平台

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主导。一方面,政府要主动作为,积极争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为高校争取政策支持,为学生争取实践机会;另一方面,要为高校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服务。例如,在建设社会实践基地时,吉林省教育厅会将建设社会实践基地纳入到高校年度工作计划中;教育部会将高校社会实践基地纳入到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省教育厅会将高校社会实践基地纳入到高校优秀实习实训基地评选范围中。政府在学前教育专业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政府主导的形式,能够有效地整合各种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此外,政府主导还能够起到引领作用,形成一种示范效应。通过政府主导的形式建立起学前教育专业社会实践基地,不仅能够节约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效率、降低教育成本,还能够调动各方力量共同建设实践基地。

二、学校主导,开展教育教学改革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首先要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从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课程体系向以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的课程体系转变。其次,要对教育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根据不同学生的基础、能力和发展目标,实施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目的,积极构建“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学习模式。最后,在学前教育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中,要通过构建“五维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来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所谓“五维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是指以学校为主导,在校外建立多个社会实践基地,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学生专业技能训练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这种教育教学模式在学前教育专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前教育专业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中所涉及的社会资源与教育资源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学校拥有的师资力量和现有设备、场地、设备等资源优势,积极组织和参与各类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教师在参与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既可以拓展自身的科研视野,又可以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去[1]

三、行业参与,拓展实践基地范围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既要有行业参与,又要有学校参与,更要有企业参与。为此,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积极与当地幼儿园、企业、社会组织等进行联系,广泛开展合作。一是与各幼儿园签订共建协议,学校和幼儿园共同制定实践教学计划、组织实施实践教学活动,并定期邀请教师来校进行观摩指导。二是与吉林省内多家幼儿园签订合作协议,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如与长春市双阳区实验幼儿园、长春市双阳区新农幼儿园、长春市九台区新城幼儿园、长春市农安县第二实验幼儿园、吉林省丰满区幸福街道中心幼儿园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三是在校外建立实践基地。如与长春德翔职业培训学校共建校外实践基地。通过以上方式,扩大了学前教育专业实践基地的范围,也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更丰富的资源。

四、校企合作,探索共建共育机制

社会实践基地是一所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风向标”,也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但是,“在目前我国学前教育专业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中,普遍存在着企业参与热情不高、企业参与程度不深、企业与学校的合作方式单一、企业提供的实习岗位和教学资源有限、学生与企业员工交流不多等问题”[1]。为解决上述问题,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积极探索实践,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通过与国内学前教育领域知名企业——北京新苗教育集团,联合共建社会实践基地。该集团是以幼儿教师培养为核心,集教学研究、产品研发、学前教育咨询培训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教育服务机构[2]

。通过与新苗教育集团合作共建社会实践基地,将优质教育资源引入学校,从而推动了学校实践教学改革的进程。

五、建设成果,保障实践基地长效运行

“政、校、行、企”四位一体共建机制的形成,使社会实践基地成为学生专业技能与岗位需求无缝对接的平台,学校通过对基地的指导和管理,实现了实习过程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基地在管理上实现了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在实践中实现了制度化和经常化;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了制度化和常态化。同时,社会实践基地作为大学生课外第二课堂,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能力,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经过四年来的建设实践,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一是形成了“政、校、行、企”四位一体共建机制。该机制有效地促进了政府与学校、行业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促进了政府相关部门和行业企业对学校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的支持,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二是实现了学生专业技能与岗位需求无缝对接。基地建设有效地满足了学生专业技能与岗位需求的无缝对接,学生在基地中能真正实现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三是实现了学校与行业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在社会实践基地建设过程中,学校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实现学校资源与行业企业资源共享,达到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目的。四是促进了学生就业及创业能力提升[3]

四、构建实践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

学前教育专业实践课程是培养学生学前教育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首先,在学生专业认识阶段,开展“两课一活动”,即专业课、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课程以及园本课程,通过这些理论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对学前教育专业的认识,并为后面的教学技能学习打下基础;其次,在教学技能培养阶段,通过观摩、观摩优秀教师上课、园本研修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实践技能训练;最后,在教学研究阶段,组织学生参加教育研究活动。

五、结语

学前教育专业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个方面,包括社会实践基地的构建、合作单位的选择、社会实践基地运行模式的选择、管理制度的制定与完善、经费投入等。其中,师资队伍是建设社会实践基地的关键因素,要建立一支热爱学前教育事业、理论基础扎实、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兼职教师队伍,为社会实践基地提供可靠保障;同时,要积极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运行模式,从基地管理制度到实践教学模式等各个环节进行改革创新,保障基地高效运行。总之,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地不断努力和探索。

参考文献:

[1] 曾红艳. 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实践基地建设改革研究——以本校学前教育专业为例[J].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2(9):4.

[2] 李菊蕾. 专业认证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优化路径探索[J].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2, 33(6):6.

[3] 邓明. 高水平学前教育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探索[J]. 安徽教育科研, 202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