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指标联合检测对心脏外科术后深部胸骨切口感染的早期预判价值研究

/ 2

多指标联合检测对心脏外科术后深部胸骨切口感染的早期预判价值研究

王晓蕾, 周萍,通讯作者:,张文娟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外科 830054

【摘  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多指标联合检测对心脏外科术后深部胸骨切口感染的早期预判价值。方法:随机选取实施外科术后发生深部胸骨切口感染的2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行心脏外科术未发生深部胸骨切口感染的2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在不同指标对感染的判断价值。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术后7天时,三项指标,即TNF-a、ESR以及IFN-γ的观察指标均比对照组高,P<0.05,由此也说明研究组患者在术后可通过检测来判断其感染情况。结论:TNF-α、ESR与IFN-γ这三个指标联合运用于心脏外科术后深部胸骨切口感染的早期评估效果显著,能被当作临床诊断的参考指标。

【关键词】多指标;联合检测;心脏外科术;深部胸骨;切口感染;早期预判价值

在心胸外科中,心脏手术是常见的大型手术,而胸骨正中切口因其操作简单、充分暴露的优点而被作为了心脏手术的首选择入路方法。而据临床实践了解到,在行此术式后,患者极易出现胸骨切口感染情况,进而引起伤口疼痛以及发热等相关症状,严重的伤口还会流脓,进而为患者带来不小的痛苦,同时还会延长治疗治疗,增加患者的治疗费用。为了能对患者进行抗感染治疗,早期预判切口感染是相当有必要的。本研究主要分析了TNF-α、ESR与IFN-γ多指标联合检测对心脏外科术后深部胸骨切口感染的早期预判价值,以此为临床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计挑选40例患者,根据是否发生深部胸骨切口感染分为研究组(发生)与对照组(未发生),研究组男女性分别为12例与8例,平均年龄(63.47±7.22)岁,对照组男女性分别为13例与7例,平均年龄(62.96±7.45)岁。对比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对比度小P>0.05,有研究分析价值。

1.2方法

本研究患者在手术前、手术完成后1天、3天以及7天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5ML静脉血,从中选取1 mL血液标准将其注入真空管中,以每分钟3000 r的速度进行10分钟的离心处理,离心完取上清液,并将其存放于冰箱低温冷藏,使用双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来检测血清TNF-a。剩下的4mL血液标本无需离心,取其中2 mL用Westergren试管测定法检测ESR(全自动血沉分析仪加以测定),剩下的2mL血液标本经抗凝后与M.TB特异性抗原培养过夜,并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培养血浆中IFN-γ水平。

1.3评定方法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d、术后3d、术后7d的TNF-a、ESR以及IFN-γ指标水平情况,对这三种检测方法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入选患者的数据资料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来加以统计处理,并使用“±s”来表示各数据的计数资料,“X²”对各数据项进行逐一检测。如若数据呈现“P<0.05”的结果,将表示本研究患者的数据对比性显著,有统计的意义价值。

2.结果

从表1可知,研究组患者在术后7天TNF-a(肿瘤坏死因子-a)、ESR(红细胞沉降率)以及IFN-γ(γ-干扰素)指标的均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统计学有对比价值P<0.05,这在极大程度上也表示通过血液检测可以掌握伤口感染情况,并依此进行对症治疗。

表1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段各观察指标的变化情况(±s,n=20)

观察指标

术前

术后1天

术后3天

术后7天

TNF-a

研究组

62.57±8.52

78.69±9.95

130.06±20.82

187.85±29.86

Pg/mL

对照组

61.84±8.32

76.25±9.89

82.70±11.15

92.54±17.51

t

0.895

1.525

17.946

26.003

p

>0.05

>0.05

<0.05

<0.05

ESR

研究组

9.94±2.59

17.87±3.85

38.48±5.90

68.29±7.22

mm/h

对照组

10.46±2.68

18.59±3.83

37.00±5.72

34.32±6.53

t

1.174

1.352

1.257

32.619

p

>0.05

>0.05

>0.05

<0.05

IFN-γ

研究组

38.75±15.41

48.37±20.13

80.62±22.73

107.38±26.36

Pg/ml

对照组

37.25±15.36

43.71±18.65

48.25±20.56

38.47±16.48

t

0.573

1.424

9.447

20.119

p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胸骨感染通常发生于胸骨或纵隔附着的肌肉筋膜以及软组织上,具体发生在行心脏手术后的30天内,这也是心脏外科手术极常见的并发症,临床既往对胸骨感染的判断是以伤口或纵隔引流液体细菌培养阳性、临床症状、血常规指标、纵隔引流管流出脓液等作为评估标准。现如今,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TNF-a、ESR以及IFN-γ逐渐成为了临床判断感染的参考数据,其中,TNF-a具体是由巨噬细胞所分泌得出,此物质可以对各种流感病毒复制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具有显著的抗病毒作用;ESR能协助判断病症是否为感染性疾病;IFN-γ属于可溶性二聚体细胞因子,它是存在于2型干扰性中,并能是由NK(自然杀伤细胞)与NKT(自然杀伤T细胞)所分泌得出,在发挥出固有免疫作用。将这三个参考指标联合起来可以作为心脏外科术后深部胸骨切口感染的诊断标准,为临床诊断提供明确的数据参考。

【参考文献】

[1]王瑶,刘爽爽,刘志永,王贺,王福朝. 多指标联合检测对心脏外科术后深部胸骨切口感染的早期预判价值研究[J].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2022,22(04):4805-4808.

[2]高鲁方,向道康,周涛. 心脏外科术后深部胸骨切口感染特征及耐药基因检测[J].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9,14(07):852-856.

[3]任国辉,张洪丽,任建发. 心脏外科患者术后深部胸骨切口感染研究[J]. 人人健康,2018,(20):37.

[4]张辉. 心脏外科术后累及胸骨的深部切口感染的外科治疗分析[J]. 辽宁医学杂志,2018,32(05):32-34.

[5]马加贵,王文璋,安建雄,张兴华,武维维,崔雯,吴旭敏. ABO血型与心脏外科术后深部胸骨切口感染发病时间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7,9(11):1365-1367+1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