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护理安全干预机制构建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5
/ 2

心内科护理安全干预机制构建的研究

周园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  730000

摘要:目的研究心内科护理安全干预体系的建立及实施效果。方法将120名被试作为干预措施执行的时间节点,在执行前和执行后11个月,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心内科有关疾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按系统性护理安全干预机制进行护理。观察两组病人主动报告潜在危险项目的次数,护理失误事件的发生次数,护理品质评分和病人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主动报送潜在危险事项的例数、护理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都比对照组高,但观察组的护理缺陷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显著(P<0.05或P<0.01)。结论以循证护理为基础,并结合科室实际情况,建立起来的心内科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可以起到预警和前馈控制的效果,从而减少了护理缺陷的发生,从而提升了护理工作的质量和病人的满意度。因此,该研究可为基层心脏内科的临床护理提供有益的借鉴和交流

关键词:患者安全;循证护理;前馈控制;预警;心血管疾病

随着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病死率的上升,人们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心脏内科护理安全问题受到社会和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因为在临床护理中,护理安全问题是常见问题,它涉及病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多个方面,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具有较高的复杂性。目前,我国临床上还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心血管疾病护理安全体系。因此,本研究旨在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心血管疾病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并通过循证护理来指导临床实践。该机制主要包括:预警机制、前馈控制机制、评估机制和干预机制四个部分。这一干预体系可以有效地降低心血管疾病病人发生护理缺陷的风险[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1年12月,某医院心内科正式开展了综合护理安全干预,被试在干预措施建立前和建立后随机选择,入选条件为:1)确认为心脏内科疾病;2)意识清醒。(3)具有较强的文字表达及理解力。排除标准:(1)无意识病人;(2)有老年痴呆症、精神病史或与其有不合关系的人。选择120名男性71名女性49名作为对照组。患者的年龄为56-84,平均年龄为65.5-10.2;常见的疾病有: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律失常、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支气管哮喘、肺源性心脏病等。选取12年1~11月住院患者120例为观察组,其中68名男性,52名女性。患者的年龄为54-85,平均年龄为64-6±10-5;其主要疾病的组成和并发症情况与对照组基本相同。该试验得到了医院道德委员会的批准,且全部病人都是自愿参与试验的,并在试验中签订了知情同意书。在性别组成,年龄分布,疾病类型,并发症等基本资料上,两组间的基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一般及基本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安全干预。

1.2.1心内科护理失误的根源

回顾性分析2010-2011年12月护理差错事件,发现其原因为:1.管理体系不健全,或者没有执行相应的规章制度;(2)监督和管理体制不健全,措施不够有力;(3)工作中缺乏谨慎,缺乏谨慎的态度;(4)缺少护理人员;(5)环境设施和设备的使用不得当;(6)对医院感染的防范意识不强,护理措施不得当,容易引起医院感染;(7)护理与患者之间的卫生宣传与交流不到位;(8)预知治疗不佳;(9)病人的遵从性差,等等。

1.2.2 设立护理安全监测预警信息表

根据以往的护理差错事件,把错误分为四个等级:严重的,中等的,轻微的和没有错误的。根据已完成的整改措施,将其分为三个级别,分别是全面整改、部分整改、未整改。并对其进行了设计,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如表1所示。在0~1.00的范围内设置了预警信息的数值,根据该数值的大小来判断护理的安全程度,如果分数低于0.90,则要进行分析,并在限期内进行整改。通过对护理安全预警信息图谱的定期记录和动态绘制,并进行对比,直观地反映出护理安全的动态变化。

表1 护理安全监测预警信息表

1.2.3加强患者职业技能培训及安全意识

科室对新入院患者、实习护士、进修护士等进行常规的护理安全教育,帮助其树立安全意识。对新进的专科护士及进修护士,每周进行理论及操作技能培训,使其了解各种导管的使用方法、各种抢救药物的使用方法以及各专科常见的危重患者护理重点,保证在发生意外时能快速反应,正确处理。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安全教育,包括安全用药、正确的饮食方式、注意事项、防范措施等。护士长每月召开1次护理安全专题会议,分析存在的问题,探讨有效的防范措施,使每位护士能牢固树立护理安全第一理念,及时发现并消除护理安全隐患[3-4]

1.2.4严格遵守各项规则和规则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严格执行医嘱,加强医嘱执行的核对、核查、修正工作,对于不合理的医嘱及时与医师联系并进行修改。认真做好用药安全管理工作,对医嘱要做到及时核对,仔细核对。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三查”即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对;“七对”即用药前、用药中、用药后、输液时、输液完毕后、交接班时及交接班后。严格执行静脉输液的查对制度,认真核对病人的姓名和床号,核对输液瓶上的病人姓名与病历上的一致。输液完毕时认真核对患者的姓名、床号,并详细记录输液剂的名称和滴数。

1.2.5做好住院检查,密切注意病人的情况

在收治病人的时候,要按照病人的病情轻重缓急,对病人进行不同的病室安排与监测等级,并做好识别标识,以便能够更好地观察病人的情况并进行抢救。在病人进行治疗时,要根据病情及时向医生反映病人的情况,以便医生能够准确地诊断出病情的紧急程度,同时还需要对病人进行有效的监护,以确保病人的安全,并做好各项记录,为病人日后的康复打下良好的基础。

1.2.6健康宣教和个性化护理

除了常规的护理之外,还应根据病人的情况,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和个体化护理,特别要注重病人的安全和生理状况,并且要使病人能够更好地了解病人的情况,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病人的参与热情。

1.2.7要加强对医疗设备和重点部位的管理

要加强对心内科的医疗设备的管理,定期对其进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要加强对心内科的重点部位的管理,如患者头部、心脏、血管等,并及时进行处理和监测;要加强对心内科各种仪器设备的管理,保证其正常运行。

1.2.8提高护理人员与患者的团队合作和交流

病人的治疗和治疗,除了医生、病人和医护人员的合作外,还需要护士的合作和合作。在工作压力大的情况下,要提倡和培养护士之间的团队合作,互相配合,互相监督,一起努力,才能使护理工作的质量得到提高,从而减少护理工作中的失误和危险。

1.2.9护理人员的最优配置

在护理人员的最优配置方面,由于心内科患者的病情复杂多变,且治疗时间长,护理工作具有高强度、高风险及高强度等特点,所以在人员配置方面要求护理人员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及熟练的操作技能,并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

1.3观测指标和评定标准

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不良事件发生例数(%)=(患者不良事件发生例数/患者总数)×100%;满意度:满意度=(满意例数/总例数)×100%;护理差错发生率=[(患者差错发生例数/患者总数)×100%。

1.4统计分析

所得数据采用 SPSS17.0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 s,并采用 t检验。计量资料是基于两组之间的比较。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的患者主动报告了错误或识别危险的例数,护理质量得分和患者满意度都高于对照组。但护理缺陷的发生率却比对照组低,有显著差异(P<0.05)。结果:两组病人的护理安全水平及各指标的差异,结果如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安全质量与指标比较[n(%)]

3讨论

结果:80名冠状动脉造影患者被随机分为40名和40名。结果:两组病人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个性化舒适护理。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身体和心理状态、社会联系、总生活质量等方面都有明显提高(均 P<0.01),而在术后 SAS和 SDS评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都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均 P<0.05),因此可以得出:对患者实施个体化舒适护理,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加速患者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本研究共1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5例。对照组按常规处理 AMI,观察组采用个体化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血管并发症,如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再梗死以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如便秘、褥疮、肺炎、静脉血栓的发生率,都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显著(均 P<0.05),这说明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 AMI患者的并发症,与常规护理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

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基于循证护理理论,并以临床经验为依据,构建了心内科护理工作中出现的错误预警及正向调节机制,充分发挥了“以人为本”的作用,有效地降低了工作人员的错误发生率,提升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品质,提升了病人的满意程度。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为临床上在临床工作中提供参考和指导。

参考文献:

[1]优质护理改善心血管内科患者负性情绪和治疗依从性的效果观察. 侯蜀涛.基层医学论坛,2019(12).

[2]美国Carolina照护模式及对我国优质护理服务的启示. 向家艮;邓少娟.护理学杂志,2018(8).

[3]浅析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及对策[J]. 文加霞.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30)

[4]关于中国内科护理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 张青.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