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8
/ 2

因材施教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

梁昌萍 ,吴金祥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东县第三小学,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615200

摘要:小学是学生的知识学习启蒙阶段,每一个学生都有无线的潜能,所以教师要挖掘学生的潜能,进而更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但是,教师在教学时要意识到学生在进入小学前接受的学前教育以及家庭教育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每一个学生都是个性的存在,这也就告诉教师面对个性化十足的学生统一的教学法就无法满足每一个学生对知识的需求,那势必会有一部分学生对数学知识无法正确的理解和记忆,那学生就不会对数学知识产生学习的冲动因此教师就需要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知识教学,这样的数学教学才有效率也才有意义。针对不同学习水平和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关键词:因材施教;小学数学;应用实践

前言

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化,因材施教的思想在教育领域越来越得到重视。在进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根据其不同的兴趣爱好以及特长等制定更加合理化的教学制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好地帮助学生投入到学习中来。而且,小学阶段的学生正是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材施教对于他们来说也是更加有效的教学方式。

一、什么是因材施教式教学

因材施教在教学领域取得不错的进展要得益于其所蕴含的丰富的现代化内涵。就教师来说,在实施因材施教地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将学生的个体需求作为重点的关注对象,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制定出明确化的、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此外对于家长来说,这种方式将会给予更多的空间给孩子,让学生基于自我的意识以及家长和学校的正确的领导,使自己的创新意识得以激发。此外,通过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将会给每个学生带来好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育的公平。

二、因材施教在目前的小学教育中的不足之处

要知道,传统讲授的教学方式在我国已经有了很多年的发展历程,而新推行的课改方式实际上还不够成熟,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来说,要想真正实现因材施教,还是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的。对于现在的小学教育来说,学生的个体化差异是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成功实施的重要阻碍之一。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都是囫囵吞枣式的,而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将会更加地突出学生主体的人性化教学。

三、因材施教,优化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措施

(一)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深入调研

要进一步优化小学数学科目分层教学法的有效应用,教师应首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学习进度进行深入调研,使其做到心中有数,进而为教学方案和教学规划的设计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可以采取摸底考试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背景与数学能力进行分析,并通过单独谈话、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与研究学生对数学科目与数学教学的看法,结合这两者所反映出的调查结果,对学生的数学水平、数学能力以及数学素养做出基础判断,进而为数学分层教学方案的制订做出相关参考,保障教学水平与学生成绩的有效提升。

(二)制订合理、严谨的分层教学规划

合理科学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规划对提升教学效率、优化教学方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应当按照摸底考试与问卷调查所得出的调研结果制订数学分层教学规划,使其更加适应本班学生的数学能力与数学素养,促进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教师应当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其分为学习先锋、学习中坚、学习后进三个层次,并对这三个层次的学生制订差异化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规划。如在教学“运算定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三个层次不同的学生采用差异化的教学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对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与分配律具备更加深刻的认识,提升运算定律的教学效果,保障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三)拓展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渠道

在传统数学教学模式过程当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渠道较为单一,学生只能在课下或空闲时间与教师进行交流,无法有效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对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保障学生的学习质量形成了一定的阻碍。因此,教师应当从活跃师生关系这一工作入手,使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渠道更加多元化,提升教师对学生问题的解答效率,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帮助和引导之下有效提升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推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合理健康发展。

(四)创新数学教学手段与教学理念

由于小学生身心发展尚不成熟,对数学学科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如何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接受程度,有效创新教学理念与教学手段是小学教育工作者应当深入研究的问题。针对层次化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模式,将学生代入生活情境,使不同层次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得以不断进步,保障学生数学素养与数学意识的进一步发展。例如,针对“乘法”这一运算法则的教学工作,教师可以创设一个生活当中常见的购物情境,要求学生两两一组,结合学生的不同层次进行分组,使他们之间能够相互适应,并要求一个学生扮演购物情境当中的买方,由他来设定购物数量即倍数,由另一个学生扮演购物情境当中的卖方,并由他设定物品单价即乘数,并分别算出最终价格进行对比验算,使差异化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情境教学模式中找到学习数学的方法,提升他们对数学课程的热情,保障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不断提升。

(五)设立差异化的教学目标与评价标准

在分层教学的过程中,设置差异化的教学目标与评价标准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科目的学习欲望,同时也能使教师获取到学生对数学科目更加精准的学习反馈,从而实现对教学规划与方案的进一步优化。例如,在针对“图形的运动”一课进行教学目标的设置过程中,可以设计三种难度不同的图形在平面当中的运动并要求不同层次的学生给出答案,使后进生能够有效树立自信心,同时也使学优生能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与探索,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四、因材施教在数学教学中实施的教学成果

因材施教不仅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是教育教学应该遵循的准则,更是为了促进小学生身心发展所需要运用的教学策略。对于差异学生实行针对性教学,借助分层模式为学生营造与其相符的学习环境,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优质的教育,并取得较好的成效。具体来说,教学成果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班内学生两极分化的情况有所缓解,后进生在恰当的教学目标的激励下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与优等生缩小了差距;另一方面,小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也被调动了起来,学习积极性十分高涨。

总结:

总而言之,现如今的小学数学教学现状需要运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法来改变,因材施教不管是在古代还是现代都是受到大家关注和推崇的,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是符合新课改理念的也符合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性格兴趣进行详细的了解,这样才能更好的运用因材施教教学法开展数学教学活动。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理解数学知识吗,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奥秘,并且让学生在学习中提高学习自信心,进一步的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优势,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赵菲.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数学因材施教教学[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1,(17):3-4.

[2]段利力.因材施教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数学大世界(中旬),2021,(0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