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隐性资源的挖掘与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9
/ 2

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隐性资源的挖掘与教学

徐之华, ,孙朝芳

山东省郯城县李庄镇中心小学 276111

摘要:小学语文教材,是编者根据语文课程目标编写的,用于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它不仅自成系统,并且每篇课文都承载着具体的教学目标。这就要求在教学之前,教师必须对文章进行深入解读,明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发现教学重难点,以便科学高效地开展教学工作。

关键词:小学语文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 任务群 非连续性文本 隐性资源

引言

文本细读并不是认真阅读课本那么简单,而是通过对文章仔细阅读,以锻炼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文本细读的特征主要是以文本为中心,对文本进行分析,并强调文本内部组织结构。

一、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中非连续性文本的价值

小学语文课堂上,能看到学生在仔细阅读文本内容是极为少见的。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较强,注意力很难集中,在课堂阅读教学中,需要教师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的有效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提升阅读兴趣是开始,让学生掌握文本细读的方法是过程,最终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结果。习惯养成后能让学生在阅读中运用有效的阅读方式不断增强自身的知识储备,形成个性化的知识结构体系,在日常学习中加深对阅读文本的深入理解。同时,还能运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去对文本内容、内涵进行深入解读,从而吸收到文本中的精华思想,对作者的写作意图更加了解。文本细读在过程中会逐渐让小学生更加感兴趣,小学生的好奇心在学习中也会充分显现出来。当对文章进行初读时,学生只是了解了文章的大概内容,但却不能掌握文章的核心思想。通过文本细读会让学生逐字、逐句、逐词进行深入理解,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语言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对其中的句子、词汇产生好奇心,想要弄明白、搞清楚。文本细读能引导学生进入到文本内容中,通过句子的衔接、词汇的欣赏、段落的理解以及对通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总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文本细读的趣味性,从而提升学生辨别能力,把学生带入阅读的轨道中,拓展学生的阅读思维,加深学生对语文学习的价值理解。

二、非连续性文本隐性资源的教学策略

(一)情境体验,锻炼应用力

语文是一门综合实践性课程。而生活处处是语文,包含丰富的非连续性文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借助非连续性文本,通过情境构架,在活动中体验,注重实践,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生活应用力。如执教《威尼斯的小艇》时,因为疫情挡住人们出行的脚步,笔者就构架了一个以“云旅游”为主题的活动情境,播放威尼斯人制作的“水上威尼斯”简报,让学生为自己的家乡或校园制作一张“旅游简报”,以小卡片的形式形成“某地解说图”,开展“我是小小解说员”比赛。通过情境体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生活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生活的应用力。

(二)联系生活,引领生活语文

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渐向抽象思维发展,这表现在心理活动上,就是学生对具体的活动实践更为偏爱。为了能够让学生的学习更容易一些,让课堂教学更生动一些,教师的解读不能局限于文本,还要把文本解读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应在解读的过程中,依据文本内容设计一个个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促进语文教学的生活化。这样,不仅能让文本解读更适合学生学习,还能利用文本解读指引学生生活,教会学生做事,从而充分实现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三)整合课文内容资源,引导学生重点研读

能够选入小学语文教材的作品都是名篇佳作,具有独特的文学特征。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加强对教材内容的研读,并根据单元主题和单元教学目标整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重点研读。在教学前,教师可以根据单元主题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要求同一组的小组成员阅读和思考相同的文本,并记录自己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优美的语句进行批注,梳理故事的情节和整体走向,为开展课内高效学习的做好准备工作。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具有极强的鉴赏价值,作者的创作思路、情感表达方式、遣词造句的能力等都值得小学生学习。为了引发学生对课文的重视和兴趣,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认真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或是想法,这也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同的学生对同一篇文本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其在多种思想碰撞之下可能会产生更多的想法。基于此,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其分为不同的研究学习小组,鼓励和引导小组成员在组内探讨和分享自己在阅读文本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教师在单元教学的总结阶段,可以邀请小组代表上台分享自己所在小组总结出的优美语句。这样的教学可以让学生真正静下心来投入阅读,能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能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在分享的过程中,学生也能真正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

(四)从文本的核心主题思想角度进行比较,判断文字的异同

核心主题比较,主要是对两篇或者多篇主题类似的文本进行比较分析,查找出这些文本之间所运用的文字或者所表达的情感存在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写人写景的记叙文、阐释道理的议论文、抒发情感的散文都可以采用这种主题比较的方法。通过对文字内容比较和分析,学生阅读视野变得更加开阔。在比较过程中,多数学生会利用讨论或者自主探究的方式梳理文本行文脉络,确定每一篇文本的核心主线。这一过程,实际上也是锻炼和活跃学生大脑思维的过程。尤其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来说,接触的文本类型越来越多,文本篇幅越来越长,如果依然沿用过去的阅读方法,逐篇进行阅读与分析,不仅会浪费大量时间,阅读效果也将大打折扣。为此,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对多篇文本进行阅读、理解的同时,在最短时间内确定每篇文本的中心思想,提供核心主题比较,让学生达到乐读与乐学的目的。

(五)关注核心素养,提升文本意识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广泛涉猎,以课内文本为基础,积极在课外阅读多种多样的文本内容。数字化时代信息呈现方式逐渐多元化,为了帮助学生适应信息化时代要求,教师更应当关注学科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文本意识,例如可从提倡多样阅读、选择多样材料进行提升。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给予学生多种文本分析的锻炼机会,引导学生能够合理规划自己的阅读时间,在不同文本的阅读过程中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文本分析能力,确保自己全面发展。文学作品本身具有丰富性、包容性、多样性和变化性等特征,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逐渐掌握对不同文本的阅读技巧和思考方式,例如对记叙文可以通过抓关键词分析文本,判断故事走向,领悟作者所想表达的思想感情等。

结束语

当然,细读文本还要注意文本运用的修辞手法。尤其是在诗歌、散文、小说等文体中,作者通常会借助排比、比喻、反问、夸张和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形象性及感染力。在细读文本时,要注意文本语言的修辞艺术,帮助学生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作用,进而培养其鉴赏能力、审美能力及想象力。总体而言,本书注重理论结合实践,内容丰富,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有益参考。

参考文献

[1]邵迎强.小学语文文本细读教学策略[J].读写算,2022,(27):37-39.

[2]李桂彪.基于多文本读写的小学语文中高年级教学探究[A].,2022:719-721.

[3]李常玲.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路径探究[J].小学生(中旬刊),2022,(09):52-54.

[4]郇克会.珍视小学语文教学文本的唯一性[J].教学与管理,2022,(26):30-32.

[5]曾村忠.小学语文多文本阅读中课内外整合的教学策略[A],2022: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