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的实践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1
/ 2

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的实践探索

宋玲玲

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 628000

摘要:家国情怀是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必备的重要品质之一。高中历史教学包含着丰富的家国情怀因素,从中学到家国情怀既能让学生理解和把握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又能使学生养成浓厚的爱国情怀并自觉承担起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性任务。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可借助历史对比展现家国情怀;建构历史情境、创设教学氛围;借助博物馆和地方文献传达家国情怀理念;开发课程资源和传授家国情怀等方式加强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培养出高素质和高质量接班人。

关键词:中学历史;家国情怀;在历史教学;核心素养 

家国情怀是指人在研究和探究历史过程中形成的价值取向,人文追求以及个体对国家和家园的根本感受,更是个体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高度的认同感和精神信念,它可以促进主体思想向纵深发展,保证主体能形成牢固的理想信念。教师应注重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学生正确国家观和民族观的培养,并引导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本内涵及其时代价值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究,采用有效方法加强高中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有助于他们建立积极价值观念。

一、将家国情怀渗透到高中历史教学的实践意义

(一)引领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

家国情怀是核心素养体系下信念系统的一部分,将家国情怀逐渐渗透到高中历史教学当中,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信念,保证学生正确的行为选择,进而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供有利条件。通过学习高中历史资源,我们知道“是非曲直”和“成王败寇”是其中最主要的部分。教师运用高中历史资源,为学生细致阐释其内涵和价值,让学生对其思想倾向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而有助于他们对历史现象进行客观的观察和评价,培育学生家国情怀和历史素养水平。

(二)加强同学们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认同程度

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源远流长,这些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高中历史教师对学生进行中国古代史教学时,可以使学生通过学习养成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责任心,有利于增强同学们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并最终促进家国情怀的形成。比如“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的教学包含着丰富的家国情怀,本单元主要阐述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学生们在历史知识的学习中,既能清楚认识和把握中华传统文化发展脉络,又能潜移默化提升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内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神。

二、高中历史教学家国情怀渗透的有效途径

(一)借助历史对比展现家国情怀

高中历史教学相较于其他学科而言,包含了很多家国情怀的因素,可运用历史对比等方法对教学过程中家国情怀素材进行深度挖掘,增强学生中华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展现家国情怀。比如,在选择性必修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在不断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教学中,老师可以让学生比较和分析不同政治制度的差异,如西周分封制和秦朝郡县制等,通过比较分析,可以使学生认识西周分封制、秦朝郡县制均有利于强化中央集权、对民族统一有很强的时代价值、还能领略到我国古代政治文明之魅力等。这说明学生通过历史对比可以获得较强的民族自豪感并能养成维护国家和民族统一的使命感继而达到培养学生爱国情怀。此外,还可将中国史和世界史进行比较分析,以展现家国情怀,如老师在对西欧封建社会知识点进行讲解时可带领学生对中国封建社会和西欧封建社会进行比较分析。通过比较学生可以发现公元前三世纪中国封建社会具有中央集权的典型性,西欧封建社会则呈土崩瓦解之势。借助于历史对比,让学生看到中国古代文明的强大生命力,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在历史的对比中不断增强。

(二)建构历史情境、创设教学氛围

建构历史情境作为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渗透的重要方式,可以营造家国氛围,给学生一个良好的环境。具体来讲,教师可基于问题建构多元化历史情境进行教学活动,并以学生家国情怀素养为导向进行相关历史情境教学以培育学生优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教师还可借助诗歌朗诵和播放影视资料的形式建构历史情境并对学生进行质疑,并在质疑过程中对学生家国情怀进行巧妙培育。如在讲授“甲午中日战争”这一知识点时,老师可将甲午中日战争的有关影视资料播放给学生,从而营造出一种真实、客观的历史情境使学生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经过,结局,从而使他们深刻体会甲午中日战争给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带来的启示。此后,教师可对学生进行“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和目的”、“《马关条约》给我国造成的损失”等提问。教师也可在这一过程中令学生扮演角色,使他们体会日本侵略者的雄心壮志和我将军英勇作战的气概,激发他们自觉肩负起复兴中华民族的历史重任。

(三)借助博物馆和地方文献传达家国情怀理念

博物馆作为学生与历史亲密接触的重要阵地,对于传达家国情怀理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老师可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引导学生到博物馆进行参观。比如在“明清时期的经济文化”的教学中,可组织学生参观漳州市博物馆,与漳窑,青花瓷,五彩瓷,素三彩瓷等进行近距离的接触、单色釉瓷5个品种,领略漳州窑瓷产品特点和中国陶瓷文化悠久历史,了解中华民族为世界文明所作出的重大贡献,由此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意识到做为新一代青年也有着肩负传播中华文化历史使命。再比如在“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教学过程中,老师给同学们展示地方文献库里所记载的抗战歌谣以及闽南地区百姓编的抗日歌谣,控诉日本军国主义入侵的滔天罪行由霸占金门,厦门,潮汕到狂轰滥炸漳州,东山,诏安等地。从耳熟能详的闽南语里,同学们了解到日本的无耻侵略和中国共产党的抗日英雄事迹,还能使同学们体悟到祖国的强盛可以守护美好的家园,从而唤起同学们的家国情怀和养成家国同构思想。

(四)开发课程资源讲授家国情怀

高中历史教学应充分挖掘和运用家国情怀这一课程资源,从而将大量历史知识传达给学生。一方面开发生活化家国情怀类课程资源。教师应结合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生活实践进行相关课程资源开发,以正反两方面为切入点,借助生活化课程资源将家国情怀知识传达给学生。比如,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给学生们讲解1949年以来民族政策的内容和概念,使他们熟悉这段时间内民族政策的执行对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的影响,引导同学们对国家时事政策进行关注,让同学们能够更直观的了解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和外交政策是多么伟大。从而让学生在生活化课程资源的帮助下,深入了解我国国际地位逐步巩固的现状,切实提高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和荣誉感。另一方面以典型课例为辅助,挖掘家国情怀的课程资源。高中历史教学和我国政治经济建设及文化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要运用典型课例进行高效化地培养家国情怀。例如,教师可把“建国后民族政策和外交”和“古代中国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列为课题,作进一步的比较研究,借助秦汉时期或隋唐五代时期的民族外交使学生认识民族关系对国家综合国力提升的重要性,从而最大限度地挖掘家国情怀课程资源,培育学生家国情怀。

结语

总之,将家国情怀渗透到高中历史教学当中,有利于引导学生建立正确价值观,使其德、智、体全面发展,同时提升其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认同。与此相适应,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善于借助历史对比展现家国情怀,建构直观历史情境并借助博物馆或地方文献等手段使学生能够近距离感受家国情怀魅力,充分挖掘家国情怀这一课程资源,将丰富的家国情怀传递给学生,多角度强化学生历史责任感,有效提升历史整体教学质量,真正显示出高中历史学科对学生家国情怀塑造所起到的正面影响。

参考文献

[1]郑晖.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培养研究[J].名师在线,2022(27):55-57.

[2]王丽杰.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教育的必要性和策略[J].知识文库,2022(18):139-141.

[3]马景轩.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方式探讨[J].教师博览,2022(27):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