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8
/ 3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吕纬昊

(沈阳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000)

摘要: 随着世界格局的不断演变和我国发展的快速进步,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成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迫切任务。本论文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当前形势的分析,深入探讨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重要性,并论证了为什么必须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同时,本文还提出了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可行措施和具体建议,以期为实现国家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国防;军队现代化

一、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是在“两个大局”交织激荡中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支撑。  

(一)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
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是支撑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国家安全是国家发展的基础,而军队是国家安全的坚强后盾。通过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可以有效维护国家的领土完整、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宁,为国内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在研究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注重国内外安全形势的变化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当前,我国面临着国家安全面临的挑战和威胁,如领土争端、恐怖主义、网络安全等问题。因此,我们需要研究如何通过加强军队现代化来有效应对这些挑战,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其次,要关注军队现代化对国内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军队现代化对科技研发、军工生产、高新技术应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拉动作用,可以推动国内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最后,要关注国防投入对国内资源分配的影响。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需要大量的资源投入,这对国内资源的分配和利用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我们需要研究如何在国内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合理分配和利用资源,实现国防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

(二)国际格局的大局:
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对于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格局是至关重要的。当前,国际安全环境日益严峻,国际竞争和对抗呈现新特点。通过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可以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和话语权,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和战略安全。在研究国际格局的大局中,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分析国际安全形势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当前,国际安全环境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大国博弈、地区冲突、恐怖主义等。因此,我们需要研究这些因素对我国国家安全的影响和应对措施,为国际安全合作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其次,要关注军队现代化对国际军事力量对比的影响。军队现代化可以提高我国的军事实力和国防能力,增加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因此,我们需要研究如何在维护国家安全的同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促进国际安全合作和多边主义。最后,要关注国际间合作与竞争的关系。当前,国际合作和竞争的关系十分复杂,我们需要研究如何通过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来维护国家安全的同时,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三)“两个大局”交织激荡的特点
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是在“两个大局”交织激荡中进行的。即在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和国际格局的大局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在研究中充分理解和把握这两个大局的关系,协调推进国内发展和外部安全的统一。在研究“两个大局”交织激荡的特点时,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关注国内外安全的相互影响。国内稳定和发展是国家安全的基础,而国际安全环境又对国内发展和安全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我们需要研究如何在保持国内稳定和发展的同时,应对国际安全挑战,实现国内外安全的良性互动。其次,要关注国家安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同推进。国家安全是国家发展的基础,而经济社会发展又为国家安全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条件和支撑。因此,我们需要研究如何通过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来推动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最后,要关注国内外战略环境的变化与应对策略的调整。国内外战略环境的变化会对国家安全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我们需要研究如何通过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来应对新的安全挑战和威胁,调整国家的应对策略和战略布局。

二、坚持走中国特色军事道路

(一)习近平强军思想

党的二十大以来,着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立足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围绕强军兴军作出一系列新的重大判断、新的理论概括、新的战略安排,在波澜壮阔的强军实践中,带领全军深入进行理论探索和实践创造,形成了习近平强军思想。习近平强军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是全面推进新时代强军事业的科学指南。

习近平强军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建设一支什么样的强大人民军队、怎样建设强大人民军队”的时代课题,其主要内容有:一是明确强国必须强军,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二是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必须同国家现代化进程相一致,力争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三是明确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建军之本、强军之魂,必须全面贯彻党领导军队的一系列根本原则和制度,确保部队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四是明确军队是要准备打仗的,必须聚焦能打仗、打胜仗,创新发展军事战略指导,构建中国特色现代作战体系,全面提高新时代备战打仗能力,有效塑造态势、管控危机、遏制战争、打赢战争。五是明确作风优良是我军鲜明特色和政治优势,必须加强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坚定不移正风肃纪、反腐惩恶,大力弘扬我党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永葆人民军队性质、宗旨、本色。六是明确推进强军事业必须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更加注重聚焦实战、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更加注重体系建设、更加注重集约高效、更加注重军民融合,全面提高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水平。七是明确改革是强军的必由之路,必须推进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制度。八是明确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坚持向科技创新要战斗力,统筹推进军事理论、技术、组织、管理、文化等各方面创新,建设创新型人民军队。九是明确现代化军队必须构建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推进治军方式根本性转变,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十是明确军民融合发展是兴国之举、强军之策,必须坚持发展和安全兼顾、富国和强军统一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

(二)、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

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党中央对国防和军队建设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这一目标的实现对于保卫国家安全、维护国家利益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要求我们坚持党的绝对领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强军思想,推动军队全面建设、全面加强。首先,要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的根本保证。只有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军队建设才能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确保军队始终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积极贡献。其次,要推动军队全面建设。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要求军队在组织建设、战斗力提升、军事装备、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建设。这需要强化军队的战略定位,培养具有现代战争胜利能力的战略支撑,提高军队的快速反应能力、信息化作战能力和综合保障能力,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实现中国梦提供有力保障。第三,要全面加强军队思想政治建设。军队思想政治建设是军队建设的治本之策,也是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的重要保证。要深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强化军队的忠诚、纪律和担当精神,培养一支忠诚于党、热爱人民、具有坚定信仰和战斗力的军队。第四,要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和军事准备。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参与。要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增强全体公民的国防意识和国家安全观念,提高人民群众的军事素质和抗战能力。同时,要加强军事准备,不断提高军队的实战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有效应对各种安全威胁和挑战。最后,要推动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需要推动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这包括加快装备现代化、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提升军队的信息化能力和智能化水平,适应现代战争的挑战,实现军队的整体跨越发展。

(三)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

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需要明确国家的核心利益和战略目标。国家的核心利益是指国家生存、发展、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最重要利益。明确核心利益是构建战略体系的基础,通过明确国家战略目标,确保各项战略行动都紧密围绕核心利益展开,形成具有内在逻辑和一致性的战略架构。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需要加强各领域的协调和整合。国家战略体系涵盖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个领域,各个领域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和相互影响。要加强各领域之间的协调,确保各项政策、措施的统一性和协同效应。同时,要注重与外部环境的协调,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争取有利于国家发展的国际环境。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需要提高国家战略决策的科学性和前瞻性。科学决策是制定国家战略的关键,需要依托科学研究和战略预判,围绕国家发展的趋势和风险,做出明智的决策。同时,要加强战略规划和战略评估,及时调整和优化国家战略,确保国家在不同阶段都能保持战略的有效性和适应性。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需要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战略研究和决策人才队伍。战略研究人才是国家战略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需要具备宏观思维和创新能力,能够分析和把握复杂的战略问题。同时,还要培养一支具备全球视野、能够适应国际竞争和合作的外交人才和谈判团队,推动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利益最大化。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需要强化国家的安全保障能力。国家安全是实现国家战略的前提和基石,需要建立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加强创新和应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国家的综合防御和抗风险能力。同时,还要加强与国际合作伙伴的交流和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构建一个和平、稳定、繁荣的国际环境。

三、深刻理解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重大意义

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战略任务和奋斗目标,是贯穿我们党的军事理论与实践的鲜明主题,对立足当下维护国家安全稳定、放 眼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一)回望历史,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是我们党始终不渝 的目标追求

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对国家安全和发展的重要性。党始终将国防和军队建设置于优先位置,坚信只有拥有强大的国防和现代化的军队,才能确保国家安全和人民幸福。党领导下的中国坚持走自己的强国之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提升军队实力,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国共产党致力于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党提出了一系列战略理念和方针,如军民融合、综合国力发展、网络强国等,以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和应对新形势挑战。党倡导的军民融合战略,将国防工业与民用经济紧密结合,推动军事科技的创新和转化。这一战略的实施,不仅加速了中国军事技术水平的提升,也促进了民用科技领域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努力建设一支现代化的人民军队。党高度重视军队建设,注重科技装备的更新换代,加强军事训练,提升军队的整体素质。党坚持以人民军队为核心,实施军队改革,优化军队结构,提高军队战斗力。党还积极探索军事革命,推动军事科技的发展,如人工智能、无人系统、太空技术等,为保卫国家和维护世界和平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注重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党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主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党积极参与国际军事合作,加强与各国军队的交流与沟通。党利用双边和多边机制,促进军事合作与交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种开放合作的姿态,展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同时也促进了国际安全与稳定的维护。

(二)立足当下,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是维护国家安全稳定的迫切需要

国家安全是保障国家稳定和发展的基石,是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如今,我国面临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广泛和复杂的国家安全挑战。国际形势变幻莫测,风险频现,存在着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以及贸易保护主义和恐怖主义等问题。局部冲突和世界秩序的变化给国家安全带来了巨大压力。尤其是新冠疫情的爆发,给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和政治格局带来了巨大冲击,增加了世界的不确定性。

同时,我国也面临着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改革步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社会存在各种新旧矛盾的交织和世界所带来的安全风险和挑战,这些都是前所未有的。当前和未来,我国仍然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也在不断变化。此外,我国的军事现代化水平与国家安全需求和世界先进军事水平之间仍然存在较大差距,我国国防和军事实力与经济和综合国力的水平不够协调,也还不适应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安全战略需求。军事手段始终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手段。一支军队的最基本职责就是在国家和人民需要时能够高效应对,为国家的安全和人民的利益而战胜一切困难和挑战。我们的人民军队经历了无数次战争的洗礼,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为党和人民建立了伟大的历史功绩。进入新时代,我们的军队仍然要保持战略清醒,铭记历史的屈辱和现实的忧患,坚决摒弃和平中的积弊,以及时行动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全面贯彻党中央制定的强军蓝图,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

(三)展望未来,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

人民军队是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坚实保障,起着维护国家稳定和国家利益的重要作用。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是实现国家强盛的最终手段,也是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的战略基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的强国梦,对军队来说,也是强军梦。因此,国防和军队建设必须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目标为基础,为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服务和奉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党肩负起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始终不渝地坚守初心,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克服各种困难和牺牲,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党的使命决定了军队的使命,党的目标规定了军队的目标。随着历史的推进,我们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并更加有信心和能力去实现它。习主席将国防和军队建设放在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的大背景下思考,科学统筹强国和强军两大战略,并深刻理解党的使命与军队使命的内在政治逻辑。他提出了全面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目标,这是党在军事领域具体实施党的意志和主张的体现。

参考文献:

[1] 王一平,强军思想与强军目标[J].国防大学出版社.2013.

[2] 裘克人,无产阶级军队政治工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J].江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3] 刘炳峰,毛泽东与解放军军事院校的创建[J].党史博览.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