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教学在小学体育中的应用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9
/ 2

小组合作教学在小学体育中的应用探析

林根喜

广州市南沙区大稳小学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中掌握学习内容,并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知识技能。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开展小组合作教学活动,将其应用到体育课堂中,通过小组合作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度。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小学体育教学中小组合作教学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小组合作;小学体育;应用

引言:

传统小学体育课堂上,教师在组织开展教学活动时往往只是让学生进行简单的运动锻炼,以此为目标组织学生完成相关任务,这导致部分学生对体育课产生了厌倦情绪。一些学生为了能够完成体育课程中的教学任务,会采用弄虚作假或不正当的手段进行练习。这不仅无法帮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和知识技能,还会对其身心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为此,教师在开展体育课堂时必须要注重对小组合作教学方式的运用。小组合作教学是指教师在组织开展相关体育课堂教学活动时,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开展讨论和交流活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会对学生进行分组划分并针对每个小组进行目标设定。通过小组合作方式完成体育课程教学任务后,教师再将学生按一定的比例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进行训练和学习。本文就小学体育课堂上小组合作教学方式的应用展开探讨和分析。

一、注重小组成员间的相互配合

小组成员间的相互配合是小组合作教学方式得以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小组成员间的相互配合进行培养和引导,通过引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团队意识。为此,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将其进行分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分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小组合作中,并在课堂上鼓励学生之间进行有效互动[1]。例如,在开展篮球运动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运动基础等将其分为两组进行教学。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对不同小组进行相互讨论和交流,并针对组内不同成员的特点和优势展开讨论。通过分组方式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从而有效提升合作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二、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分组工作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开展相关教学活动时要注重做好学生的分组工作。分组的原则主要是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运动能力、学习基础等进行划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等进行科学、合理地分析,并将学生按照性别分为男女两个小组,然后根据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特点和学习基础对每个小组进行合理划分。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特点将其划分为不同的训练小组,并在训练过程中对每个小组进行合理分工。比如,教师可以将一个班级学生按照身体素质分为男生组和女生组两个学习小组,然后根据每个学习小组在运动能力上的差异对其进行合理划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任务,并对每个学生的表现进行监督和评价,这样可以帮助每个学生在体育课堂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和运动能力。

三、重视对学生的体育训练

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体育训练,并且要将小组合作教学方式应用到其中,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因此,教师在组织开展体育课堂教学活动时要注重对学生的体育训练,在实际训练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和技能水平为其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从而让学生在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能力水平。例如,教师可以在教授学生“仰卧起坐”这一体育项目时,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练习,然后再将其分为不同的小组进行比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每个小组的具体情况来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之间展开相互比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竞争意识,还能够提升其身体素质。

四、根据实际情况设计训练内容

再进行小组合作教学活动时,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设计训练内容,这是小组合作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应用于小学体育课堂的重要前提。在开展小组合作教学活动时,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小组设置不同的训练内容和目标,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训练计划,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完成体育课程的学习任务。例如,在进行“一分钟跳绳”这一训练内容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4个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分别由两位学生担任教师角色[2]。在进行“一分钟跳绳”这一训练内容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练习,并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对每个小组进行合理评价。

五、引导学生合作完成训练任务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除了要让学生进行基本的运动技能训练外,还必须要让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和体育锻炼方法,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在未来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进而促进其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在组织开展教学活动时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合作训练。例如,在“跳绳”这一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合作完成“跳绳”的训练任务。首先,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学习和讨论,并让每个小组提出一个关于跳绳的创意和建议。然后,教师再将每个小组的创意和建议汇总起来并组织学生开展“跳绳”练习活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指导和引导,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训练活动中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掌握跳绳这项技能。

六、开展小组竞赛活动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形成良性竞争氛围,通过小组竞争学习小组之间相互促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此,教师可以采取小组竞赛活动的方式开展体育课程教学。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制定一系列的小组竞赛规则,如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比赛、以个人为单位开展比赛等[3]。例如,在学习篮球投篮的相关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开展比赛。每组学生分别采用不同的投篮方式进行比赛,如投篮命中率高者为胜、投中一次得分多者为胜等。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投篮理念,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我表现意识。同时,在体育课程教学活动中通过小组竞赛活动的开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学生在学习和训练过程中也会产生很大的兴趣,这对体育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七、组织小组合作训练评价活动

在小学体育课堂上,教师要积极开展小组合作训练评价活动,对学生在小组合作训练中所取得的成绩和进步情况进行评价,并将小组合作训练情况纳入到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中。同时,教师也要对小组合作训练的内容、方式、形式等进行评价,对学生在小组合作训练中所展现出的能力、知识和素养进行全面评价。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将学生参与小组合作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

结束语:

小学体育是小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师应该把小组合作教学作为重要教学模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下,学生在小组中以集体的身份出现,便于教师组织、管理与评价学生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通过对小组成员进行分组、分组的评价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可以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到课堂教学情况,提高体育教学效率。因此,教师要将小组合作高效地应用到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付贝.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小学生(下旬刊),2023(03):103-105.

[2]陈瑞梓.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践应用研究[J].名师在线,2022(28):79-81.

[3]童勤.小组合作模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0(2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