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困生转化的初中数学解题错误减少策略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9
/ 2

基于学困生转化的初中数学解题错误减少策略初探

陈会

扶余市第四中学    吉林   松原131200

摘要:初中数学知识难度加大,重难点多,知识涉及面也更加广泛,代数、几何、概率等知识都有涉及,在日常的解题中,学生必须掌握有效的解题方法,同时对不同知识点都要灵活应用,才能提高解题效率,并降低错误率。鉴于此,本文分析了初中数学解题错误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学困生;初中数学解题错误;策略

前言:解题能力是初中阶段学生数学能力的一种,也是学习数学的核心所在。基于初中课程标准内容,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获得分析数学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等都是初中数学的教学目标,而解题则是达成教学目标的重要路径之一。因种种原因的影响,初中生数学解题极容易出现错误,不仅影响了学生答题的正确率,而且学生的数学分数无法提高,因此,探讨数学解题错误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探寻解题答案至关重要。

1初中数学解题错误的成因

1.1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多学困生对于学习数学这件事毫无兴趣可言。完成作业只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不论对错,只要写完就万事大吉。对于数学,只是把它当做一个需要学习的科目,不愿意去探索其他的解题思路。兴趣不浓厚极大程度地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对于要学的知识没有好奇心,不愿意主动摄取新的知识,只是等待老师的讲解。一道题做出来之后,不考虑其他的解法,也不考虑相似题型的相通之处,这不利于学生学好数学。

1.2学生学习方法不足

数学学困生还存在学习方法不当的问题。课前不提前进行预习,不能提前了解老师上课要讲授的内容,那么在听讲的过程中就不能抓住重点,也不能有侧重点地听。课后在完成作业时,不分析题目考察的知识点,做题没有章法,按照自己的理解一通乱写,不按照老师讲授的方法策略。这些不当的学习方法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时候看起来非常努力,但是成效甚微。

2初中数学解题错误的减少策略

2.1正视并重视错题的作用

通过上文对初中生解题错误归因的分析,要想提高初中生解题效果,需要引导学生正视并重视错题。一是正确认识错题的存在,形成正确对待错题的良好心理素质。多数学生数学解题出现错误时,心理受到极大的影响,有的学生甚至对学习数学知识产生了抵触情绪,因此,教师应及时调整学生的心理素养,多鼓励学生勇于面对数学解题中出现的错误,以积极的心态做题,充分认识解题错误是一种正常现象,应通过自身努力减少错题现象的发生;二是重视错题的作用。由于初中阶段数学难度增加,解题时出现错误的情况时有发生,教师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形成正视错题的心理,且充分利用错题,做好错题的归因,在解题时要做好检查与反思,并且要对错题进行收集,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尽快弥补数学知识、认知等方面的不足,减少错题的再次出现。

2.2培养学生的运算技能

2.2.1培养学生审题能力

审题是解题的基础,也是正确解题的关键所在。学生在审题时应明确题干中的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运用所学知识对现有条件进行正确的思考,解答正确答案。因此,指导学生在审题时细化题目中的关键字词,不能漏掉任何一项重要信息,特别是题干的隐藏信息,通过审题技能的训练,逐步提升学生的审题能力。

2.2.2增强基础知识的学习

教师应注重新课授课环节,清晰讲授新知识的内涵、使用条件及应用范围等,要求学生准确理解新授知识,扎实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积极关注所学知识运用时应注意的条件和其他注意事项,做好课堂巩固,让学生尽量在课堂上内化所学知识。另外,帮助学生做好相似知识点的区分与比较,避免学生出现知识点混淆等情况,减少解题时错误的发生。

2.2.3增强训练提高学生的运算技能

运算技能的提升要求学生长期训练,且注重训练效果。因此,要求教师在选择练习题时遵守数量适中、质量较高的选题原则,以供学生进行练习,内化知识。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复习课,总结所学内容,概括错题,梳理数学思维方法和解题的思路等,帮助学生将知识与解题的策略相联系,形成解题的整体体系。

2.3改善常规,活跃学生思维

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出现错误,主要是因为学生的思维不够灵活,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够,同时受到干扰因素较大,导致学生陷入思维误区,出现错误,为了帮助学生提高解题效率,降低出错率,教师可以运用归纳法,引导学生分析题干中的核心问题,寻找解题思路,通过系统性的训练逐步提高学生认知。虽然在日常的解题训练中,系统的数学练习已经让学生形成了一定的思考习惯,学生的解题技巧也有所提高,但也正是因为学生特定的思维惯性,限制了学生的思考,导致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不够灵活,应用数学归纳法可以对易错题中变化的量进行专项训练,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所以在解题错误典例分析中,可以指导学生对题干中的变量条件进行分析,经过一番推理和论证,继而逐步解决易错问题,活跃学生思维,在解题错误典例分析中,教师可以先进行示范,对题干条件进行分析,为学生解决易错题寻找方向。

例如,在学习《全等三角形》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在分析解题错误典例时,对易错题中的定量关系进行重点分析,把控易错题中的定量和变量,并演示相关概念的推导过程,借助移植条件逐步解决易错题,实现学生数学思维的拓展,这一方法的应用主要是针对问题的结构、条件推理和演绎,典型错题的分析和训练,从而提升学生的解题技巧,如易错题设计如下:“四边形ABCD中,AD=BC,BE=DF,AEBD,CFBD,垂足分别为E、F,求证:△ADE△CBF”,在这一题目中,教师可以利用已知条件和隐藏的已知条件,帮助学生梳理解题思路,之前出现错误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学生对已知条件的分析不到位,从而出现错误,通过分析解题错误典例,从已知条件导向题干,让学生掌握这一错题的解决方法。

2.4通过漏解错题,培养严密思维

对数学解题错误典例进行分析,不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解题技巧,也不单单是传授学生基础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养成思考和探究的习惯和意识,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教师在进行解题错误典例分析时,要留意学生出现的错误,针对具有代表性、拓展性的错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并将这些错题资源转化成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找出错在哪里,要如何改正,继而通过高效的错题纠错教学提升学生的解题兴趣和数学素养。例如,在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一课时,教师常常发现很多学生由于基础知识不扎实,在解题中极易漏项,考虑不全面,从而导致错误率大大提升,如错题设计如下:“利用数轴求出不等式x-2≤4的非负整数解”,很多学生在解不等式时考虑不全面,没有考虑到非负整数中包括0,继而导致解题出现错误,在处理错误典例时,可以指导学生采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题,避免漏项问题的发生,通过学生的分组探究和探讨,让学生深刻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顺着首次解题的错误进行探究和分析,继而得出正确结论,并将错题加以归纳形成新的数学学习资源,培养学生严密的思维。

结束语:

概而言之,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摸索不断探究,通过教师和学生的自我检验、反思,形成一套简而有效的初中数学解题错误减少策略。

参考文献:

[1]赖智勇.初中数学解题中常见错误成因及应对策略[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3,(05):74-76.

[2]吴婷.初中数学函数模块解题的无意识错误与纠正策略[J].现代中学生(初中版),2023,(04):45-46.

[3]曹晓燕.初中数学函数模块解题策略性错误分析及“迁移与理解”策略研究[J].现代中学生(初中版),2022,(18):42-43.

[4]康永军.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J].智力,2022,(18):98-101.

[5]杨光耀.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提升策略[J].数理化学习(教研版),2022,(06):9-11.

[6]李宛珊.初中二次函数背景下几何最值的解题障碍研究[D].广州大学,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