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2
/ 2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安云飞

多伦县上都河小学  027300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提升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对此,需要教师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际出发,不断对阅读教学方式、教学理念进行创新,使学生能够高效开展阅读活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引言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的重要内容之一,而阅读方法教学是实现成功阅读教学的重要途径。就通常情况而言,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还需要不断强化,这也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小学是学生进入学习生涯的基础阶段,在这个阶段,老师们要为学生打好基础,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是不断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阅读素质的有效教育措施之一。如果我们能够继续加强对小学语文的高效阅读教学,就一定能够有效使小学生更为高效地学习完成语文阅读。学生往往能够通过主动分析阅读文章内容,有效地快速提升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能够根据我的文章内容不断扩宽自身的政治知识面,使广大学生教师能够牢固树立正确的政治思想观。教师能有效地激发广大学生自主阅读书的兴趣,培养广大学生对于自主进行阅读的好奇和习惯,使广大学生教师能够有效率地利用学生业余时间自主进行语文阅读,这样不仅利于能够不断提升广大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水平,还有效的利于不断增长广大学生的语文见识,提高广大学生的语文综合阅读素质。

2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2.1教师引导的缺失

小学生对于很多事情一无所知,因此非常需要教师的引导。学生们由于年幼无知,对于事物充满好奇,自主学习能力不足,因此,教师需要进行引导。在阅读方面,阅读的材料需要教师亲自选取。当下的小学语文的实际的阅读教学中,教师不去引导的情况很普遍,这样学生的潜在的语文能力就得不到正确引导,而且由于网络信息泛滥,学生很容易受到不良阅读信息的影响,阻碍了他们的语文阅读素养的提升。

2.2语文阅读素养普遍较低

小学生由于年纪较小,处于身心发育的重要时期,他们在学习能力,理解能力,以及认知能力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这也是影响他们阅读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课堂教学中,关于语文阅读的专门课也安排得比较少,由此也是造成学生阅读素养较低的因素之一。

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3.1激发阅读兴趣

首先,榜样激趣。通过引导学生自己讲述一些关于名人朋友推荐自己读书的一些经典名人故事,或者通过检索让参加引导课的学生自己检索搜集一些关于名人朋友推荐自己读书的一些经典故事名言句和经典警句,给予鼓励引导学生,自己了解一些名人推荐阅读的书籍,培养学生的学习活动兴趣。其次,活动激趣。在平时的学校图书阅读教学中,根据每个小学生的不同成长年龄段和发展阶段特点,组织他们积极开展喜闻乐见的课外语文读书教育学习实践活动,使学校图书课外阅读学习活动发展成为每个小学生日常教育学习生活工作中和生活的一部分,变"要我读"为"我要读”。最后,拓展激趣。阅读仅仅靠课内课外学习开展是远远不够的,在一篇语文文章的课外学习过程结束后,教师还需要根据这篇文本的具体内容,选择与语文教材内容较为接近的阅读材料,推荐给其他学生,让更多学生再进行课外阅读。一方面,是对小学生课文内容的逐步加深与不断拓展;另一方面,能大大拓宽小学生的语文阅读思维视野,让学生爱上阅读。

3.2丰富学生的读物

选择书本是学生阅读的关键。小学生的思想认知和各个方面都不够成熟。在阅读的过程中,如果让学生接触到有思维定位问题的书籍,就会变得很简单。市场上还有很多内容非常粗糙的书,小学生根本不适合看。还有很多同学不知道如何去挑选能提高自己阅读理解能力的读物。有些书过于模糊或过于简单,不能有效地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这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阅读学习,要知道想要提高阅读方面的知识就要选对读物。所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学生的阅读读物,并推荐给学生更有学习价值和参考意义的读物。

3.3开展小学合作阅读

在核心素养下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还可以积极开展小学合作阅读教学方式。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一直是核心素养的重点,对此,教师需要利用合作阅读的模式展开阅读教学,通过积极备课、研究教材,根据教材阅读内容为学生创造不同的课堂教学环境,引导其自主探索知识。对每个学生来说,合作小组学习模式是通过集体学习的形式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并对问题展开探讨,以此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与合作研究素养。所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将学生科学地划分为学习小组,并分派具体的阅读探究任务,使小组成员能够在合作阅读的过程中互相学习、互相督促,同时在交流中实现思维的碰撞与拓展,有效地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提高阅读效率。

3.4传授阅读方法

例如,让中国小学生充分发展掌握阅读知识能力跳读与充分学习知识精读的一种科学阅读活动结合教学方法。在我们开始阅读这本经典医学名著时,告诉各位的小学生们你当然可以把这本名著书中无关紧要的一些基本内容全部紧紧放在一边,只是你同时需要紧紧抓住这本名著书的整个人体肌肉筋骨力的生理变化脉络后再对它进行反复性的跳读;而对于有特色的环境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要精读,学习借鉴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3.5运用批注进行阅读

在阅读教学中,小学学生要想达到知识能力的目标,需要在课堂上跟随教师指导,学会用工具书来解决陌生字词的问题。学生之间可以沟通,互相帮助解决生字词。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在细读中获取文章的中心思想,感悟其中体现的情感,积累阅读的经验。教师可引导学生运用批注法进行阅读。这有助于学生在阅读量达到一定程度后,有效提升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使他们的语文知识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完善。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多久读完,使学生速度得到锻炼。批注的方式有助于学生的归纳能力得到加强,同时也能强化学生对文章的结构的认知,使他们的阅读素养得到提升。

3.6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感悟能力

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除了依托书本内容展开教学外,教师还应积极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演讲比赛”“分享一本好书”“阅读交流会”等丰富的文化活动能够展现语文的魅力,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和学习。此外,教师还应积极探索新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利用好现代化信息技术平台,鼓励学生在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上写出自己对文章的读后感,并利用互联网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料,促使学生展开个性化阅读。在选择阅读材料时,教师不要局限于教材,而应仔细筛选适应时代发展的书籍,进一步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选择阅读材料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又要符合新时代背景下的素质教育理念,认真筛选适合小学阶段学生阅读的文本,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促使学生积极开展自主学习,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结语

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激发广大小学生的各种阅读教学兴趣,传授各种阅读教学方法,培养良好的学生阅读思维习惯,不断创新探索各种阅读教学的创新策略,使好的阅读教学能够焕发更大的教学生命力,从而开创阅读教学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马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视界,2019(23):222.

[2]周焕.谈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J]艺术科技,2019,32(7):238.

[3]孟畅.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J].学周刊,2019(31):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