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表达与交流习作作业设计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2
/ 2

“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表达与交流习作作业设计研究

马娅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新迎第一小学,云南 昆明650000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为小学阶段的语文习作教学指明发展方向,也使得习作作业设计有更多的思路。在小学开展的语文课堂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表达与交流,有助于拓展习作作业设计的路径,强化小学生应用语言文字展开表达交流的能力,也是指引学生认识自我的一个过程。同时,依托双减理念,小学表达与交流习作作业设计理应在减轻量的基础的提高其质量,从而有效巩固学生掌握的习作知识,提高学生习作作业水平。鉴于此,本文探究影响小学语文表达与交流习作作业设计的因素,提出合理路径供诸位参考。

关键词:双减;小学语文;表达与交流;习作作业设计

引言:伴随双减理念的大力推行,学生学业压力得到逐步的缓解,他们拥有更多课余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降低逆反的心理。但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由于过度执行或者错误理解双减理念,一些学生在参与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不能高效完成教学目标,养成了诸多不利于其未来发展和学习的习惯。而表达与交流习作作业是辅助小学语文教学发展的有力支撑,语文教师应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引下应重视小学语文表达与交流习作作业设计的设计,通过习作作业进一步提高学生表达与交流能力,促使学生习作水平的提升。

一、影响小学语文表达与交流习作作业设计的因素

(一)忽视学生学习差异

小学语文教学大力开展过程中,教师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是为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教学设计会侧重关注必学内容以及基础性内容,一定程度小学语文表达与交流习作作业设计方向。同时,小学语文表达与交流习作作业设计上会考虑小学生能否有能力完成作业、方便教师进行批改等,因此会布置一些常规性的习作作业内容。由于每个学生在不同环境下成长,学习水平各有不同,如果语文教师设计的习作作业采取同一种方式,语文学习水平较差的学生面临较大的作业压力,成绩较好的学生也不能通过习作提高学习水平,影响语文教学的最终质量,也违背双减理念的初衷,就更别提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因此,语文教师应以学生为本,在考量学生个性化差异的基础上设计小学语文表达与交流习作作业。

(二)设计形式过于单一

小学阶段的语文是学生学习语文生涯中最为基础的课程,为激发学生学习小学语文的兴趣,语文课本教学内容的布局以及设置等多个方面蕴含丰富的知识,同学生日常生活有着紧密的关系,一定程度促进学生对语文的理解和掌握,但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期间也存在一些棘手的问题,在设计表达与交流习作作业设计过程中,为提高设计效率并进行检查和批改,不少教师采取单一的习作作业设计形式一定程度降低语文表达与交流习作作业的趣味性,让其具有任务性的特征,久而久之学生产生低迷情绪,出现抄作业等问题,一定程度弱化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能力,使学生思维变得固化,也影响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导致学生无法有效完成语文学习任务,就更别提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在现阶段背景下,语文教师有必要创新小学语文表达与交流习作作业设计的手段。

(三)设计内容过于枯燥

学生学习小学课程无法充分掌握语文知识,对语文的认识较为抽象,无法意识到其的重要性并进行有效的应用。因此,语文教师有必要展开正确的引导,促使小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去感受语文的魅力,但一些语文教师缺乏创新性的探索,尤其是小学语文表达与交流习作作业设计上,教师设计大多围绕教学内容展开,无法锻炼学生的创作、理解等方面的语文能力,习作内容呈现枯燥乏味感,学生做习作作业难以集中精力。同时,小学语文表达与交流习作作业设计内容过于雷同,一定程度降低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导致学生产生马虎大意、草草了事等行为或者心态,不利于语文教学的发展,影响学生学习语文的效果。因此,小学语文表达与交流习作作业设计的内容应加以丰富,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习作中获取更多的知识,拓展个人思绪,提高习作水平。

二、'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表达与交流习作作业设计路径

(一)以学生为本

在'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表达与交流习作作业设计应以学生为本,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基础上设计作业。《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语文教材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要不断提高学生品学修养和审美情绪,促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水平,而语文表达与交流习作作业是使学生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进行表创造性表达的过程,通过语文表达与交流习作作业能够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提高品学修养。学生是语文表达与交流习作作业的重点对象,教师设计期间不能仅关注习作内容、写作技巧,也应当引指引学生关注习作的遣词造句、表达技巧等,还要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将其当做作文素材展开习作,从而让学生在习作作业的引导下巩固对生活的认识,提高语文学习水平。换言之,教师必须站在学生的发展出发,引导学生讲述人生道路发生的故事,抒发内心的情感,表达个人的建议和观点,促使学生在习作中逐步融入生活素材,在编造故事的过程中习惯表达个人身边发生的事情。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会逐步提高写作水平。同时,教师应认真思考和理解《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语文教学要求,并对其深入研究和探索,努力将这些要求转变为有效的习作教学行为,从而提高表达与交流习作作业设计效果,推动小学语文的发展。

(二)搭建表达和交流的习作平台

小学阶段语文依托语文课程标准大力开展习作教学,它是语言文字展开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手段,但很多教师往往忽略了这一点,侧重于语文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的设计,丝毫没有意识到习作教学对语文课程发展的影响力,也就忽视了小学语文表达与交流习作作业设计的重要性。对此,语文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层面设计习作作业,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而言,语文教师可借助信息技术搭建一个表达和交流的习作平台。让学生通过投稿的方式完成表达与交流习作作业。也就是说,教师可以将表达与交流习作作业设计转变为投稿形式。通过这种形式,每个学生发表的作文都有了被他人阅览的机会,提高每个学生完成习作的效率。同时,通过投稿平台的留言、评价等功能,所有学生围绕作文展开沟通交流,拉近生生之间的距离,有效锻炼并强化学生的自作水平。与此同时,在这种习作形式下,学生会意识到习作教学实际上是一种表达和交流的方式,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在此期间,投稿平台按周应阐明不同表达与交流习作作业的题目和相关要求,促使学生习惯在平台进行投稿,在一步步强化习作能力的过程中提高语文学习水平。

(三)创设宽松自由的习作环境

小学语文表达与交流习作作业设计期间,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教师站在成人角度衡量,习惯引导学生通过优秀作文书籍去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实际上这种习作锻炼方式虽说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习作的认识,但其内容同小学生实际生活有很大差异,一定程度还会提高学生习作的难度,不符合双减理念的主旨。在《语文课程标准》大力推行的背景下,要求学生能够有条有理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展开习作。这意味着,语文教师设计表达与交流习作作业应创设一个相对宽松自由的习作环境,让学生在放松的状态下展开学习,学生才会有动笔的自主意识,学会通过文字表达内心的情感,提高习作水准。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语文课程标准》以及双减理念的指引下,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师设计表达与交流习作作业应探究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以学生为本放入基础上搭建表达和交流的习作平台,创设宽松自由的习作环境,从而激发学生参与习作的兴趣,让学生将内心所想、所感通过文字加以展示,提高表达与交流的能力,也促使学生审美情趣、道德素养的提高,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推进小学语文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新驰.交流促成长——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的表达与交流之道[J].中学生作文指导, 2022(26):90-93.

[2]唐恂奕.例谈"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与研究[J].七彩语文, 2022(12):3.

[3]林茜.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策略[J].试题与研究:高考版, 202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