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儿分级管理及目标性活动优化儿童早期发育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2
/ 2

高危儿分级管理及目标性活动优化儿童早期发育的研究

臧晓慧

吉林市儿童医院  吉林  吉林  132000

摘要目的:探究高危儿分级管理及目标性活动在优化儿童早期发育的临床研究效果。方法:随机遴选在本院接受治疗的200例儿童视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简单随机法分为A组(实验组)和B组(对照组),每组各100例患者。对A组进行高危儿分级管理,实施目标性活动优化儿童发育,对B组患儿则展开常规干预。每个疗程后对各组患儿分别进行Gesell、PDMS等相关指标进行检测,比2组儿童发育商数值。结果:干预前,2组儿童的各项发育指标对比无明显差异性:P>0.05;干预后A组的发育商显著高于B组发育商(P<0.05)。结论:对儿童展开高危分级管理,能够针对性给予干预措施,从而提高患儿的发育指标。

关键词高危儿分级管理;目标性活动;优化儿童;早期发育;临床干预

现如今,随着人工新生儿、产科以及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技术的日益完善,使得早产儿、低体重儿、窒息新生儿等高危儿童的存活率呈现出升高趋势[1]。正常妊娠分娩的新生儿相比较高危儿童的运动、语言、认知、发育障碍风险性较高,其中极低体重出生的早产儿大约有50%存在认知行为缺陷,而且早产儿当中脑瘫患病率高达35%[2]。新生儿的健康情况直接影响到一个家庭的幸福指数,因此,做好高危患儿的早期干预措施十分必要。针对高危新生儿群体,一定要做到早筛查、早诊断、早干预,尤其是在一岁之前,此时的新生儿大脑正处于发育黄金期,神经元细胞体积在迅速增大,神经元之间的联系也显著增加[3]。此阶段通过进行目标性训练,不断优化新生儿发育,从而有效降低发育障碍等情况。临床上早期筛查诊断方法有以下几点:头部核磁共振、GMs、Alberta婴儿运动量表、TIMP等,使用上述测评工具,能够密切关注患儿的病情发展情况。本次研究当中,对200例儿童展开具体分析,探讨高危儿童管理联合目标性活动的作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基线信息

随机遴选本院收治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选出200例,以简单随机法分为A、B组,每组100例,A组——高危儿分级管理,实施目标性活动优化儿童发育;B组——常规干预。

对照组中,男女性儿童分别为:55例、45例,儿童年龄均<6个月;观察组儿童中,男女性儿童分别为:54例、46例,年龄范围均<6个月。

两组儿童的上述基线信息没有显著影响(P>0.05)

1.2方法

首先,在A组期间对100例儿童展开高危儿童分级管理。高危儿:是指在胎儿期、分娩时、新生儿期具有各种可能导致脑损伤高危因素的婴儿,他们可能在婴儿期表现出临床异常,但还不足以诊断脑性瘫痪,也可能临床表现正常。可根据家族史、母孕期及围生期高危因素、出生史等情况将高危儿分类。大致上可以分为:第一类:发育正常,但有潜在危险因素的儿童。第二类:发育较同龄儿发育落后。第三类:发育明显落后,有发展成脑性瘫痪的危险性。

目标性活动优化儿童早期发育:通过展开肌力训练,刺激肌肉活性、各种感觉和运动控制达到一定的目标。可以将一个大目标分成若干个小目标,通过一些代养方式、简单的引导或者康复手法达成各个小目标后,逐渐完成大目标的任务导向工作。

具体内容可分为预防干预和康复治疗。预防干预就是根据婴幼儿智力和运动发育规律进行有组织、有目的的丰富环境的刺激和教育,促进婴幼儿的智能和运动发育可以有效预防高危儿发育落后。

(1)预防干预主要以家庭为中心,康复治疗师指导、家长为主要干预实施者。(2)康复治疗是指发现高危儿有明显异常特征时,针对异常所展开的康复训练,康复治疗师与家长为合作伙伴,相互配合完成目标导向工作。

1.3观察指标

    对比2组患者干预前后Gesell、PDMS等相关指标。

1.4统计学分析

评定本文研究结果使用SPSS22.0进行,计量数据经由()表述,t检验获取处理结果,计数资料经由(%)表述,χ2检验获取处理结果,通过分析如果P值<0.05,则表示具有影响。

  1. 结果

干预前,2组儿童的Gesell、PDMS指标对比:P>0.05;干预后,A儿童的Gesell、PDMS与B比较:P<0.05(见表1)。

        表1  对比2组儿童的Gesell、PDMS指标对比(

组别

Gesell

PDMS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B组

64.46±2.20

70.40±2.19

85.59±3.47

92.72±1.95

A组

64.45±2.24

74.65±2.02

85.67±3.26

97.85±1.25

t

0.405

5.408

0.864

8.752

P

>0.05

<0.05

>0.05

<0.05

  1. 讨论

高危儿童在出生前后容易因为窒息、早产等不利因素而损害大脑细胞。根据神经学研究结果显示出,大脑的发育在出生后2到3年内发育最快,而且有研究表明脑部发育不成熟,其可塑性就越强。利用环境中丰富的视、听、触觉等感觉,能够改善脑部损伤部位,促进脑功能恢复代偿功能

[4]

本次研究当中,将高危儿分级管理与目标性活动进行联合,可将第一类高危儿进行预防干预以及定期随访,起到优化其发育,以及预防其逐渐出现发育落后的情况发生。将第二类以及第三类高危儿进行康复治疗,加快发育进程,降低发展成脑性瘫痪的风险[5]

与其他康复方法不同的是,我们将高危儿分级管理,避免错过最佳康复时机或者出现过度康复的情况,给予高危儿儿童合理、适当的干预手段。更多的让家庭成员成为干预的主要实施者,多以玩具引导,主动运动为主,多以儿童感受为主,增强情感交流,促进认知发育。将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易于完成所设任务,使宝宝和家长有一定的成就感,进一步增强信心完成下一目标[6-7]

通过对高危儿进行分级规范化管理,建立分级档案,制定随诊计划以及个体化、具有弹性、回应每个儿童及家庭需求的早期优化干预方案。该管理办法以家庭为中心,以作息为本位,更加关注儿童的心理、认知以及情感的发展,促进亲子间的依附关系以及交流互动,积极促进神经系统行为发展,降低可能的障碍程度,减少骨骼肌肉系统变形及骨骼挛缩的危险性。

总之,将高危儿分级联合目标性活动用于治疗儿童早期干预当中,能够明显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鲁萍,夏芳琴,朱丹丹,等. 高危儿分级个体化随访管理模式对极低和超低出生体质量儿随访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的干预效果[J]. 中国妇幼保健,2021,36(24):5695-5698.

[2] 张蓉,林新祝,常艳美,等. 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营养管理专家共识[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20,22(8):805-814.

[3] 袁安香,苏里,秦秀云,等. 延伸的产后访视模式对妊娠糖尿病母婴健康的影响效果观察[J].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25):61-64.

[4] 朱晓梅,戴晓月,王孝林. 泰州市高危儿专案管理模式的构建与管理新途径[J]. 世界临床医学,2017,11(10):236.

[5] 尤嘉,陈艳妮,吴俊雅,等. 高危儿三级妇幼保健网络管理模式价值的研究[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2,23(5):560-562,572.

[6] 戴晓月,朱晓梅. 泰州市高危新生儿分类分级保健管理现状研究[J]. 保健文汇,2022,23(18):191-193.

[7] 肖贵元,王念蓉,陈君萍,等. 重庆市分级分类高危儿管理模式的运行状况分析[J].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22,20(5):332-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