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数学课程体系的构建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2
/ 2

 高质量数学课程体系的构建策略 

 张媛

     四川省中江县玉兴镇中心学校   四川中江  618100

摘  要:数学课程教学往往是学校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内容,然而由于教学方法的运用中存在一定的漏洞,导致数学教育的推进效果并不理想。高质量数学课程体系的构建,符合数学教育的发展方向及发展要求,因此该项教育工作应当受到数学教师的足够重视。本文进一步明确了构建高质量数学课程体系的重要性,分析了数学课堂存在的问题,重点从不同的层面针对高质量数学课程体系的构建策略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数学课程;高质量;构建策略

1、引言

数学属于学校教育的重点学科之一,该学科的主要特点为逻辑性较强且涉及知识点广泛,高质量数学课程体系的构建,是教师的主要责任之一。在该项教育工作的具体推进中会涉及多个层面的内容,教师要能够主动查找数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各个层面的教学工作进行严格把控,进而在不断地探索实践中逐步构建起更高质量的数学课程体系。

2、数学课堂存在的问题

2.1教师专业技能不足,教学方法单一

教师是整个教学工作的重要推动者,其专业素质会直接关系到整个教学工作的推进效果,然而从当前的现状来看,一些数学教师的专业技能不足,在数学课程中不注重多样化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长期以来仅仅使用某一种教学方法,然而单一化教学方法的长期使用,无法为学生进行数学学习提供正确指引,无法为学生进行数学问题思考与锻炼创造机会,因此学生的数学学科能力长期得不到提升。

2.2教育太过表面,学生无法真正理解和掌握教科书的内容

在当下的教育环境中,很多数学教师的教育工作太过表面,其比较关注是否可以在规定的课时内完成数学知识的讲解,但是并不注重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教科书中的内容。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数学教师习惯性在课堂上运用灌输式教育方法,在该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学生学习思维因此被束缚,很多学生已经逐步失去了主动思考的习惯,针对课程学习中出现的各类数学问题,学生思考和认知的程度较浅显,很多学生会坐等教师给出最终答案,上述教学现状的出现,并不利于学生对教材中数学理论的深刻理解。

3、高质量数学课程体系的构建策略

3.1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提高教学效率

3.1.1全面把握教材内容

数学教师可以将数学教材看作一个整体,根据整体教学任务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恰当个整合,从而实现对数学教材的科学把握。

3.1.2基本把握具体学情

作为数学教师要主动改进传统教育理念,全面了解具体学情,并结合实际情况合理调整教学活动。通过对学情分析后可以了解到,在同一班级中不同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情对学生提供差异化指导,其中对于数学学习能力较强学生,数学教师为其提出的要求相对较高,对于数学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对其提出的要求较低。对于数学综合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的教学重点是帮助掌握基本的数学理论,对于综合能力较强学生教师的教学重点则是进行复杂数学思维能力的训练。

3.1.3设置合理化教学目标

目标的设定,可以为教学活动的具体实施提供明确的指引,根据所设定的目标,还可以使学生明确自身在特定阶段的学习重点和学习方向,因此,数学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目标进行合理设定。

3.2创设趣味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课程内容为学生构建相应的数学趣味性情境,能够将相对抽象的数学知识以比较形象的方式予以呈现,以此帮助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与理解,并借助情境活动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这对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增长以及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都会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

3.3设计课堂问题,唤醒学生的思维意识

在常规性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要通过向学生一问一答的方式与其开展互动,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设问,对学生的思考方向进行正确指引,在一问一答中使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始终保持思维的活跃,因此,数学教师要适当增加课上提问的频率,以此对学生进行思维层面的锻炼。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了解其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然后针对性做出教学调整,以此确保数学教学时效性。

3.4借助信息技术,降低学生的认知难度

在信息技术的教学辅助下,能够以更加新颖独特的方式对数学课程内容予以呈现,学生学习难度会有所降低,课程信息的传递效率会有所提升,课堂教学流程会进一步简化,在新技术的支撑下,数学课堂氛围也会更加地活跃。随着信息技术在数学课程中整合程度的持续深入,师生间的互动会更加的高效,教学信息传递与反馈的时效性进一步提升,数学教师对教学重点、教学节奏的把握也会更加的准确。

3.5创设游戏情境,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

在数学教育中,教师可以结合课程内容创设游戏情境,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使传统单一化教学模式得到改进,在参与游戏活动的过程中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指引学生在数学游戏情境中进行学习和思考,以此更好地完成数学知识的吸收。

3.6重视操作活动,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在数学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安排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从而不断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因此,数学教师要结合课程内容为学生合理安排实践操作活动。比如,在“圆柱体积求解”教学中,教师在数学课上指导学生根据已经掌握的几何知识及几何思维,分析是否可以利用先前数学课程中的剪切、拼接思维进行转化,将新的圆柱这一新的几何体在剪切拼接中转化为旧的几何体,以此寻求圆柱体体积求解方法。学生在通过细致观察和思考后,会发现圆柱体与长方体具有较强的相似性,因此会利用传统的几何思维尝试通过剪切、拼接后将其转化为长方体,但是在经过一番深入思考及尝试后仍然无法获得理想成效。在学生经过上述思考的基础上,教师则在课堂上引入新的数学思想,即对圆柱体进行无限次等份分割,使原本的圆柱体逐步转化为长方体,教师还要使用电脑软件对上述分割场景进行全面展示,在课上引入新型几何思维的基础上,使学生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从而在知识迁移中学到新的数学思想,并对圆柱体的体积求解方法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基底面积*高。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质量数学课程体系的构建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数学教师要针对该项教育工作进行准确定位,客观分析当前的数学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然后从不同的层面入手进行教学工作的调整与优化。在数学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下,使各个环节的工作得以优化,以此构建起更高质量的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 余慧娟;李帆;邢星.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基础教育核心任务和战略选择——访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J].人民教育,2022(05)

[2] 陈侨华.小学数学教学中微课设计与应用探究[J].亚太教育,2022(21)

[3] 郝高玲.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审视与改进——评《小学数学教学的思与行》[J].中国教育学刊,202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