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融入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课程卫生学实践教学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3
/ 2

思政教育融入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课程卫生学实践教学的思考

金佰明,万思源*

齐齐哈尔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教研室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仅仅依靠有限的思政课程学习,很难诠释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真正内涵。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程学习中,可以潜移默化地在“授业”中“传道”,在“传道”中“解惑”,实现立德树人,培养品学兼优人才的目的。本文从卫生学实践教学的角度出发,初步探索《预防医学》卫生学实践教学中潜在的思政元素,为后续《预防医学》课程思政工作深入开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课程思政;预防医学;公共卫生;实践教学

2016年12月7日至8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仅仅依靠有限的思政课程学习,很难诠释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真正内涵[2]。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程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在“授业”中“传道”,在“传道”中“解惑”,提升大学生学习能力、获得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立德树人,培养品学兼优的人才。

“健康中国”背景下,医学院校亦应紧跟时代步伐和人才培养要求,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教学过程,充分挖掘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3]。随着医学模式和健康观念的转变,预防医学在医学学科中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提升[4]。目前,在《预防医学》理论与实践授课过程中,往往认为方法学部分抽象、难于理解,而卫生学部分内容更贴近生活,也更关注于社会热点问题,有利于课程思政的启发点的发掘。本文从卫生学实践教学的角度出发,探索《预防医学》卫生学实践教学中潜在的思政元素,充分挖掘课程体系中蕴含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对提升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人文情怀,培养品学兼优的仁心医者具有重要意义。

1.《预防医学》卫生学部分内容特点

《预防医学》卫生学部分主要涉及环境卫生学、职业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临床预防服务、社区卫生服务等领域。该部分内容实践性强,但知识点零散、涉及领域范围广,学生在课堂上虽能理解讲授内容,但随着课程学习内容的增加,学生易出现知识点遗忘、混淆、融会贯通能力差等问题。此外,教学过程中,学生仅是“填鸭式”的被动接受,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虽然传统教学方式实现了知识的传递,但没有注重知识的拓展与更新,也没有突出教学特色和目的。

2.思政教育融入《预防医学》卫生实践教学的意义

2.1调动学生课堂参与度。鉴于前述《预防医学》卫生学部分内容零散、偏科普、学生课堂参与度低等问题,在《预防医学》卫生学实验课中,将思政案例融入教学过程,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锻炼。

2.2体现《预防医学》人才培养内涵。《预防医学》理论与实践教学始终秉承“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理念,注重环境-人群-健康的有机融合,预防医学重视自身与临床治疗相结合,采取一定的防治措施,从而达到预防与控制疾病的目的。在预防医学的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可引导学生关注患者的需求,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此外,课程思政可以丰富医学教育内涵,即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课程思政还可以促使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等专业形成协同效应,培养出医德高尚的医疗卫生人才[5]

2.3弘扬祖国传统医学文化。 我国古代 《黄帝内经》和《丹溪心法》《千金方》中的已体现预防医学内涵的雏形,如“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6-7]。这些理论与现代预防医学中的三级预防理论不谋而合。在《预防医学》卫生学教学中充分发掘祖国传统医学文化因素,将中华传统典故引入教学,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我国传统医学文化深厚的底蕴,感受祖国传统医学博大精深。有利于激发学生爱国热情,敬畏古人医者智慧,弘扬祖国优秀传统医学思想文化。

2.4培养五星级医生的要求WHO提出五星级医生的角色,应该是卫生保健提供者、医疗方案决策者、健康知识传播者、社区健康倡导者和健康资源管理者[8]。在《预防医学》卫生学实践教学活动中润物无声地融入典型的思政元素,有助于未来“五星级医生”职业操守、职业道德的提升。如在环境相关疾病案例讨论实习课中,引入习近平总书记金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思政目标是促使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是有机的统一体。爱护环境,环境则回馈人类更多、宝贵的资源。若人类破坏环境、污染环境的同时,环境则会惩罚人类。如历史上著名的环境事件,“水俣病”、“痛痛病”、“伦敦烟雾事件”等。通过学习,激发学生保护环境意愿,以及始终秉承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性。此外,在食物中毒案例讨论中,引入“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大头娃娃-奶粉事件”,培养学生诚信意识和公民责任意识,牢固树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道德风尚。职业卫生相关疾病案例讨论中,引入“开胸验肺事件”以强化化职业规范,提升职业道德。医学教育需适应现代医学的发展需要,强调未来的临床医生不仅要精于医术,并能承担包括临床治疗在内的集疾病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综合服务的职责。

3. 结语

我校《预防医学》课程思政教学起步相对较晚,虽然初步建立了思政案例库,但思政元素是否能有机地融入到预防医学教学中值得期待。此外,针对《预防医学》卫生学部分实践教学,如何选取适当的思政案例以及如何制定思政教学效果评定体系,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最后,应加强祖国传统医学、近现代医学研究中典型的人物或事迹的发掘,以激发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和职业自豪感,引导学生成为一个具有高尚职业道德情操的医务工作者。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 新华社,2016-12-08.

[2]习近平.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新局面[N]. 人民日报,2016-12-09.

[3]陶然,曲鹏,郑敏,等. 对医学专业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20(22):58-59.

[4]潘梅竹,徐刚,朱静芬. 临床医学专业的《预防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探索[J].现代预防医学, 2021,48(9):1725-1728.

[5]周全湘.医学专科学校思政元素融入预防医学的教学实践体会[J].科技文汇,2022,(8):112-114.

[6]李友,曹亮,庞伟毅等.思政元素融入预防医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初探[J].科教文汇(中旬刊),2021(14):124-125.

[7]于澄,姜爽,李璐.高校预防医学“课程思政”创新教学内涵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21(04):103-106.

[8] 刘明清. 预防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