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课堂设计策略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7
/ 2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课堂设计策略探究

李军燕

保定市第三中学 071000

摘要:作为高中阶段一门基础且重要的学科,高中数学知识内容不仅包含了抽象逻辑性强的函数概率问题,也兼具几何空间形象观察内容,具有较强的逻辑与实践性,同时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关系密不可分。数学具有很强的现实价值意义。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几乎在生活的各个领域中运用到数学的相关知识,数学的发展领域因此也不断地扩展与补充,为社会带来了不可估量的价值与发展潜力,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于个人来说,学习数学能够很好地帮助个人建立科学客观的思维框架理论,对于自身科学精神以及个人智力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数学课堂设计策略

引言

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高中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需要高中数学教师在数学核心素养的理念下,运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以及学生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对考试成绩以及做题能力和效率更为重视,这种情况下开展的高中数学教学主要是通过教师讲述以及题海战术的方式进行,整个过程中数学教师占据着课堂主体的位置,学生在对数学知识进行获取时往往较为被动,这不仅导致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较差,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受到了阻碍。为了满足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要充分意识到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要对当前自身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反思,结合数学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情况以及学生对学习的需求,去对数学教学策略进行改革和完善,在学习的过程中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概述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生活中必须具备的素质和基本能力,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不仅包括基本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数学思想,还需要学生在此基础上具备数学抽象意识、逻辑推理能力、建模运算能力、直观想象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等多种能力。在教育理念不断变革的今天,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已成为高中数学教育的重要方向。科学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多方面能力,还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二、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

(一)教学内容没有针对性

教师为了能够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与锻炼的机会,通常会较为紧凑地安排一些补充的课程或作业,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巩固和提高。有的教师为了能够让学生接受更多的知识,课堂中教授的内容会比预计的教学进度多许多。这样虽然能够为学生的复习争取到更多的时间,但教师的教学目的已经从教授知识变成了赶进度的“填鸭式”教学。这种教学针对性不强,对学生造成较大的身心压力,同时教师将自己的教学情况片面地强加给学生,学生无法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自己需要提高的方面,反而会使得学生的知识体系存在更多的漏洞。没有针对性的教学十分不利于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养成。

(二)学生抽象思维不强,难以高效地进行学习

高中数学知识具有难度大、抽象性强的特点,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在学习数列知识时,部分学生没有做好心理准备,仍然按照传统的思维方式进行学习,导致其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仅停留在表层,难以深人理解数列的内涵与实际意义,影响了后续知识的学习,部分教师为了帮助学生快速理解概念,会鼓励其通过反复记忆的方式进行学习,这制约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导致其数学抽象思维能力较弱,难以高效地学习数列知识。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课堂设计策略

(一)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对于学生而言,在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过程中,兴趣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如果学生对于所学的知识具有极高的学习热情,那么不仅教学效率能够在极大程度上得到提升,同时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也能够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换言之,高中数学难度和深度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更容易遇到难以理解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有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对于数学知识的探索存在热情的态度,学生的主动性才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进而在数学世界当中不断进行探索与学习,更好地融入课堂当中,这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必须要关注的基础性环节。在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的都是口述加板书的方式,不仅学生理解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同时也使得数学课堂缺乏趣味性,学生学习热情不高。高中教师应当对这一问题形成正确认识,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探寻更加适宜的教学方法,向学生展示一个充满趣味的数学世界,让学生主动进行学习和探索。

(二)优化授课内容,培育建模思维能力<

教师在数列知识教学中优化授课内容,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培育优秀建模思维创造契机,教师应该立足教学目标及学生需要,确定学生经过努力能学会的重点知识,优化教学环节,融入学生感兴趣的知识内容,引导学生通过建立模型来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种合理应用生活化情境的教学案例的方式,既可以提升学生的数学思想认识,还可以进一步培育其数学建模思维能力。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列举一些实际案例,促进他们有针对性地展开思考,在培养学生建模思维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三)课例分析,以典型课例促进知识内化

课例指课堂教学中用以讲解、佐证新知的经典例题。课例在数学学科教学中贯穿始终,能对学生探索新知、理解新知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而加大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深度、精准度,正是深度学习课堂首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因此,课例的甄选对深度学习课堂教学十分重要。教师甄选课例应遵循典型性、合理性和可探索性三方面原则。典型性课例包含新知教学中的大部分应用情况,能使学生对新知的理解更深入。而合理性指题干情境的合理性、运算最终结果的合理性及教学课例与实际生活的契合性。脱离实际生活应用的数学缺乏实用性。而可探究性则响应深度学习课堂的教学需求,通过情境导入激活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畅想,使学生以思促学,以深化思考促进知识内容转化。

(四)通过设置引导性提问,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设置生动有趣的问题,调动起学生对课堂知识内容的注意力,进而提出相关疑问,让学生在掌握相关知识内容后,将主动权交由学生进行思考解决。只有让学生抱有兴趣,才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沉浸在学习之中,激发出学生的能力。若不能够及时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利用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适当的引导,那么学生也会对较为枯燥的数学内容产生厌倦,数学教学质量无法得到很好的提升。因此教师可尝试通过进行引导式提问,引起学生的注意,实现知识的教授与运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应将核心素养教育目标与深度学习方法根植于高中数学学科的各个环节,从课前情境导入、课堂案例分析、整体性教学框架搭建、独立性数学模型的建设、实践教学任务与教学模式的一系列创新出发,使学生逐步进入深度学习领域,透过数学表面内容探究数学知识的共性规律,从而激活学习创想,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迈进。

参考文献

[1]张星。核心素养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家长,2022,(30):55-56+77。

[2]苏冠蓉。数学核心素养下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模式的改进路径探索[J]。考试周刊,2022,(41):72-76。

[3]傅鹏。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2,(27):5-7。

[4]陆金贵。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2,(27):11-13。

[5]权宏伟。核心素养视野下高中数学教学的走向探析[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2,(27):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