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早期阅读活动现状研究

/ 2

幼儿园大班早期阅读活动现状研究

 于素萍  ,孙御书

 山东协和学院  山东省济南市    250109

一、幼儿园大班早期阅读存在的问题

1.大班早期阅读活动的开展方式单一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幼儿园在进行早期教育时,主要是以教师讲为主、幼儿听为辅。同时也没有利用多种形式来丰富教学内容,大班幼儿阅读活动中缺少材料投放和指导。在幼儿园开展阅读活动时大多数都是让孩子独自看书、自己做事或者是请小朋友来看图说书听讲等方式,而且图书更新频率过低,孩子们都看过了。图书更新周期长,一些小班、中班的书籍并不适用于大班的儿童,许多读物虽然更新时间不长,但遭受了严重的损害,书籍的封皮破损,一些书也没有装牢。

笔者随机访谈了一名幼儿:“你喜欢去图书区看书吗?”幼儿:我不太喜欢了,每次我去阅读区我总看带迷宫的书,那些书我都看过了,内容都记下来了。在区域活动中,作者也观察到这样一个场景:阅读区的孩子在选书时说,“我读过这本书,也读过这本书”当拿起一本《妈妈心,妈妈树》这本书时犹豫了一下,但看了一下又放回书架。因为很多书都是孩子们自己看过的,也没有新的,再加上这些书都是残缺不全的,所以孩子们都不愿意进入阅读区,因此阅读区的活动不好开展。

2.儿童自主阅读安排不合理

幼儿的自主阅读时间比较少,容易引起儿童的不安全感。在离开幼儿园和午饭之后,为孩子们留出了更多的时间,一般来说,在独立阅读后值日的幼儿会组织带头讲故事或者做手指游戏又或者猜谜,从开始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十多分钟。在观察中,有不少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不得不停下手中的动作,然后进入了另一个环节。尽管老师和幼儿园的管理人员都很重视幼儿阅读的气氛,但是在一项活动被压缩的时候,他们会进行另一项活动。这种紧凑的安排不仅给儿童带来了心理上的不安全感,而且影响到学习的完整性,导致儿童的焦虑。

3.未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参照具体情况结合细心观察,幼儿们阅读时难以保持良好的阅读习惯,如轻柔翻阅、低声细读、避免嬉戏等。影响因素主要包括阅读环境和成人指导。

(1)阅读环境

阅读环境可分为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其中,物质环境指周边的环境,对于幼儿而言,在阅读书籍时稳定他们的情绪需要一个比较独立、安静且舒适的阅读环境。通过观察可得,在幼儿园内,幼儿进行阅读的时间主要集中在区域活动、午睡前和等待家长的时间。然而,这些环境都比较嘈杂,往往会分散幼儿的注意力,导致他们难以专心进行阅读活动。同时,幼儿也会养成不好的阅读习惯,如大声说话、随意摆放书本等。部分幼儿还存在模仿心理,易受其他幼儿的影响。精神环境通常指阅读的气氛。良好的阅读气氛会对幼儿产生感染作用,有助于培养幼儿的阅读积极性,同时也有助于幼儿更清晰地认识阅读习惯。在幼儿园中,教师较少展示出积极的阅读行为,因此幼儿难以了解阅读的真实情况,无法判断何为正确的阅读习惯,也无法意识到读书过程中吵闹、说话、嬉笑、随意翻书和放置等行为的不恰当性。

(2)成人指导

就成人指导而言,教师通常会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对于不良阅读习惯,教师则会及时纠正并给予指导。然而,班内学生过多,教师难以注意到这种情况,导致幼儿难以及时得到教育,集体性的教育活动也较少。同时,幼儿的阅读习惯缺乏正确的指导,长期下来将会对阅读活动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阅读区通常是幼儿不太愿意选择的区域,以下是观察记录:

观察记录一:

在选择区域时竣竣小朋友很想去益智区,但益智区的小朋友已经够了,竣竣只好无奈地走进了阅读区,进到阅读区后,其他小朋友在安静的看图书,但竣竣随手拿起一本书胡乱的翻弄,快速的翻弄完就随手扔到了旁边。

观察记录二:

又到了下午区域活动的时间,几个交好的孩子一同选择了图书区,她们选好图书坐下看了起来,刚开始的时候观看的很认真,过了一会儿她们开始有说有笑的谈论了起来,声音越来越大,甚至影响到了其他区域活动的孩子。

由观察来看在幼儿阅读时缺乏教师指导,虽然区域都制作了规则,孩子们也了解相应的规则,但是他们的自控能力还比较薄弱,在很多地方还需要教师的教育和帮助,同时幼儿在家时家长也要对孩子进行有效的帮助引导。

二、改善大班早期阅读现存问题的建议

1.组织早期阅读形式多样化

由于开展早期阅读活动形式比较单一,那么这种情况下的教师可以组织一些有趣的方式让幼儿参与到早期阅读活动中来,如分组教学活动、角色扮演、趣味主题打卡、为故事书做广告等。

让幼儿感受到图书的有趣,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孩子们的参与性,还能提升他们对阅读的兴趣,让画面在他们的头脑中呈现出来,更有效地理解书籍的内容及情节。另外还应该鼓励孩子多翻阅书籍、动脑筋读故事等方法,也能提高他们对文学作品内容理解能力。同时也要家园合作开展幼儿阅读活动,教师要学会有效地与家长沟通,在幼儿早期阅读活动中,及时的和家长交流,了解他们对大班幼儿园开展早期阅读活动的看法及意见。同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措施解决一些问题。

2.科学合理创设阅读时间及环境

对于幼儿来说,拥有充足的阅读时间以及良好的阅读环境至关重要。这样可以让幼儿在阅读活动中获得愉悦且舒适的体验,更投入地参与到阅读中,并享受阅读乐趣,获得积极的阅读体验。

出于这个原因,在时间上应合理安排,让幼儿静下心来去阅读让幼儿更好的理解和思考书籍的内容,同时活动安排要合理,避免过于紧凑压缩幼儿阅读的时间,让幼儿获得充足的安全感。

在物质环境上,我们应该在班级中选择采光充足、面积适宜、相对安静的角落作为阅读区,尽可能避免邻近一些嘈杂喧闹的区域,例如娃娃家及搭建乐园等。其次,可以在阅读区内合理摆放设施和装饰,采用幼儿喜欢的风格进行搭建。在区域内部可以配备柔软的靠枕、地垫,同时还可以设置半透明的小帘子或其他半遮挡物来包围区域。这样有助于教师更好地观察幼儿的活动状态,同时也能够让幼儿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轻松、愉悦地进入阅读状态。最后,图书可以按照主题、类别等有序地放置,保证封面朝外,以避免幼儿为了寻找图书而摆弄乱堆。在家里,家长可以根据幼儿的喜好和需求,合理地布置阅读场所,营造一个舒适的阅读环境。

在精神环境方面,老师应该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家校合作是一种不错的方式,建议家长在家促进阅读活动,为孩子们树立榜样。在园所时,老师也应在阅读区与孩子们共读,并创造良好的精神氛围,这样幼儿有了阅读的体验,会更加乐意参加到阅读活动中来。

3.有效指导幼儿阅读活动

教师作为幼儿早期阅读活动的指导者,在整个过程中对幼儿进行有计划地、系统性的教育,并通过多种方式促进大班早期阅读教学工作。首先从教师专业素质方面:幼儿园可以定期组织本园各年级老师去观摩和了解其他幼儿园或关于亲子互动等方面的活动,对于不同层次水平能力的家长沟通形式不同。其次从教师的指导方式方面:幼儿早期阅读活动的开展应遵循以幼儿为主,在尊重、平等协商基础上,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发展。最后是家长对亲子互动等环节中给予支持和配合。

同时在阅读活动中,教师应考虑的学生是幼儿。大班儿童处于4-6岁之间。这个时期的孩子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很强的模仿性,喜欢表现自己,因此对周围世界有着很大兴趣与需求;同时还具有一定程度上自我意识发展能力差、缺乏知识经验少以及不自信等等特征,这些都会影响到他们对于早期阅读材料是否感兴趣,从而影响其进行下一步活动设计。所以在开展早期阅读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儿童的兴趣爱好与能力,了解他们不同的性格差异,针对不同性格的幼儿进行不同方式的指导。

于素萍(2001.04——)女汉族,山东,学士,学前教育专业

指导老师:孙御书(1995.07--)女,汉族,山东济南,硕士,音乐学方向

该篇文章依托2023届本科毕业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