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分层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31
/ 2

浅谈小学数学分层教学

宋林玉

四川省中江县龙台镇中心学校     四川中江     618100

摘要:小学数学分层教学工作的开展对于教学质量提升有着重要作用,是我国新课程教育下课堂教学常见模式。文章对分层教学的价值进行分析,探讨小学分层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分层教学下数学课堂教学提升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分层;分层教学;数学教学

引言

分层教学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以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个人潜能等因素作为衡量标准,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学,并根据每个小组组员基本属性的不同,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个人能力。这种分层教学模式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优势,对稳步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培养理性思维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1分层教学的价值

首先,分层教学可以使学生认清自我,有效提升自身的能力。分层教学的前提就是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教师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学习态度、潜力层次等进行分层,可以促使学生认清自我,恰当定位,在契合自身水平的层级深入研习,有针对性地提升自身的关键能力。其次,分层教学可以使学生自主发展,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分层教学并不是忽视较低层级的学生,而是让学生找到自己的“最近发展区”,一步一步向前迈进,直至跨越到更高层级。分层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找到符合自身能力的学习方式,进而满足学生的需求,消除其畏难情绪,实现学习进步。最后,分层教学可以使学生收获学习自信和动力。分层教学的目标不是分层,而是通过分层的形式推动学生整体发展。每个层级之间可以跨越,学生只要能力获得一定的提升就可以进入上一层级。由此,学生在这种良性竞争中不断进步,学习自信心和动力能有效增强,从而更深入地学习数学知识。

2小学数学分层教学面临的问题

2.1教师的教学观念过于落后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仍旧单方面认为自己才是课堂教学的中心,一切知识的传授都要靠自己来进行,学生在此过程中只需要竖起耳朵听就足够了。这种教学观念存在着很大的误区。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的时候,习惯了说教式的教学模式,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生搬硬套,不考虑学生的实际,这只能说明教师的创新能力不足,并且对小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不够重视,违背了新课程改革的相关要求。教师教学观念的落后,很难确保分层教学的实施,即便是开展了分层教学,也是流于形式,无法激发出小学生的学习潜力,这样的教学模式对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毫无意义。

2.2教学效率不高

从现阶段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况来看,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因素主要是教师的教学方法陈旧,许多教师还在沿用原有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教师一直在扮演主导者地位,学生依据教师的指令进行课堂学习活动,包括二次总结也是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的,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无法很好地体现出来。学生的学习就一直处于被动学习之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没有被激发和调动起来,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升。这对学生综合学科素养的提升不利,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加重了学生课后学习的负担,不利于“双减”政策的推进与实施。

2.3学生难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状态

有效的教学氛围构建有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在课堂中更加积极活跃。当前,根据观察发现,班级中的部分学生无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状态,有些学生喜欢在欢快的氛围中学习,而有的学生则喜欢安静的课堂氛围,但是无论是哪一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难以维持自己的状态,经常在学习中被其他事物分走注意力,导致课堂学习效率下降。所以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学习状态,不仅要将学生的学习状态带上来,还要使其保持下去,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学习节奏并保持下去。

3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策略

3.1考虑学生需求,对教学任务进行有效分层

在课堂上,老师要向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去探索,让学生主动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教师就要在任务的设置上,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分层设置学习任务,将需要完成的任务强度设置为基础型、常规型、拓展型三个不同的层次。小学生可以按照自己不同的学习能力,去选择差异性的任务,这样学习能力强、学习能力一般以及学习能力薄弱的学生,都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内容去完成,学生也就有了更大的可选择空间,不断提升自身数学能力,朝着更高的目标去努力和探索。

3.2分层指导,推动思维发展

教师在组织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并分层指导,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有效的引导,由此就能提升课堂效率,推动每个层次学生思维的发展。以“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教学为例,平行四边形相关知识在几何领域中占据重要地位。教师可以设置以下探究目标:结合生活实例,你能发现平行四边形有哪些特征吗?然后将学生分组,每个小组都包含不同层级的学生。在小组探究时,对于A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指导他们猜想平行四边形的特点,提升探究的深度和广度;B层次的学生则负责依据平行四边形可能具备的特点寻找相应的生活实例;C层次的学生则负责整合最终的探究结果。由此,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并且完成与自己能力匹配的任务,在不断地思考、合作、讨论与总结中获得思维的发展。

3.3深化对“双减”政策的研究与解读,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只有教师、学生、家长和学校在思想上对“双减”工作形成一致认同,“双减”工作才有可能在实施的过程中发挥有效的作用。尤其是教师,要认真研究“双减”政策的要求,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改变教学现状,本着“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育人理念,从学生的健康成长出发,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才能有效开展“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教师要认识到“减负”不是“减质”。“减负”的目的是把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脱出来,让学生有更多自主发展空间。要将学生解脱出来,就要向课堂教学要质量。课堂教学的质量来自教师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教师要根据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改变之前以讲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问题,学会对知识的对比、区分和总结;让学生学会对不同知识点进行对比、区分,发现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经过多次的自我比对,数学知识中的关系就会逐渐变得清晰起来。然后,再引导学生学会对知识进行总结,总结知识的过程是对知识体系的梳理和再认知的过程。当学生在不断引导和锻炼之后,学会知识总结的方式、方法,就会对数学知识达到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

3.4开展分层评价,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

教师要借助评价体系,发挥学生的优势,比如有些学生虽然不擅长解决实际问题,但是记忆力好,基础知识学习很扎实,有些学生的思维能力强,但是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较低,在课堂上提不起兴趣,教师只需要借助评价体系,点明学生的优点,让学生受到鼓励,以此使学生产生继续学习的动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借助评价体系委婉说明学生所不擅长的地方,提醒学生注意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学生也能更加虚心接受,要鼓励学生只要在其他方面多加练习,可以转变为数学特长生,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由此可见,分层评价的机制对学生发展极为关键。

结语

综上所述,分层教学可以使得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同时也可以防止不同学习层次的同学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扩大。小学数学教师需要认识到分层教学的重要性,在工作中认识分层教学价值,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的多方面开展分层工作。

参考文献

[1]杨正祥.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J].新智慧,2021(21):78-79.

[2]傅明波.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0(96):51-52.

[3]徐金钰.浅谈小学数学分层教学实施策略[J].家长,2020(21):1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