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背景下“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课程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4
/ 4

“三全育人”背景下“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课程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实践

张艳梅,李海林,李寻,李朝明,李泽兵

( 东华理工大学 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摘要:结合新时代“三全育人”要求,基于“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课程特点和教学要求,从构建课程思政教学目标、重塑课程专业教学内容、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建设课程思政资源库等方面进行该课程专业教学与思政教[1]育的融合探究,并设计案例开展双教融合教学实践。通过教学改革,“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课程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关键词: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The integration of professional teaching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Utilization and Protec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ree Whole Education"

Zhang Yan-mei,Li Hai-lin,Li Xun,Li Chao-ming,Li Ze-bing,Xu-Dan

(School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Nanchang 330013,China)

Abstract:Combined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ree-in-one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eaching requirements of the course "Utilization and protection of water resources", the integration of the course's professional teaching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as explored from the aspects of constructing the cours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objectives, reshaping the course's professional teaching content, mining the cours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and building the cours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resource bank, and cases were designed to carry out the practice of the dual teaching integration. Through the teaching reform,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Water Resources Utilization and protection" course is obviously improved.

Key words:Utilization and protection of water resources;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Teaching practice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以下简称“三全育人”)[1]。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要求所有高校各类专业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使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学习有机融合,同向同行[2]。新时代“三全育人”背景对高校非思政类专业课程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该类课程在完成基本的专业教学任务的同时,注重将思政教育贯穿其中,为立德树人贡献专业力量。因此,该类课程的思政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作为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主要讲授水资源分布、评价、开发利用与保护等内容,是一门具有文科色彩的工科类专业课程,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3]。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同时具备取水工程初步设计能力。随着课程思政的理念深入人心,开展“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课程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实践研究(以下简称“双教融合”)显得迫切又重要

[4]。本文针对“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课程特点,结合三全育人新要求,对该课程的双教融合实践进行了教改研究。

1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课程双教融合举措

1.1构建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传统的“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课程教学较为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培养,在某种程度上思政教育趋向于隐性化和边缘化。立足于新时代“三全育人”教育背景,考虑到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中思政方面的素质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从顶层设计入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改革,在方向引领上首先破解该课程双教融合困境。

如图1所示,基于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理论[5],构建了“知识-能力-思维-价值”四位一体的“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其各级各类目标是相互关联、逐层递进的,共同构成一个多维度、全方位的系统,旨在实现知识传授、能力提升、思维培养和价值塑造四个维度的有机统一,共同助力工科专业优秀人才培养。

       

图1 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1.2 重塑课程专业教学内容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课程选用高等学校给排水专业指导委员会推荐教材。该教材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共设置了九章教学内容,体系庞大、知识繁多,要求在32学时内完成,教学节奏较为紧张。在此基础上,若进一步增添融入相关思政教育内容,将对课程教学带来一定的学时压迫感。因此,在双教融合改革背景下,根据“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课程性质和思政教学目标,整合优化其教学内容是必需且重要的。

如图2所示,通过科学规划,采用逐步递进的内容设置,重塑“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课程教学内容,使其整合为六个知识模块。在课程学习过程中,遵循以下基本教学主线:首先了解水资源的基础知识,其次分别从“量”和“质”两个维度开展水资源评价,在此基础上分别掌握节水理论与方法、水体污染与水资源保护等相关知识,最后过渡到取水工程的设计及应用,以此通过各教学模块的集结完成整个课程知识体系的学习。

IMG_256

图2 优化课程知识体系

1.3 挖掘课程思政教育元素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课程全面介绍了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主要包括水循环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水资源质量评价、取水、节水以及水资源保护等方面的内容,涉及生态环境、工程技术、法律法规、职业道德等多个领域,具有显著且丰富的思政内涵。

在整合大类课程通用思政元素的基础上,结合给排水专业及“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课程特色,充分开发其中的思政教育内涵。根据课程每个教学模块中的具体知识点,探索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达成思政育人目标。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工科类专业有不同于其它专业(如人文类、社科类等)的特殊性质,某些内容属实难以构架“知识”到“思政”转换的桥梁,若强行融入思政教育会显得教学生硬死板。通过对教学模块中具有实际思政意义的知识点进行深入探究,提炼出思政价值,得出如表1所示的“教学知识思政体系”。

表1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课程教学知识思政体系

教学模块

专业知识点

思政元素

育人要求

水资源

基础知识

·水资源的基本含义;

·水资源的特征;

·水的自然循环;

·水的社会循环;

崇尚科学

可持续发展

辩证思维

...

· 对看似简单的“水资源”含义进行历史沿革分析,教导学生对待科学问题追求精益求精、做到严谨治学;

· 地球上水资源的储量是有限的,水循环的过程是无限的,珍爱水资源是必要的。教导学生正确把握客观存在与主观意识的辩证关系,积极利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认识和思考问题。

水资源

量评价

·水资源的形成及类型;

·水资源运动规律;

·水资源量评价的内容及方法;

尊重自然

实事求是 

科学性评价

...

· 讲述水资源的形成、类型及运动规律时,教导学生分析问题要尊重自然规律,学会从事物源头出发剖析因果效应;

·在广泛进行资料收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水资源进行量评价及分析方法的学习,教导学生评价机制要建立在充分的调研基础上,做到客观科学地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供水资源水质评价

·水质指标体系;

·生活饮用水质量标准;

·生活饮用水评价;

·工业用水评价;

科学性评价

遵守法规

可持续发展

...

·对供水资源进行水质评价,需首先构建水质指标体系,教导学生要充分、全面地考虑水质影响因素,抓住主要矛盾,建立研究体系;

·在学习供水资源水质评价方法的过程中,教导学生要严格按照专业规范标准,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有效结合,科学进行水质评价;

节水理论与技术

·用水量定额;

·节水指标体系;

·城市节水技术;

·工业节水技术;

生态文明

开拓创新

可持续发展

...

·通过分析总结生活中的节水技术,教导学生厉行节俭,珍惜水资源,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水体污染与水资源保护

·水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

·水体污染理论体系;

·污水排放控制技术;

·水资源保护措施;

生态文明

核心价值观

职业道德

法治素养

可持续发展

国际化视野

...

·在构建水体污染的理论体系过程中,教导学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问题源头出发,加强水资源污染防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对于生活中污水排放问题,从相关法律法规出发,教导学生科学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时代内涵,用最严格制度、最严肃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引领美丽中国建设;

取水工程

·水源地选择;

·地表水资源及地下水资源的供水特征;

·取水构筑物的类型、结构及适用条件;

·取水工程设计计算;

开拓创新

工匠精神

工程伦理

生态文明

可持续发展

团结协作

...

·对于水源地的选择需结合当地水文、气象、地形地质、经济技术、卫生防护、运行管理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最佳方案,教导学生在尊重事物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勇于探索,开拓创新,优化问题解决方案;

·针对不同情况下的水源地,分别对应不同形式的取水构筑物建设。教导学生灵活思考问题,具备思辨意识,因地制宜,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一概而论,不以偏概全;

·通过对生活中一些取水工程经典案例的旁征博引及事故案例的分析解说,教导学生弘扬和践行工匠精神,提高职业品质,提升专业素养,对待科学问题一丝不苟、尽职尽责,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1.4 建设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

围绕知识体系与思政目标,创建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依托线上教育平台实现动态管理。资源库内容设计遵循典型性、实用性、启发性、趣味性的原则,按照选取素材的性质特征及呈现方式分为时事热点类、工程案例类、科研项目类、科创竞赛类等四种类型,于专业教学过程中多维度开展思政教育。

2 双教融合教学设计与实践案例

基于改革的“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课程思政目标和教学内容,探寻知识点与思政点的契合之处,同时积极变革固有的育人模式,借助创新、多元的教学方法将思政元素渗透性融入专业教学内容,实现“专业教学承载思政,思政教育融于专业教学”,使整个教学过程有骨有肉、有情有义。现就“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课程第二教学模块“水资源量评价”中的知识点“地下水资源的形成”开展双教融合教学设计与实践,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2.1问题导入

根据学情分析,学生在前面章节已经大概了解了水的自然循环,对降水渗入地表之下形成地下径流具备初步认知,为本节课将要具体讲述的“地下水形成和类型”奠定了基础。

课堂初始,采用学生自主思考的方式对前期学习内容进行复习巩固。每名学生首先独立回顾上节知识点—-水的自然循环,在脑海中完成自己的理解;然后通过小组之间沟通交流,对目标内容示意图进行互补完善,形成最科学的知识阐述。基于此,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去思考:部分降水渗入地表以下,面临的会是什么样的自然环境?地下水的贮存空间结构是怎样?针对问题,学生充分发挥能动性,开拓思维,积极思考。

2.2地下水的形成条件

地下水以组成地壳的各种岩石为其含水介质,分布于不同的岩层和地质构造中,其形成的基本条件是岩石的空隙性。教师首先借助三维动画引导学生对地下岩石空隙的概念建立空间想象,然后采用讲授式教学简单介绍不同性质岩石中孔隙、裂隙和溶隙等的特征,并分析上述空隙的多少、大小、形状、连通情况与分布规律对地下水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之后再附以生活中拍摄的一些泉、溶洞、水井中的地下水实景照片,使学生充分掌握岩石的空隙性,建立起空隙与地下水形成的联系,同时引导学生体会自然魅力,崇尚自然科学。

除了岩石的空隙性,含水层与隔水层是地下水形成和储存的另一重要条件。考虑到该部分内容同样具有隐蔽性和抽象性,学生仅凭想象难以深刻理解内涵,教师采用探究式教学通过软件模拟某地质剖视图,将地层以下地下水的状态直观显示,并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含水层和隔水层有何区别?怎样形成含水层?通过探讨学习,使学生掌握含水层和隔水层的概念,同时培养学生自主思考、交流沟通、归纳知识的能力。

2.3地下水的类型

地下水存在于各种自然条件下,其聚集、运动的过程各不相同,在埋藏条件、分布规律、水动力特征、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动态变化等方面都具有不同特点,将地下水的类型进行总结归纳是本节教学重难点。

教师通过对各种地下水的异同之处开展对比分析,从埋藏条件和水源特征出发教导学生对地下水进行合理分类,使学生掌握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的概念及特性,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抓住主要矛盾进行分析问题的辩证思维能力。其中,由于知识点“淡水透镜体”结构 特殊、形成原理复杂,教师通过引入“中国南海永暑岛礁地下淡水资源”思政案例,以讲故事的形式阐述岛礁地下水资源的形成过程,将淡水透镜体的构成背景、过程及原理生动化、具体化,不仅使学生掌握了专业知识,还润物细无声地进行了思政教育:从南海主权问题培养学生厚植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从吹沙填海造陆引导学生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求实创新,从淡水透镜体的形成教导学生尊重自然、崇尚自然科学,从岛礁取水用水引导学生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践行可持续发展观等。

2.4小结

从自然界水的自然循环出发,深入学习了地下水的形成及类型。通过对岩石空隙性、含水层和隔水层的学习,了解了地下水形成的基本条件。在此基础上,根据埋藏特性,将地下水分类为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并分析其质量特征。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学生初步掌握了地下水资源的入门知识,为之后地下水资源的量评价奠定了理论基础。

3 结语

通过对“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课程双教融合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课程教学质量得以显著提高。一方面,从“教书”角度出发,改善了传统的工科类专业课程教学严肃、机械、偏枯燥的乏味状态,通过丰富课程的思政内涵,强化教学的思政引导,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学习过程,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深刻体验“有温度、有高度、有深度、有广度”的专业课程学习;另一方面,从“育人”角度出发,避免了思政类课程形式过于凸显、内容过于集中的“架空说教式”的纯理论教育,通过将思政教育和专业教学进行有机融合,以具体化、实用化的专业课程作为开展思政教育的基本载体,使得教育靶向性强,落地可触,亲切可感,提高育人实效性。总体来说,“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双教融合对于促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赵彦.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三全育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大学教育,2022(11):211-213.

[2]周敏星.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机制创新的落脚点[J].现代职业教育,2022(39):1-3.

[3]马文成,钟丹,连洋.基于达成度分析与评价的课程教学效果探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1383(03):68-69.

[4]张范平,张梅红,张亚宁等.《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课程教学改革与思政元素融入探索[J].榆林学院学报,2022,32(02):64-67.

[5]谢丽芬,姚盛辉.基于布鲁姆认知理论的智慧深度教学模式[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2(09):116-118.


[1]基金项目:东华理工大学课程思政示范(特色)课程建设项目(DHKCSZ-21-06);东华理工大学校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1XYB17);

作者简介: 张艳梅( 1989—) ,女,甘肃白银,东华理工大学讲师,博士,主要从事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相关理论研究,邮箱:4508264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