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思维导图提升小学数学课堂实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2
/ 2

巧用思维导图提升小学数学课堂实效

霍莲玥

安国市实验小学 河北保定 071200

摘要:伴随双减政策颁布与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代小学数学教学要上承核心素养培养要求,下启课时目标达成,左右兼顾学生的实际学情和学习特点,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优化创新。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图文并茂的有效思维工具,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与思维积极性,提高学习体验和学习实效方面尤为突出,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成为打造高质量小学数学课堂的重要助力,使小学数学教学在思维导图运用下构建起高效课堂。

关键字:思维导图,小学数学,提升实效

小学生年龄小,思维能力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在小学数学课堂学生面对数学教材中零散、庞杂、抽象的知识内容很容易陷入思维困境,无法自主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完成新旧知识迁移。思维能力不足,既影响学生的数学课堂学习实效,更为学生留下了数学晦涩难懂、知识庞杂的印象,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降,学习效率和质量不尽如人意。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与思维积极性,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建立知识体系,使学生能够更轻松愉悦的享受学习过程,在数学课堂拥有成功体验,就成了小学数学课堂老师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一、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应用价值

思维导图又被称之为心智导图,是基于发散思维的一种有效图文思维工具,绘制简单记忆深刻,使思维记忆变得高效,是一种备受认可的实用性思维工具。思维导图在生活、学习、工作领域都应用非常广泛,在小学数学课堂,老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引导作用,为学生积极进行思维活动指明方向,为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提供助力,引发学生活跃思维,极大地弥补了小学生思维能力不足的问题。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将思维形象化,学生发散思维变得可视化,通过图文并重的机器,将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起记忆链接,学生只需要围绕关键词进行发散思维,就能够较为轻松地发现知识间隐含的内在关联,利用思维导图梳理知识点,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知识体系,学生的思维品质德育显著提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导图具有很强的实践价值,学生可以巧用思维导图来对已知信息进行信息转化,通过对比分析方式对学习问题展开更深入探析,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如虎添翼,从而促进学生将数学知识融会贯通,学以致用,解决问题能力、学习能力得到积极发展。[1]

二、小学数学课堂巧用思维导图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

1、利用思维导图,知识温故知新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多新知识是在旧知识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知识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老师不能仅局限于知识讲解,还需要指导学生去利用知识联系自主尝试进行知识迁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小学生思维较为分散,老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校准学生的思维方向,使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与引导下边绘制思维导图边完成温故知新,思维也更加富有逻辑。

以五年级“小数乘法”这课教学为例,小数乘法的意义是在整数乘法的意义,分数的初步认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经学习过整数的四则运算,老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启发学生回顾之前学习过整数乘法计算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观察整数与小数之间有哪些相似之处,在整数的运算法则基础上尝试推导小数乘法计算方法,促使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完成知识温故而知新,大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更在无形中将学习方法渗透给学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2]

2、运用思维导图,突破学习难点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重难点知识内容通常具有很强的抽象性与逻辑性,学生单纯依靠定势思维难以完成抽象理论知识理解与吸收。传统数学课堂,老师会针对重难点内容反复为学生进行细致讲解,以灌输方式强迫学生完成理解记忆,这种教学方式学生看似听懂了,却并不是没有真正理解,依然存在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自然遇到相似的问题依然会陷入思维和学习困境,影响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习实效,容易导致学生对理论知识滋生出畏难和抵触情绪。现在老师在小学数学课堂引入思维导图这种简单有效的思维工具,巧妙运用关键字、图形、颜色来将看似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将原本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更为具象,更有助于学生理解吸收,使学生能够在思维导图辅助下较轻松地获得成功体验,从而有效消除对重难点知识的畏难情绪,感受到思考与探究的乐趣。

以“可能性”这课教学为例,老师不再为学生直接讲解会有哪些结果产生,而是利用思维导图,首先启发学生对抛硬币的试验结果进行猜测,然后通过亲身体验的方式去进行验证,推动学生去主动经历猜测、试验、观察、交流、分析、总结等一系列完整的知识探究过程,用猜测与假设激发学生试验探究兴趣,用观察与分析来绘制思维导图,使学生思维逐渐变得更具有针对性,在探究性学习中沿着正确的思维方向展开深入探索。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慢慢梳理出思维头绪,同步掌握了思维分析方法,面对未知问题学生可以自如地运用逻辑思维进行逻辑推理,认识到简单时间发生的可能结果以及可能性大小,轻松高效地突破了本课重难点,打造出高效的数学课堂。

3、借助思维导图,建立知识体系

小学阶段是学生进行知识积累的重要时期,老师不仅要夯实学生知识基础,更要指导学生建立知识体系,搭建起较为完整的知识网络,为学生灵活运用、举一反三做好准备。小学生通常能够按部就班完成课时学习任务,却并不能将碎片化的知识内容进行梳理整合,当学生进行知识运用时很容易发现存在知识漏洞,知识点记忆出现混淆。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实效,切实打好知识基础,老师可以采用思维导图教学模式,提炼关键词,引导学生利用知识练习由点及面建构知识网络,将零散、庞杂、碎片化的知识点围绕中心词以线段与图形串联在一起,变成可视化思维,逐渐整合为知识体系,从而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更为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记忆更牢固,学生运用知识时只需要围绕关键词在脑海中调取相关信息,就能够精准找到要运用的知识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应用能力。[3]

以“多边形的面积”这课教学为例,平面图形面积是小学数学几何模块的重要知识内容,对学生知识应用有着更高要求。在本课教学时,老师可以将多边形、面积分别作为思维导图中的两个关键词,引导学生分别围绕关键词展开思考与探索。学生利用割补、拼摆等方法将已经学过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与多边形建立起联系,学生通过丰富的图形变换经验体验图形运动思想,建立起空间观念。接着学生围绕中心词“面积”同样进行发散思维,经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感悟“转化”“化归”数学思想方法,将“多边形面积”的思维过程变得更加富有逻辑性、条理性,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同步完成了思维锻炼与培养,更加高效的完成了本课知识学习,构建起高效的小学数学思维课堂。

总结:

小学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思维学科,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方法的主要阵地。小学数学老师要秉承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借助思维导图这种简单有效的思维工具,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联系,体验思维逻辑。学生在思维导图辅助下不仅轻松高效完成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更深刻感受到思维的乐趣,加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打造高质量的小学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陈学松,王钟.巧用思维导图  提升小学数学课堂实效[J].科幻画报.2022(12):99-100.

[2]李欣.巧用思维导图  提升数学课堂实效[J].成才之路.2022(20):133-136.

[3]丁阿娜.巧用思维导图提升小学数学课堂实效[J].天津教育.2021(20):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