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音乐多元化教学的策略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7
/ 2

“双减”背景下小学音乐多元化教学的策略探究

黄蓉华

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实验学校243100

摘要   音乐学科在艺术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至关重要。在当前新课程标准和“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师必须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通过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美育价值。本文对“双减”背景下小学音乐的多元化教学策略进行了简要分析,以期为小学音乐教学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双减”背景;小学音乐;多元化教学;策略

引言

双减政策要求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基础上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也需要根据双减政策的要求,通过科学合理运用多元化教学策略,努力构建高效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果,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一、利用AR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学习环境在教学中扮演重要角色,研究表明,积极的自由舒适学习环境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应依据“双减”政策和新课程标准,结合学生的发展特点,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运用先进的AR技术在课堂中构建真实、直观、吸引人的教学环境,激活学生的感官,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提升学生对课堂学习的投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在《阿里山的姑娘》中,这首歌采用了高山族山歌的曲式,节奏快且流畅,展现了高山族音乐的原生美和阿里山姑娘的多情活泼。在教学过程中,音乐老师可以运用增强现实技术,创造真实的教学场景,激发学生的感官体验,进而促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阿里山壮丽景色和独特风情。为了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活跃且自由的学习环境,音乐老师可以辅以播放《阿里山的姑娘》这首歌曲,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阿里山姑娘歌声的美妙,并领略歌曲欢快调皮的旋律。这样,学生们不仅能够深刻体会到台湾高山族音乐的魅力,而且为之后对歌曲的更加深入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开展生活化学习活动,丰富学生的情感认知

学生在学习音乐时,有助于情感共鸣和丰富情感认知,因为大部分音乐作品的创作灵感都来自于生活,其中包含着丰富的情感元素。音乐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现实生活,以科学合理的方式设计音乐教学活动。在音乐课堂中,应引入多样化的生活素材,以激发学生对生活的认知和经验,并促进他们深入品味和感受歌曲中的情感,激发学生对音乐情感的激情,引导他们准确理解音乐的重要内涵,加深对音乐作品的领悟,提升他们对音乐审美的能力,以实现学生核心音乐素养的培养和发展,以达到减负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

例如,在对《游子吟》教学中,课堂教学开始阶段,老师可以放映电影片段《妈妈再爱我一次》,并询问学生观影后的感受。学生们热烈发言,纷纷表达出对母亲无私爱的崇敬之情。继而,教授询问学生是否熟悉片中名曲《世上只有妈妈》。紧随其后,教授与学生共同情感绵绵地演绎这首歌,唤起了他们对母爱所付出的回忆,激发了学生们对母亲的深情与感激之情。接着,教授引导学生用情感饱满的语调朗读《游子吟》,并介绍了该诗的创作背景,还带领学生热情演唱这首歌,深刻感受其中母爱的伟大,从而提升学生的情感认知。

三、组织乐器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在新的课程标准全面实施的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活动在进行中也越来越注重乐器教学。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他们对乐器非常好奇,渴望能够亲自用乐器演奏出美妙的音乐。音乐教师可根据小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利用相关乐器进行课堂教学活动,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直保持较高的热情,促使他们充分感受音乐的魅力,深刻体验音乐的价值和作用,实现个性化发展,减轻学习压力,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在对《丰收锣鼓》教学中,该曲属于一首民族管弦乐曲,展现了劳动人民丰收的喜悦情绪。教师在课堂中提供多种乐器,例如堂鼓、笛子、二胡、唢呐等,借助各种民族打击乐演奏这首曲子,并引导学生分析不同民族打击乐器在演奏过程中的共同点与差异,让他们彻底感受到乐曲演奏的魅力。再者,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选择他们所喜欢的乐器来演奏这首曲子,以便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各种乐器的独特音色,从而激发他们对音乐探索和创作的好奇心和热情,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水平。

四、设计音乐游戏,培养综合能力

基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游戏化教学是备受欢迎的学习方式之一。因此,为了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在音乐学科方面的核心素养,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内容中融入一些有趣的音乐游戏,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增强他们对课堂活动的参与程度。教师需设计音乐游戏,以加强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知和理解。通过游戏讲授音乐专业知识,培养音乐技能,提升音乐综合学习能力。

例如,在对《小拜年》教学中,教师可结合歌曲形式和风格,鼓励学生制作道具并组成搭档,以“二人转”形式引导学生学习和演唱。为了培养学生的肢体协调、节奏感知、情感表现和旋律掌握能力,教师可以让各组学生轮流上台表演,或者采用接力的形式。每组负责演唱歌曲的一段,让学生通过这种有趣的自我表现活动来更好地掌握歌曲的知识和演唱技巧。

五、运用音乐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体验

音乐课程是一门艺术课程,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在实施“双减”政策的背景下,音乐教师应当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同时,利用闲暇时间组织学生参与多样化的音乐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与音乐互动的机会,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例如,音乐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参与歌唱、舞蹈、乐器演奏和音乐创作等活动。此外,还可以利用各种传统节日组织学生进行文艺表演,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帮助他们在实践中深刻体验音乐的魅力和价值。音乐老师还可通过组织各类型的音乐训练活动,引领学生在音乐领域深入探索。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个性化、多样化和精准化地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以科学合理的方式分配和利用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热情,减轻学习压力。音乐教师可充分利用各种平台上的音乐资源,向学生推送更丰富的音乐素材,指导学生制定个性化的音乐实践计划,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扩展学生的音乐视野,充分发挥音乐学科的教育价值,促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 在“双减”政策实施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活动应通过高效课堂的打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质量。小学音乐教师要从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更加科学、更加符合学生学情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们对音乐的兴趣,打造更高品质的小学音乐课堂。此外,还需充分发挥音乐教学的美育价值,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并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游雪影.“双减”背景下构建小学音乐高效课堂[J].新教师,2022(5):65-66.

[2]袁媛.基于“双减”政策的小学音乐教学优化措施[J].名师在线(中英文),2022(28):88-90.

[3]崔婷.“双减”背景下,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创新思路[J].教育界,2022(34):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