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教与学的和谐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06
/ 2

浅谈初中数学教与学的和谐发展

李汝益

内江市东兴区永福镇中心学校  6410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中的“教”与“学”的关系逐渐引人深思,“教”与“学”是两个部分,一个是指教师,另一个是指学生,也就是说,“教”与“学”的关系就是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往往更加注重教师教学的过程,对于学生学習的部分往往被忽略,进而出现了重教轻学的现象,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被忽略,学生不能很好地参与到初中数学教学中,甚至造成学生出现厌学的情况,最终导致初中数学教学效果的下降。因此探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是十分有必要的。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关系

一、初中数学教与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阶段初中教学仍然面临着很多问题,应试教育压力对初中学科教学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以初中数学为例,传统教学模式对教师的影响仍然根深蒂固,部分教师没有深刻领会新时期数学教学的要求,采用较为死板的方法,不利于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还有很多初中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存在着一些问题,像学习方法错误、消极面对数学学习等,导致学习效率不高。因此,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探究初中数学教与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教师方面分析,部分数学教师还没有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这就导致他们在教学活动中对新课标的教学目标认识不够彻底,忽视学生本身是存在差异的。而且,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真正做到了解班级的每一个学生,这在知识的传授上就难以做到因材施教。因此,教师需要转变思想,接受新的教育观念,改变初中数学教学由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教师要做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授学生学习的方法,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使学生在体验中掌握知识的形成和应用,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

从学生的角度分析,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青春期的初级阶段,他们还没有形成完善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很多学生在学习数学上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学生由于基础较差,学习数学的意愿不强;有的学生处于叛逆阶段,学习的态度较差;还有的学生完全依赖教师,学习上缺乏主动意识,学习习惯有待进一步培养,这些都将制约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二、初中数学教与学的和谐策略研究

(一)课前预习,先学后教

在我们接受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之后,我们的课堂教学就应该学会翻转,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只有学生先学了,才知道知识的重点难点之所在,我们教的指向性才能为学生所接受。学生的先学是自己摸着石头过河,对知识的情感体验和认知会更为深刻,在此过程中,每位学生的学习和认知方法肯定各不相同,这样课堂上交流思考方式和途径,学生的收获会更多,且在学生交流过程中,我们也就弄清了哪些知识点是学生能自主学习学会的,是不用我们教的,哪些知识点是要我们引导学生解决的共性问题。如,教学“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结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置问题:①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怎样得知的(这是学生的认知基础——180°)?②怎样推知其他多边形的内角和?显然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学生的推理就会出现分歧,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讨论,最终达成一致认识:依据三角形内角和,思考一般多边形的内角和公理,先求得四边形的内角和,并以此类推求知五边形内角和,这样就推知了多边形内角和。

(二)反馈信息,确定教法

在学生反馈自主学习信息之后,依据不同的情形选择不同的教法。

1.引导反思,学会合作

学生的自学存在个体差异,课堂上应结合学生的成果汇报,引导学生反思自主学习,合作讨论,交流思维的方法,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2.针对共性错误,搭建解决平台

教材中有些知识,学生能够在自主学习中自主解决,我们就只需给予必要的强化,课堂教学的重点在于发现学生的困惑和错误所在,引导学生解错释疑。当然“解错释疑”也可以前置,将教学重点细化、分解,引导学生思维走向深入,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实践表明,把教学难点分成几步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十分有效。

(三)竞争机制,激发斗志

初中生好胜心强,因此,教学中我们不应该只是教给学生知识,还应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斗志,提升教学质量。如组建科学合理的学习小组,制定小组之间比成绩、比合作探究、比课堂展示等,形成良性竞争,实现“以学促学,以学促教”。实践证明,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获取的知识,远比我们传授的知识深刻得多。当然,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时时刻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科学引导,有效调控;要及时了解小组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启发、引导学生完成探究任务,成为学生学习中的“引导者”。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部分学生很消极,他们认为自己成绩太差,不想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或者长时间保持沉默,抵触小组合作学习,这时候,我们要特别关注这部分学生,启发诱导他们完成一些浅显的问题,在成功的尝试中重树自信,认识到我不比别人差,我是小组的一份子,我能为小组“贴砖加瓦”,这样就落实了“让每一个学生进步”的教学理念,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每个学生都能充分享受到小组学习带来的快乐,获得发展。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疑问,争议不下时,我们应及时深入到小组中去参加小组讨论,这时我们的角色不再局限于小组学习的组织者,还必须是小组讨论中的一份子,和学生一块探究,并指导他们如何探究如何发表自我见解,或者以自己的方式启发导引学生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发言的习惯和学习兴趣,使学生与小组合作学习结下不解之缘。如:教学“平行四边形性质”时,让学生课前准备两个完全相同的平行四边形,课堂上要求学生将这两个平行四边形叠放在一起,用铅笔画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的交點O,然后用大头针固定点O,绕O点将上边的平行四边形进行逆时针旋转180°,学生自己动手,反复尝试,然后旋转下边的平行四边形,顺时针旋转。提出问题:探究中,发现了平行四边形有什么性质?学生在尝试过程中,就能认识到上、下两个平行四边形绕一个点旋转是可以完全重合的,由此得出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同时认识到对称中心(两条对角线的交点)。此外,还能得到“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相等,两组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的结论,整个探究过程没有多少演算和论证,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发现并总结规律,在探究的过程中,很自然地运用到已学过的知识(中心对称性),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实现了新、旧知识间的转化与融合。

三、结论

总而言之,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时常思考如何引导学生学习,要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求知要求,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平等地与学生进行沟通,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教师只有在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上不断创新,不断学习,才能够做到学习与反思,从而促进自身能力的提升,为自身教学水平的进步和学生综合素养的增强做出积极贡献,这是需要我们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追求的。

参考文献:

[1]胡毅.新课标下对初中数学教与学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16).

[2]林其海.新课改下对农村初中数学教与学的思考[J].当代教研论丛,2020(10).

[3]徐小红.初中数学课改中教与学的矛盾及反思[J].中学教学参考,2021(35):6-7.

[4]陈亮.构建初中数学教与学反思机制的实践与研究[J].新课程(中),2021(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