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课文识字教学的有效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4
/ 2

低年级课文识字教学的有效路径

吴小琴

房县晓阳小学 442100

低年级的儿童刚刚开始学习规范的语言文字,处在语言文字训练的起始阶段。因此,低年级语文教学对学生语感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而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正确的朗读是学生理解课文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也是他们接受情感教育的最好方式。让学生有表情、有节奏地朗读,可感悟文章的真谛,能悟出仅凭语言分析难以真切理解的思想内容。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朗读的效果。所以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更在读中巩固落实对生字词的识记和理解。那么,如何在朗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一、利用教材,在朗读中感受语言的音乐美

低年级教材中,诗歌、童话等体裁的课文有着准确的用词、生动的造句、回环的音韵、错落的节奏,它们都是培养儿童语感的极好材料。教师不仅要留意发现其中的音乐性,而且还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来感受、欣赏、认识语言的音乐美。如《小小的船》,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这四句短短的韵文,写得优美动听、富有情趣。在教学中,我首先用多媒体展示一幅画面:幽蓝的夜空中,闪烁着一颗颗星星,一个可爱的小女孩提着小灯坐在月亮上欣赏着美丽的夜色。美妙的画面很快就把学生带入了情境,然后在画面的下端出示课文内容,重点指导学生朗读。1.帮助学生划出轻声词:月儿”“船儿(用~~表示),指导学生读出轻声。2.根据内容划分出音步(用/表示),读出顿挫舒缓的节奏;3.确定朗读的重音(用“·”表示)。这样,强弱的重音,加上顿挫舒缓的音步,节奏更加鲜明,形成了独特的音乐美,极具感染力。朗读时,配上轻柔的音乐,孩子们反复吟诵,陶醉于诗的优美旋律,仿佛置身于美妙的夜空中。

的确,在朗读中,富有音乐性的语言变成了语言性的音乐,学生聆听着自己朗读的声音,真切地感受到了语言的美。久而久之,不但锻炼了学生的朗读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对语言的敏锐感受,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学生成了词的音乐家

二、适当点拨,在朗读中领会语言的意蕴美

人教版教材中的每一篇文学作品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和编排的,注意到知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有着生动活泼的语气、节奏、句式、格调,蕴含着作者的情感意旨,有着启智育人的巨大作用。因此,教师应十分注意课文中关键词语、句子、句式的点拨、引导,使抽象概括的词语变成具体鲜活的语言形象,再通过朗读吟诵,让课文深深地感染学生,做到叶圣陶先生指出的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如《我要的是葫芦》这则寓言故事,讲述了种葫芦的人只想要葫芦,不想治叶子上的虫,结果什么也没得到的故事。短小的故事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教学时,我抓住了这个关键词,让学生把换成”“等其它词读一读,在读中比较、体会,从而领会课文用一词生动刻画出种葫芦的人只关心葫芦,一心想要葫芦的形象特征。最后再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课文,进一步悟出种葫芦的人之所以一无所获是他只葫芦的结果。

又如《小蝌蚪找妈妈》一文,青蛙作为有益于人类的动物,作者用精彩的语言把它写得很美: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洁白的肚皮,鼓着一双大眼睛。朗读前,让学生找到几个最关键的词:蹲、披、露、鼓、碧绿的、雪白的,理解后再反复朗读句子,从而更深刻地感受青蛙生动活泼的形象。

抓住关键词语、句子来指导朗读,在朗读中比较推敲,不但能更好地读出文章的味道,而且让学生在对文章滋味的体味中领会文章语言的内在意蕴,使思维活动更加活跃,使学生对语言的美感认识更为深刻,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

三、扮演角色,在朗读中体验语言的情趣美

低年级教材中童话、寓言占有较大比例。这些课文情节生动有趣,人物栩栩如生,为儿童所喜爱。低年级儿童想像力极其丰富,常常将自己当作故事中的人物来看待,与之同喜忧,共哀乐。依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教师可以凭借角色效应,在情境中分角色朗读,让学生担当角色,引导他想像、体会人物的心理、情感。这样朗读起来不但抑扬顿挫,还会饱含深情,极富情趣与感染力,课堂气氛也会活跃而和谐。如《狼和小羊》中凶狠的狼、善良的小羊,《小白兔和小灰兔》中勤劳的小白兔、懒惰的小灰兔,《美丽的小路》中的兔姑娘、鸭先生,《雪孩子》中可爱的雪孩子,《小松鼠找花生》中的小松鼠等等都是孩子们爱扮演的角色。分角色朗读《狼和小羊》一文时,让学生先各自揣摩狼和小羊说话时的语气,然后一起讨论、朗读,学生时而愤怒,时而怜悯,极富感情色彩。他们与主人公一同思考,一同感受,故事中人物的思想情感体验得真切深刻,读起来绘声绘色,情趣盎然。分角色朗读不但能让学生读好课文,还培养了他们对朗读的热情、兴趣、发展了他们的语感能力。

四、紧抓低年级语文教学的特点,在朗读中突出识字

正确把握低年级阅读教学的度,突出低年级语文教学的特点,将识字与朗读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和水平,在乐读、勤读、多读、会读中自然识字,轻松巩固。

阅读教学第一课时不能匆匆忙忙进行朗读,更不能一读而过便脱离课文识字要踏踏实实地读文,在读中认字,在多读中识字,在有层次的朗读练习中学习朗读的方法,养成好习惯。第二课时要努力创设文本情境,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提高朗读水平,进一步巩固识字,侧重了解字义。读书要讲究层次,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鉴于低年级学生的特点,练习朗读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逐层进行。

层次一:读准字音

可以先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初读课文中的生字,然后再开始自己读课文,以此降低朗读难度,缓解学生朗读的畏难情绪。这样的安排,一般适用于课文比较长,生字比较多,多数学生拼音能力和朗读能力还不太强时。随着朗读实践的增多,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自主认读,然后再进行拼读生字的展示,以达到正音的目的。

层次二:读好词语

读好词语,一是指读准字音,二是指读好在语音环境中的变调。当然,还要关注词连读,不读破。

让学生读一读含有生字的词语。词语中的生字应该标注拼音,因为这是学生认知的需要。实事求是地讲,有些学生不可能一下记住所有的生字读音,尤其是在刚刚开始认读阶段。所以,应该给学生提供再次自主识字的工具。

另外,要关注个别要求“会认”的字在某些词语中的变调,做到读正确。例如,教材中的生字“油”标注为二声,在词语“绿油油”中应该读成一声;文下生字“棱”“蒙”“腾”标注均为二声,在词语“扑棱棱”“雾蒙蒙”“热腾腾”中应该读成一声;文下生字“芦”标注为二声,在词语“葫芦”中读轻声;文下生字“味”标注为四声,在“鸟味”一词中应该读儿化……

层次三:读通句子

那些含有多音字或生字较多的句子要多读一读。教学有多音字的句子时,如果在前面其他课文中认识了这个字的其他读音,就要把新的字音教学作为重点,让学生结合句子选择读音,然后正确地朗读;教学生字较多的句子时,一般让学生借助拼音自己练习朗读,然后展示读。

层次四:读熟课文

在前三个环节中,学生扎扎实实地练习读生字、词语和难句子,为朗读全文打下了基础。接下来,要达成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自然段和课文,可不是靠一遍遍机械枯燥的练习,也不是完全依赖单纯地模仿,而是要把“感悟”作为朗读的诱因,即运用想象与联想、比较与鉴赏等方法,让学生感悟到字词句所表达的意、情、境,产生“一读为快”之需。此时多读多练,不再是被动的、枯燥的、照搬的,而是主动的、发自内心的。

层次五:巩固字词

读熟课文之后出示没有标注拼音的词语,甩掉可以依赖的拼音,再认再读,以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

而后,继续加大难度,可以读单个生字,也可以读本课生字、认读字组成的新生成的词语。当然这要配合良好的激励机制,以增加学生的兴趣。

总之,教学中,要做到读有层次,还要讲求有情趣做到层层递进,还要讲究衔接自然、过渡流畅。

朗读,是符合小学生年龄心理特征的,犹如灵秀之泉滋润着学生的心田。朗读是眼、耳、口、目等多种感官以及大脑同时参与的一种较为复杂的认识活动,具有唤起形象、表达感情、训练思维等多种功能。在朗读过程中,学生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文章那极具感染力的语气、节奏、句式、格调之美,可以充分地感知作者所描绘的意境之美、所表达的深刻意蕴,可以和作者的情感融为一体,产生共鸣。由此可见,切实地进行朗读训练对培养低年级儿童的语文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简介:吴小琴1978.11.19湖北省十堰市房县大学本科一级教师房县晓阳小学研究方向: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