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能训练的融入路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7
/ 3

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能训练的融入路径研究

李燕芳

常熟市昆承小学  江苏省常熟市 215500

摘要:在小学阶段的各个学科中,体育是重要学科之一。随着新课标的全面推行,小学教育体系的内外部环境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开始关注学生的综合素养。这也使得体育学科的重要性得到了较好提升,各个小学也开始关注体育教学质量。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通过体能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运动能力,同时也能够给篮球、田径等其他教学项目提供较好的支持。但是基于体能训练的体育教学内容通常都比较枯燥,很难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甚至会引发学生的心理抵触,给体育教学带来显著阻碍。这里也结合小学体育教学现状,谈一谈体能训练的开展方式。

关键词:小学体育;体能训练;体育游戏;核心力量

引言

在这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下进行体育课程,可以放松学生的心情,减轻学生在其他课堂上的紧张和压力感,对学生的身心健康起到积极的作用。体育课堂上教师不应强烈、迫切地要求学生达到一定的成绩,而是需要循序渐进地利用课堂时间进行学生对体育活动兴趣、热情的培养,让学生主动、自发的进行体育锻炼,进而提升体能成绩,保证学生的体育运动时间,这是最高效、简捷的方式。盲目地要求成绩而没有跟上相应的体育指导,会让学生面临身体受伤等不良结果,影响学生日后的体育活动和身体素质,对学生的心理发展也没有益处。因此,体育教师应把关注点放在培养学生兴趣上,积极安排适合不同特长学生的体育趣味、竞赛活动,为学生打开一扇体育兴趣之门,和学生共同享受户外的运动时光。

1.体能训练简介

健康的身体是人们开展一切行动的首要前提,而一个人只有拥有强壮的体魄、强大的内心、独立的人格和健全的心理,才可以被称为是身心健康。其中,体能是指个人的基础运动素养,主要表现为个人所具备的力量大小、速度快慢、忍耐力强弱、柔韧平衡性好坏等。一个人要想具备强健的体能,离不开科学、规律的体育锻炼。针对学生的体育锻炼需求,教育部门基于中国儿童体育健康促进行动方案,在原有的体能教育学习基础上,制定了全新的健康体能锻炼体系,扩展增加了心肺功能、耐力、肌肉力量、柔韧度、平衡能力、灵敏度等锻炼项目。这是在原有体能锻炼指标的基础上,结合中学生的身体健康素质和体能需求,所作出的相对应的调整和改良。并且基于这个全新的体能锻炼系统,小学体育教育教学也适当增加了新的运动器械和运动项目,为学生得到足够的体能锻炼提供条件和场所。

2.开展体能训练的有效策略

2.1有效激发小学生体能训练的兴趣

小学生正是青春年华,他们喜爱新鲜的东西,对墨守成规、千篇一律的行为感到厌恶。所以,当教师在进行体育教育中的体能练习时,要将他们的年龄特征以及他们的兴趣爱好相联系,有目的、有方向地对他们的训练进行有针对性的规划,并将他们的热情调动起来,让他们在参加的活动中,让小学生感受到体育运动带来的乐趣和重要的价值,进而让小学生喜欢上体育。在小学生日常的体育锻炼中,大部分都使用了一些传统的跑步热身、小跑、高抬腿等方式来作为辅助锻炼,但是这些方式都是一些单调乏味的训练,因此,教师应该进行一些大胆的创新。在教学上,可以引进《来吧,冠军》这种少儿喜爱的杂技表演的编排方式,以及竞技比赛的对抗性等,从而使身体锻炼的方式和内涵更加充实。例如,通常情况下,同学们对于进行持久性的练习存在着一种恐惧,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将他们引进到这个项目当中,把同学们分成两组,在篮球场上布置出各种的工具和障碍物,让同学们带着球穿过各种障碍物,并为每个障碍物设计出不一样的跨越动作,在穿过最后一个障碍物的时候,开始进行投篮,在规定的时间之内,投篮次数最多的同学获得胜利。体育锻炼既具有娱乐性质,又具有竞赛性质,就会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们更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从而提高体育锻炼的效果。

2.2挖掘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实现对学生身体素质的监测

在体育课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考虑到体育课程是一项需要学生多动多练的学科,这就要改变传统教学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带领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深入挖掘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自主锻炼的意识。进而帮助教师获得更多的时间实现对学生运动效果的监测,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在以往的教学模式影响下,由于教育方法相对比较单一,这也就让学生越来越不喜欢参与体育运动,在课堂内形成一种压抑的气氛,不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科学的体育运动技巧,对学生体能素质的训练也是无从说起。如,在篮球技能的教学活动中,以往的教学活动都是教师为学生做出示范,讲解一些基本的动作方法,之后就让学生尝试投球,对学生的训练活动不管不顾。在这种教学方式之下,大多数学生都是刚开始时充满兴趣,过了一段时间后就各玩各的,没有按照相应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而是以自己喜欢的形式组织篮球比赛,在比赛中对运球、投球、传球的姿势也是不管不顾。为了有效改变这种局面,让课堂有限的时间都能充分运用起来,教师就要在学生完成一定时间的训练之后组织学生开展相应的比赛,看一看在规定的时间内,哪一队投进的篮球数更多,这样既可以增加学生的兴趣,也能让学生的运动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在全场篮球比赛中,学生需要在很大的范围内进行对抗,这既是技能的较量,同时还是速度和体能的较量。又如,在羽毛球这类较为简单的球类运动中,由于大多数人在日常生活中也会有所接触,是一项能让学生全身心得到放松的运动,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注意力,还让人的体能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

2.3科学安排体能训练

对于小学生而言,其正处于快速发育的时期,若对体能训练内容及强度难以合理、科学的安排,那么学生极易出现抵触情绪,甚至会导致学生受伤。对此,体育教师应深刻明白一个道理,体能训练并不是大规模训练便可获得显著的教学成效,超负荷运动只会影响学生身体及积极性。对此,体育教师应对学生成长规律予以认可,对体能训练内容进行科学安排,且要求训练内容覆盖力量、速度、耐力等方面,确保学生能够全方位发展。例如,体能训练前,教师应组织学生开展柔韧锻炼,保证其在接下来的训练中不会受伤。训练活动开展时,教师不得只是开展一种训练内容,应基于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多种训练。例如,引体向上、俯卧撑均可锻炼学生身体,甚至耐力跑可锻炼身体耐力。通过对体能训练内容的合理安排,不仅可预防由于某一种训练量过大伤害学生的情况出现,而且还能够使得学生身体素质得以全方位发展。

2.4提升体育教师职业素养

小学体育体能训练是重要内容,教师职业素养与训练效果密切相关。新时期下,要想提高体育教师的职业素养,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落实。第一,树立新教育思想。体育教师要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树立新的教育思想观念,努力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关系,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参加体能训练,从中获得快乐。第二,坚持学科培训。体育教师要深刻意识到固步自封、不积极提升自身素质便无法适应新的教学要求,要自觉参加与体育教学和体能训练等有关的主题培训、进修等,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同时,体育教师要时刻注意自身的言行,坚持他律与自律并举,为学生起到表率作用。第三,体育教师要爱岗敬业、充满热情,端正工作态度,课后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遵循小学学生的发展规律,合理安排体能训练内容,在借鉴成功经验的同时勇于探索创新。学校通过努力打造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无疑为学生的体能训练教学工作提供了强大的保障。

2.5集体活动培养学生集体凝聚力

班级集体活动总能让班级氛围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也是培养学生集体意识的好机会。例如:班级整体围圈的传球活动、踢毽球等,难度不高但学生的参与感较强。在整体活动中,每名学生有相同的概率和机会可以进行运动表现,每名学生都能互相看到彼此的表现,可以增进学生的互相了解,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在集体中被认同、被接纳,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和谐相处,提高班级的氛围感。跳绳也是一个很好的集体运动方式,学生可以轮流跳绳、跑步,既有跑步的运动量,也是对学生运动反应能力和身体灵活性配合的考验,比较适合班级整体进行。在集体活动中,学生之间会有一些互相的交流和配合,例如:跳绳时摇绳同学要掌握其他同学的跳绳频率和摇绳的速度和高度,整体的配合,一个同学配合得不好就会影响下一名同学的进绳时间导致失败。整体活动可以训练同学之间的默契程度,每名同学都会尽力做到最好,不影响整体活动的进行,可以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练习一项运动。运动后对于运动器材的保管和维护也是考验学生的一项任务,教师可安排学生推荐管理员或是轮流保管,便于下一次的使用。体育户外课程也会受天气影响,在雨雪天气不适合户外运动时,教师可以在室内安排对运动知识讲解、球类运动的规则讲解、总结学生平时体育运动的问题和优势,或者观看一些运动比赛视频,让学生学习更多体育相关的知识,不仅仅只是参与运动,也可以试着当小裁判,了解更多的体育规则,做一个更专业的小小运动员。

2.6灵活引入体育游戏,优化体能训练氛围

在小学教育阶段,游戏教学法往往都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这是因为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层次不高,对于抽象的教学内容的理解能力有限,并且不喜欢枯燥的学习,愿意主动参与各类游戏。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果能够将教学内容融入游戏中,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在体能训练过程中,传统体能训练内容是较枯燥的,直接进行教学会引发学生的心理抵触。此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体育游戏,带领学生在体育课堂中一起玩游戏,从而优化体能训练的氛围,降低体育课堂的枯燥性。不仅如此,学生在课下时间里还会主动组织开展一些体育游戏,使得体能训练教学活动可以实现课下延伸,进一步提高体能训练的效果。教师在选择体育游戏的时候,应该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层次进行深入分析,不能选择不符合他们年龄段的体育游戏。在这之中,教师一定要分析体育游戏潜在的安全隐患,充分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避免他们在体育游戏中受到伤害。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体育课堂体能训练是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技意识。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训练方法和项目的选择。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发展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同时也要注意安全和健康的原则,让学生在安全、愉快的体育环境中快乐地成长。因此,小学体育课堂体能训练是当前社会推动学生身体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应高度重视,并加以推广和普及。让更多的学生受益于健康体育锻炼,成为更加健康、自信和积极向上的人。

参考文献

[1]王晓芳,李超,张亚雄.小学体育课堂体能训练策略与方法研究[J].体育科技,2018(10).

[2]蔡明昊,李江伟.游戏化体育课堂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应用[J].体育,2020(06).

[3]赵小莉,李立新.多元化小学体育课堂体能训练的实践与探究[J].体育与健康科技,2020(14).

[4]杨凯利.小学体育教学体能训练指导策略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26):42-43+46.

[5]林美珍.基于创新角度的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探究[J].学苑教育,2021(16):89-91.

[6]体育课堂体能训练游戏化策略刍探. 钱丽雅.成才之路,2021

[7]即时评价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邹秋芳.文理导航(下旬),2021

[8]把握学生心理,创建快乐体育——小学体育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研究. 张飞.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