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历史问题式思维课堂的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10
/ 2

浅谈高中历史问题式思维课堂的实践研究

姓名:洪梅

单位: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海南中学白沙学校单位邮编:572800

摘要:问题式思维课堂属于新型教学方法,将其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能够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意识,利于学生养成自学习惯,可切实提升历史课堂教学效率。为发挥问题式思维课堂最大化价值,本文将从问题式思维课堂概述出发,提出相应的设计原则及实践策略。

关键词:高中历史;问题式思维课堂;设计原则;实践策略

新课改明确提出,应注重对学生探究、自主、合作等能力的探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问题式思维课堂的开展,为教师指明了改革方向,该方式通过设计教学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透过历史现象理解历史本质,在教学实践中,问题式思维课堂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现对此做出分析总结。

一、问题式思维课堂概述

以问题为导向,营造独立思考、主动创造的课堂氛围,以此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即问题式思维课堂,该教学模式以教学问题为基础,在传授知识、解决问题的同时,能够有效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能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逻辑判断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其以传统问题式教学法为基础,是一种更具创新性的教学模式。问题式思维课堂模式以认知心理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等为理论依据,要求设置的问题必须具有真实性、实践性,能够与教学目标匹配,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性和学习动力。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问题式思维课堂虽处于起步阶段,但已初见成效[1]

二、高中历史问题式思维课堂现状分析

分析问题式思维课堂实施现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方面,教师对问题式思维课堂的理解较为片面、浅显,部分教师认为,课堂提问是问题式思维课堂核心所在,因此课堂中会对学生进行一连串提问,却忽视了学生的独立思考,没有为学生预留思考时间,导致问题式思维课堂作用无法发挥;另一方面,问题式思维课堂是一个开放的学习过程,教师应把握好问题导入的契机,合理控制教学进度,但部分教师忽视了课堂教学进度和实际情况,使得问题导入不恰当、不适时;此外,问题式思维课堂的教学目标不仅在于解决问题,更是在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但在实践中,仍然缺乏对探究过程的反思、总结,教师更关注问题探究结果,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2]

三、高中历史问题式思维课堂设计原则

与传统教学形式不同,问题式思维课堂的开展,学生应带着问题主动探索,以此积累知识、启发思维,进而提高历史核心素养,为此,教师应遵循以下问题设计原则,最大限度发挥其价值。

一是启发性原则,应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深入剖析课堂教学目标,通过问题启发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二是科学性原则,在设计教学问题时,教师必须认真审视教材,提炼出具有探索意义、学习意义的问题,让问题成为学习的载体,以此激发学生探索欲望;

三是层次性原则,应由简至难设计教学问题,保证问题之间具有协同性、层次性,以此发挥协同教学作用;

四是差异性原则,不同学生在历史基础、学习能力、个性特点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提出教学问题时,应做到因人而异、因人而问,促进不同层次学生发展[3]

四、高中历史问题式思维课堂实践策略

(一)创设情境,设计探究问题

历史具有过去性、综合性特点,学生难以通过教材内容、口头讲解理解,在问题式思维课堂活动中,教师应以教材内容为基础,引入其他教学资源,为学生创设生动、形象的历史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面对实际问题,以此深化学生理解、认识。例如,学习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内容时,教师可搜集相关资料,如图片、视频等,提出相关教学问题,如抗日战争爆发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我们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帮助学生理解抗日战争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意义,开阔学生历史视野。学习“辛亥革命”相关内容时,组织学生观看《阿Q正传》,并提出相应问题,如电影中的阿贵处于什么时代背景下?阿贵为什么被处死?等,最后提出教学问题,如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的局限性等。

(二)教师提问,开展合作探究

教师提问是推动问题式思维课堂发展的关键所在,教师要深入研读历史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适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等方式解决问题,以此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合作探究能力。例如,以“全球航路的开辟”为例,确定核心知识点为新航路的开辟过程,教师可提出西欧航海家们开辟出了哪些航路这一教学问题,并布置合作探究任务,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阅读教材、合作交流的方式明确教学问题,并尝试绘制新航路路线。在此情况下,学生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对于小组提出的不同意见,可选派一名代表进行汇报总结,教师应予以及时地纠正和补充,在问题、任务的双重驱动下,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入,学生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合作探究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得到了发展[4]

(三)课堂辩论,引发自主探究

为激发学生思维能力,在问题式思维课堂中,教师可以提出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勇敢发言,通过辩论的形式分析、解决问题。教师在设计开放性问题时,也应紧扣教材重难点,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例如,学习“鸦片战争”内容时,部分学生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屈辱史的开端,给中国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损失,严重破坏了民族经济和社会稳定,还有部分学生认为,清政府闭关锁国政策,严重限制了对外经济、科学、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如果没有鸦片战争,这一政策将会长期持续,也会影响国家发展。依据学生们的观点,教师可作出总结性点评,鼓励学生从多角度看待历史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历史解释素养均能够得到提升

[5]

(四)结合史料,培养学生思维

在问题式思维课堂中,教师可依据教学主题准备史料资料,将其与教学问题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问题,并从中获得思维能力锻炼。例如,学习“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内容时,准备不同的史料资料,介绍秦始皇的开国功绩及政治政策,并提出教学问题:秦二世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通过史料探索、问题引导,强化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同时,教师也可利用实物资源,如历史文物、历史遗迹等,体现真实的历史痕迹,促进学生理解历史知识。例如,教学“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时,教师可利用图片展示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西周时期的生产工具,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农业生产工具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会对农业产生哪些影响?以此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帮助其掌握知识要点。

五、结束语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深刻认识问题式思维课堂的重要性,以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为目标,充分考虑学生学习需求,合理设计教学问题,通过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这一过程,全面锻炼学生思维,切实提高学生历史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黄友信.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问题探究式课堂教学策略[J].新课程导学,2023(16):76-79.

[2]周英.高中历史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应用实践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2022(36):48-50.

[3]王薇.高中历史探究式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J].广西教育,2020(38):113-114.

[4]包顺.高中历史“问题探究”教学策略的实践与思考[J].高考,2020(33):13+15.

[5]储剑.“问题式学案导学法”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考试与评价,2020(0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