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积极发言策略的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11
/ 2

小学语文课堂积极发言策略的初探

张丹丹

    重庆市巴南区宗申小学   401320

背景分析

低年级的课堂往往小手如林、学生积极活跃,有的甚至离开座位,把手举到老师面前,想引起老师的注意。但一旦进入中高年级,课堂气氛明显沉闷了许多,越来越多的学生不愿意举手回答问题,课堂互动交流不够,从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本期我针对开学初语文课发言不积极现状对进行了学生交谈、问卷,并结合查阅网络资料等方式梳理出影响学生课堂积极发言的原因:

1.问题难度提升,产生畏惧心理

随着年级的升高,在课堂上老师的提问不再是像低年级那样较为简单的识字、组词和简单的表达,而是有一定逻辑性,思考性的问题,课堂发言要求的提高让学生对课堂发言产生了畏惧心理。在与学生的问卷中全班48个孩子,有39个孩子认为课堂上自己比较紧张,更害怕被老师提问。这种情况在不同的学生等级和性格上都有所表现,发言时多出现语塞的现象,吞吞吐吐说不清,本该回答出来的问题,也想不起来,或是闭口不答。

2.自尊心增强,产生从众心理

随着年龄增加,学生的自尊心加强,更担心自己没能回答好问题而被老师批评和同学嘲笑,顾虑增加,使其不敢大胆举手发言,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学习态度。课堂上,从众心理与学生的学习水平有关,一部分学生总不愿去主动思考问题,经常在课堂上看别人的表现,倾向于成为“沉默的大多数”中的一员,在课堂中主体地位体现不够。在小组讨论中,往往个别学生主导发言,其他学生宁愿做“听众”,缺乏不同意见的交流,碰撞与融合。

  1. 惰性养成,产生等待心理

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是因为老师过于“勤快”“事必躬行”。当学生的思维碰到障碍时,教师担心影响课堂进度,而没有给予学生更多独立思考的时间、合作学习的时间、讨论交流的时间。总以优生能回答作为达到作为目的达成的标准,甚至自己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思考,教师讲得太多,放得太少,久而久之学生就放弃了自己思考,养成了一种思维惰性,产生依赖心理,等着老师说答案,坐享其成。

策略实施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就说明一个有效的课堂离不开学生这一主体的积极参与,而学生最常见的积极参与课堂的方式就是举手发言,在语文课堂上我初步尝试运用了以下教学方式,激励学生积极思维、踊跃发言。

  1. 排除恐惧,营造轻松氛围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提高课堂的效率。教师在课堂中扮演的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也应该是学生值得信赖的朋友,学生只有对老师信任,才能降低对老师或者课堂的恐惧感和抵触情绪,才能和老师进行互动和交流。在语文课堂中,对于不会答或者不愿意答的孩子,可以采用“现场求助”和“缓存问题”两种方式,现场求助就是请其他同学帮忙答题,缓存问题则是不用立即回答,可以想一想再作答的方式,彻底让学生解决学生的后顾之忧,形成一种活跃、轻松的课堂气氛。
  2. 精心设计,课前备好“问题”

小学语文课堂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是达成目标的重要教学途径,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之前必须备好问题。一备教学中进行的教学问题,提什么问题?难度大小?单独回答的问题还是集体回答?这个问题要让哪一类的学生回答等等。二备针对不积极参与课堂的几类学生分别要采取怎么样的教学问题吸引其参与进来。比如针对缺乏自信而不敢言的学生备略简单易答题并课上鼓励,让其建立自信;针对上课走神不能言和不愿言的学生多采取游戏、活动、竞赛等多样教学方式吸引孩子到课堂上来发言;面对不屑发言的学生备好其感兴趣的问题或有挑战性问题。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向学生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发展智慧。”恰到好处的提问,不仅可以引发探究欲望,还能激发思维,有利于主动学习。

3.精准评价,让课堂更灵动

任何一个教学环节教师都要及时给予评价,课堂学生的发言也是同理,但评价一定要恰如其分。比如一个普普通通的问题,学生回答完之后,老师为了激励同学们的积极性,而夸张地说:你真是太棒了,你真聪明这类的随意评价,学生也不清楚自己发言好在哪里,不足之处在哪里,在课堂发言中没有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老师在评价学生的发言时不仅要客观,同时也要注意评价的精准性,不能所有回答都是:你回答得真好,你太棒了之类笼统模糊的评价,而是要针对学生的回答给出精准的评价语,比如:你的问题很有价值,值得深入思考;你回答中的某个词用得非常准确;你表述得很清晰;你的想法让大家耳目一新;如果再这样补充会更完整之类的评价语,更好地激励学生深入、全面思考问题。生生互评中,擅于学习的孩子还会学着这样去评价伙伴的发言,通过这样一系列的发言训练,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练习,增强了课堂上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氛围,令课堂变得灵动有趣。所以,正常情况下,老师要对学生的答案有一个客观的、精准的评价,这样才让所有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充满期待,也能通过恰如其分的评价促进学生思维的训练,习惯的养成。

4.丰富奖励,感受成功的喜悦

奖励是教学中最实效的激励学生勇跃发言的手段之一。口头表扬是最及时,常见的奖励方式。表扬语也包含在评价语中,也需要精准,但表扬语还是要以鼓励为主,就不再重复赘述。除了口头上的表扬外,针对课堂发言,我会在班级内进行间周一次课堂表现评比活动,通过老师推荐和学生推荐两种方式评选出近两周在语文课课堂上发言精彩和发言有进步的孩子,分别获得“语文课发言小先锋”和“语文课发言好少年”荣誉称号,并拍照表扬。除此之外,这些孩子还将获得班级积分奖励,用于兑换班级积分奖励制度范围内的精神奖和物质奖,就连小干部在班级自主管理中也将课堂积极发言纳入其中,这也大大激励了孩子课堂举手发言的积极性。

探究成效

经过课堂积极发言方法的指导,语文课堂上基本能做到简单的问题争着发言,一定难度的问题更多人挑战发言。特别是这学期,语文课上举手的孩子越来越多了,增强学生课堂积极发言的意识及信心,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发言、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一部分孩子在自主发言的基础上还努力让发言更精彩,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发言积极性,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信心,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提升训练,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老师而言,在对课堂积极发言的初探的研究过程中,也加强自己对语文课堂教学更深的认识,提高教师驾驭课堂、反思教学的能力,提升教师教科研水平。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是其主动参与课堂,乐于思考、分析、探究问题的体现,它会使学生处于一种活跃的思维状态,更好地锻炼逻辑分析能力,让学生思维得到训练和提升,助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总之,“小学生不善发言”只是教育过程中的一种现象,作为教师应该以“和风轻弄,甘露润物”的做法去用心培养,让课堂成为他们展示自己的大舞台,不断提高学生的口才和胆量,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为学生终身学习打基础,为将来走向社会作准备!